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527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897篇
预防医学   37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29篇
  8篇
中国医学   456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培养体系,观察其移植对脑瘫(CP)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细胞的存活、迁移、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并与神经节苷脂(GM1)注射对CP鼠神经功能恢复进行对比。方法:采集足月新生儿脐带血100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予5 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标记72h;受孕17d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4mg/(kg·d),12h后置于缺氧环境2~2.5h,4h后再次腹腔注射同剂量LPS,孕鼠自体分娩,生后4周,通过行为学评分选择CP模型动物80只,随机分为4组:CP组(CP模型)、假移植组(CP模型+PBS)、MSCs移植组(CP模型+MSCs)、GM1注射组(CP模型+GM1),每组20只。移植后第1、2、3周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Brdu标记的MSCs的存活、迁移,移植后第4周,通过行为学评价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情况。结果:MSCs移植比GM1注射使大鼠握持时间更长,足错误次数更少(P<0.05);移植的MSCs可在大鼠脑组织中存活, 并向四周脑组织迁移, (0.45±0.68)个MSCs表达GFAP,(0.15±0.36)个MSCs表达NSE。结论:人脐血MSCs移植比神经节苷脂注射较好的提高CP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移植细胞可在大鼠脑缺血区域中存活、迁移,并部分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预测脑血管症状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拟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接受MDCT平扫及CTA的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38)及无症状组(n=49),通过手动勾画ROI的方法测量CT平扫及CTA图像上斑块非钙化部分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采用平扫CT值及强化幅度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并采用Z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平扫CT值分别为(45.58±8.94)HU和(31.09±6.83)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有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强化增幅大于无症状组(t=-3.421,P=0.001)。ROC曲线阈值分析显示,平扫CT值最佳临界值为37.20 HU,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敏感度为92.10%(35/38),特异度为81.63%(40/49),准确率86.21%(75/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强化幅度最佳临界值为10.1 HU,其敏感度为76.32%(29/38),特异度为63.27%(31/49),准确率为68.97%(60/87),曲线下面积为0.735;二者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3,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非钙化部分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与脑血管症状有关;斑块平扫CT值对判断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优于斑块强化幅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大鼠肌紧张带(TB)重复低频电刺激疲劳试验后的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改变。 方法符合实验标准的2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强度疲劳实验组和频率疲劳实验组,分别进行对照、强度疲劳实验和频率疲劳实验研究。记录和分析TB和非肌紧张带(non-TB)在每一刺激循环中的最大收缩力和最大收缩力低刺激强度和高刺激强度,以及频率疲劳实验中的最大收缩力、强直收缩力和频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 结果①强度疲劳实验中,TB的最大收缩力在第15次循环(1.42±0.28)g和第20次循环(0.93±0.54)g中明显比其第1次循环(1.99±0.31)g和第5次循环(1.97±0.27)g降低;最大收缩力高刺激强度在第15次循环(3.76±0.71)V和第20次循环(3.44±0.97)V中明显比其第1次循环(4.04±0.64)V降低。在第10、15和20次强度刺激循环中,TB的最大收缩力和最大收缩力高刺激强度明显比non-TB低。②频率疲劳实验中,TB最大收缩力频率(9.60±2.12)Hz和强直频率(25.45±2.65)Hz明显小于non-TB,最大收缩力(1.67±0.16)g和强直收缩力(2.02±0.21)g明显大于non-TB。③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显示强度和频率疲劳实验后,TB肌纤维染色明显不均,肌纤维排列紊乱,出现明显的水肿、细胞退变和断裂。 结论TB耐受不同电刺激强度和频率的能力降低,肌纤维易受损伤,肌肉抗疲劳能力下降;TB或许参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肌无力和易疲劳性。  相似文献   
34.
该研究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Upj-Ay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试探讨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机制.实验以KK/Upj-Ay小鼠为DP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1,2,4g·kg-1),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能不同程度的升高痛觉阈值,增加MNCV和SNCV;通心络胶囊能降低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表达;通心络胶囊能降低p-p38 MAPK蛋白水平.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通过抑制p38MAPK磷酸化抑制DPN小鼠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糖尿病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正>亚健康态入睡延迟是亚健康失眠状态中以入睡延迟为突出表现者,主要表现为入睡时间延长,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醒后疲乏困倦,缺乏睡眠满足感。属于中医学"不得暝"、"不得卧"、"不寐"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营卫失和、阳不入阴。多见于气郁、湿热、气虚、阴虚等体质偏颇人群。笔者跟随导师王超主任医师在四川省中西医院亚健康中心门诊应用刮痧治疗亚健康态入睡延迟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津力达改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予以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喂养后6周后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鉴定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成功。随后将高脂喂养组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津力达低、中、高剂量组(0.75,1.5,3.0 g·kg-1)和二甲双胍组(0.2 g·kg-1)。药物干预8周后行钳夹实验和ip葡萄糖耐量实验,并留取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葡萄糖输注率(G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并留取大鼠肝脏标本,RT-PCR检测肝脏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激酶B(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RS-1和AKT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AKT/AKT和p-IRS-1/IRS-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FINS,Hb A1c,TC及V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NSR,IRS-1,PI3K,AKT和GLUT2 mRNA表达下降,HDL-C,GIR含量明显降低(P0.05),p-IRS-1/IRS-1明显升高,p-AKT/AKT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津力达干预后,大鼠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FBG,FINS,Hb A1c,TG,TC,LDL-C及V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HDL-C无明显影响,津力达明显上调肝脏INS,IRS-1,AKT和GLUT2 mRNA表达(P0.05),升高GIR含量,对PI3K无显著影响;津力达干预组p-IRS-1/IRS-1明显降低,p-AKT/AKT明显升高(P0.05)。结论:津力达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7.
<正>肝脏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学诊断术语,可为良性占位性病变和恶性占位性病变,由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病因种类较多,鉴别诊断困难,特别是一些少见、罕见的病种,容易被误诊。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及血液病,常累及的部位是呼吸道及消化道,肝脏受累较为少见。对于同时具有上述两大特点的病例,能够准确找到病因并给予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教研室以一例肝内病变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疗过程为线索,组织全院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的相关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评价显露效率及范围及优缺点。方法显微解剖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通过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入路及经口入路4种方法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测量各自显露的距离和范围。显露范围行主观评分。结果乙状窦前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5.23±3.80)cm,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8.93±2.49)cm,远外侧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0.03±3.50)cm,经口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18.78±2.09)cm。经口入路显露距离最短,远外侧入路次之,乙状窦前入路再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距离最长。显露范围经口入路最小,其他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外侧入路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距离较短,范围较大,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MELF (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浸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子宫内膜癌伴有MELF浸润病理类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ELF浸润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43~67岁,中位年龄56.5岁,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阴道异常排液为主。1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合并透明细胞癌ⅠB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ⅠB期;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ⅢC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ⅣB期。其中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脉管内转移。术后随访5~29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MELF浸润多见于较晚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多伴有淋巴结侵犯。存在MELF浸润的子宫内膜癌应尤其注意是否存在脉管累及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加速试验显示,血清cTnI降解随时间变化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推测4℃贮存7d,-20℃贮存有效期为19个月;监测质控物9个月,与恒温加速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自制血清cTnI质控物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