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恢复时间及影响控尿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前瞻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单一术者行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及尿道周围全重建术的患者资料,纳入临床分期为cT1~T3、cN0、cM0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对于高危患者,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记录患者拔除尿管之后48 h、1周、4周、12周、24周后的控尿情况及相应时间节点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s score,IPS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将24 h使用尿垫≤1片或24 h漏尿量≤20 g定义为完全自主控尿,记录患者拔除尿管之后至达到完全自主控尿的时间,并分析影响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6.2±6.7)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8.51 μg/L(4.69~13.20 μg/L)。共59例(35.5%)行双侧淋巴清扫,28例(16.9%)行保留性神经的手术。术后病理情况:pT1期1例(0.6%),pT2期77例(46.4%),pT3期86例(51.8%),28例患者切缘阳性(16.9%)。在所有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有7例(11.9%)发现淋巴结转移。控尿情况:患者恢复控尿的中位时间为1周,65例(39.2%)患者在拔除尿管48 h之内即实现控尿,32例(19.3%)于术后1周内恢复控尿,34例(20.5%)于术后4周内恢复控尿,24例(14.5%)于术后12周内恢复控尿,9例(5.4%)术后24周内恢复控尿,有2例(1.2%)在术后24周时仍未恢复控尿。在拔除尿管后48 h、1周、4周、12周及24周时控尿率分别为39.2%、58.4%、78.9%、93.4%和98.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OR=1.589,95%CI:1.025~2.462,P=0.038)。在拔除尿管后48 h、4周、12周和24周时能够控尿组患者的平均OABSS均显著低于不能控尿组。结论: 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早期控尿,糖尿病是影响术后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拔除尿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与能否控尿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复方阿胶浆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啸  张淹  刘晓云  王宇  刘越  董英  宋若兰  于啊香  马嘉慕  折改梅 《中草药》2021,52(20):6226-6233
目的提升复方阿胶浆质量标准。方法基于中药复方制剂"整体鉴别"新模式,对复方阿胶浆中植物来源中药采用一板多鉴法,红参、党参使用同一供试品溶液、同一展开剂,采用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双对照(红参使用人参皂苷Rg_1对照品和红参对照药材;党参使用党参炔苷对照品和党参对照药材)进行鉴别;熟地黄、山楂使用2种供试品溶液、同一展开剂,采用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双对照(熟地黄使用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和熟地黄对照药材;山楂使用牡荆素鼠李糖苷对照品和山楂对照药材)进行鉴别。对复方阿胶浆中动物药阿胶建立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4种氨基酸含量测定。并采用一测多评法,以L-羟脯氨酸为内标,确定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含量。结果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植物药鉴别的"4-3-2-2"模式,即4味中药,3种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2种展开剂,2种对照物的双对照方法,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动物药阿胶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15批样品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3~3.37、4.61~6.99、2.64~3.97、3.58~4.46 mg/mL。以L-羟脯氨酸为内标建立的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51、0.958、0.857。采用t检验、相对偏差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2种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5批复方阿胶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含量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植物药来源中药鉴别的"4-3-2-2"模式。对处方中动物来源中药阿胶建立了4种氨基酸的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通过"一板、一测",达到"多鉴、多评"整体药味质量控制的目的,科学合理地提升复方阿胶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孙晓  郭耀武  刘越  王国海 《安徽医药》2015,(7):1245-1247
目的:对秦岭产宜昌蛇菰的生药学特征进行鉴别研究,为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宜昌蛇菰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有效利用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原植物形态、性状、根茎、鳞叶、横切面显微进行鉴别研究;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比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评价宜昌蛇菰各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宜昌蛇菰的茎横切面表皮以内为薄壁组织,外韧性维管束散在,无明显皮层、中柱以及髓部分化;鳞叶横切面可见主脉维管束散在,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呈现等面叶的特征。宜昌蛇菰各部位不同溶剂提取液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均随其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结论宜昌蛇菰花茎和鳞叶横切面初生构造的特征,对其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宜昌蛇菰根茎、鳞叶、花均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三者间无明显差异,故提示其应全株入药。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中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可能留置一个甚至几个管路,如伤口引流管、尿管、各类造瘘引流管、T管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脑室引流管、心包引流管,而观察这些管路的引流量需要护士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每例病人的各个管路情况,并关注各个管路的引流量。护士工作繁忙,尤其夜班护士,只有1名或2名护士来管理整个病房的病人,在繁忙的工作中护士不能保证顾及每例病人及病人身上的各个引流管情况。临床中出现过因引流液监测不到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病人尿  相似文献   
5.
刘越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57-2858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或软化所致,其起病突然,病死率高、后遗症率高,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丹参是我国传统中药,属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入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1],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笔者查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大量文献,现将丹参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院护理投诉问题非常常见,这是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合理表现,同时也给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成为了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金标准。我们对医院门诊护理投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其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拟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完成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注射填充剂,又称为皮肤填充剂(Dermal Filler)、软组织填充剂(Soft Tissue Filler),主要作用为治疗先天性的缺损及后天损伤性的缺陷,近年来多用于美容治疗,如皮肤皱纹、凹陷的填充修补[1]。注射填充剂在国内的发展从无到有,从零起点到突飞猛进,逐渐由传统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变为独立的整形美容项目,可见其重要性。注射填充剂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非永久性皮肤填充剂和永久性皮肤填充剂。  相似文献   
9.
刘越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77-1878
上面部皱纹加重的原因为面部肌肉的过度运动,皮肤弹性的减弱和皮下组织的缺损[1],而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的逐步加深尤其使人的面容显现衰老。使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减轻面部皱纹已经被证  相似文献   
10.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与氨所致。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自2003年我科采用微创腋臭根治术,即小切口皮下修剪结合局部搔刮术治疗腋臭,效果良好。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少见,术后腋部重度瘢痕增生更罕见。现将我科一例在行微创腋臭根治术后一年腋部出现重度瘢痕增生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