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14-3-3β基因在胶质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14-3-3β基因过表达质粒并设计14-3-3β基因和β- catenin 基因 siRNAs,分组转染人体正常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系 SVGp12和胶质瘤细胞系 U87,噻唑蓝(MTT)法观察14-3-3β基因过表达/沉默和β- catenin 基因沉默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利用 qRT - PCR 定量分析受调控原癌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4-3-3β基因过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β- catenin 基因沉默的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 ﹤0.05)。观察到14-3-3β基因或β- catenin 基因沉默的胶质瘤细胞生长能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 ﹤0.05)。结论: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受到14-3-3β基因的调控并且其调控是通过β- catenin 基因来进行的,但其具体的信号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62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Beclin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星形细胞瘤中Beclin1蛋白表达随肿瘤级别升高而降低。免疫印迹法显示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Beclin1平均光密度比值低于低级别(Ⅰ~Ⅱ级)肿瘤(P=0.036)。生存期大于36个月者Beclin1平均光密度比值高于生存期小于36个月者(P=0.041)。结论Beclin1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下降,Beclin1检测可作为判断生存期和临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3.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15,他引:5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48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经术前常规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和fMRI定位大脑皮层功能区及功能投射纤维束,以神经导航为前导,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定位脑内病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及皮层直接电刺激术(Co-ST)脑功能区定位,并在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术后随访时间3-42个月。结果16例Co-SEP确定中央沟,42例Co-ST明确运动区,16例Co-ST确定语言运动区;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1个月神经症状好转4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局部神经症状36例;长期局部神经症状加重4例,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无手术痛苦回忆。结论术中全麻唤醒、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术和脑超声技术是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必备的三项基本技术;术前fMRI与DTI为脑功能区手术提供十分重要信息,神经功能导航为术中功能区定位提供重要前导,综合使用这些现代技术能够在术中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切除范围的关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34.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被称为神经肿瘤分类的“WHO蓝皮书”,2006年1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25名病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在德国的海德尔堡讨论修订了第4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与第3版(2000版)相比,修订后的版本增加了8种新肿瘤类型(Entities)、3个新亚型(Variants)和5个不同的分化方式(Patterns)。新类型的特点是肿瘤组织学不同,且影像学形态、颅内分布、发病年龄及生物行为也不同;新亚型属于某一特定类型的一种,具有明确可识别的组织学特点,且与临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新的分化方式是指其有可识别的组织学特点,但临床和病理预后意义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对22例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治疗效果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位居幕上者18例(81.82%),幕下者4例(18.18%),肿瘤多发者12例(54.55%)。影像学表现中CT大部分表现为低密度改变,肿瘤周围呈中度水肿,呈均匀强化。头颅MRI则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也呈均匀强化。组织学表现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型者16例(72.73%),局限型者3例(13.64%),小B细胞淋巴瘤者1例(4.55%),无裂细胞型者2例(9.09%),LCA阳性率为100%。肿瘤全切除后化疗加放疗平均生存16个月,肿瘤部分切除后化疗加放疗平均生存12个月,部分切除加化疗平均生存11个月。结论: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常好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临床表现并无明显的特点,影像学表现特点明显,但术前误诊率仍高,预后很差,综合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T)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CNT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并进行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8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2例,4分12例,3分2例,1分2例。术后行标准放疗24例,随访12~120个月,平均38个月,GOS评分均达4-5分,无肿瘤进展和复发。结论CNT好发于侧脑室室间孔附近,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显著,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为最佳治疗方式,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Ⅱ组mGluRs激动剂DCG-Ⅳ对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单纯DBI及合并SBI后,脑室注射DCG-Ⅳ(100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10μl),观察大鼠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结果:DCG-Ⅳ对DBI后大鼠死亡率(生理盐水组死亡10只,DCG-Ⅳ组死亡9只;P>0.05)、皮层损伤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降低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生理盐水组死亡20只,DCG-Ⅳ组死亡11只;P<0.05)、减轻合并SBI后的脑水肿程度,减少神经元损伤数量(P<0.05)。结论:DCG-Ⅳ对DBI合并SBI后损伤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治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术中对脑功能区难以正确定位。目前,最准确、可信、微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是术中直接电刺激.但错误的刺激方法和参数设置会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刺激结果,给功能区定位带来一定困扰。本文复习了直接电刺激的有关文献,对直接电刺激的历史、基本原理、基本参数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希望能为II缶床提高术中电刺激的应用功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1病历资料男,51岁。因记忆力减退5年,语言模糊半年,偶于20d前不慎发生车祸后查头颅CT示“左颞叶占位性病变”而入院。病人6年前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行常规放射治疗。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部分混合性失语,情感反应不正常,赘述,记忆力明显减退;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右侧肢体肌力Ⅱ级。院外头颅CT示左颞叶占位性病变,为囊性低密度改变,周围轻度水肿,占位效应较明显,右侧颞叶白质亦见低密度改变,双侧病变均未见明显增强(图1)。本院MRI示双侧颞叶大小不等椭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有较重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