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急性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数量。经前房灌注平衡液的方法,制造兔急性高眼压模型。应用bFGF玻璃体内注射后,观察视神经纤维数量变化。 结果 视网膜缺血组视神经纤维数量较正常明显减少(P=0.00003),bFGF治疗组视神经纤维数量较高眼压组明显增多(P=0.0078). 结论 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能造成视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玻璃体内注射bFGF能减轻急性高眼压对视神经纤维所造成的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94-96)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了我们在对云南某地区22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分离中,首次检出具有侵袭力的红色沙雷氏菌.该菌经镜检、培养、生化学反应、电子显微镜观察予以证实,侵袭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极强的侵袭力,同时致病性研究结果也显示了有较强的毒力,能使健康小白鼠发病死亡.建议在临床和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研究中,注意此菌感染.  相似文献   
33.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25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占50%;10例为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占20%;9例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占16%;6例为低蛋白血症的伴随者,占12%。院内的肺部真菌感染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的继发性感染疾病,是较为重要的病原体,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应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手段,同时合理且科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肺部真菌感染疾病治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4.
35.
陆燕  魏锐利  蔡季平  李由 《眼科新进展》2011,31(5):401-403,414
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纤维化发病机制提供实验条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并稳定传代,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免疫化学鉴定: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而角蛋白、结蛋白、S-100染色均阴性,证明为中胚层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结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细胞符合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可作为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纤维化的体外模型,为进一步实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程特点、临床特征及疾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眼科就诊的210例(380只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功正常者多单眼发病(80.0%);眼睑征以上眼睑退缩为最常见共257只眼(67.6%);眼外肌受累共349只眼(91.8%),以下直肌增粗多见;行Ⅰ131治疗后发生了眼征或眼征加重为多(63.1%).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关注患者眼部病变特征、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助于尽早确诊甲状腺相关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7.
目 的:探 讨 M0 期 结 肠 癌(colon cancer, CC)患 者 术 前 外 周 血 淋 巴 细 胞 与 单 核 细 胞 比 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 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 M0 期(术前影像学诊断)CC 患者 218 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 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N0 组),比较两组患者 LMR、NLR、PLR 值的差异及不同 LMR、NLR、PLR 水平与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等的关系,利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 M0 期 CC 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数预测模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 组)CC 患者的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水平及 NLR、PLR 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N0 组)患者,pN+ 组的单核细胞计数、LMR 则低于 pN0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不同术前 LMR、NLR、PLR 水平 CC 患者的淋巴结分期构成之间存在差异(均 P < 0.05),术前低 LMR 组的淋巴结转移数量高于术前高 LMR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LMR、NLR 是术前诊断为 M0 期 CC 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 值分别为 1.576、6.299、0.646 和 1.516。术前诊断为 M0 期 CC 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函数模型为:h(t) = h0exp(1.576X1+6.299X2+0.646X3+1.516X4)。结论:术前 LMR、NLR、PLR 水平与 CC 患者淋巴结分期状态密切相关,术前 LMR、NLR 是 M0 期 CC 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拟合的指数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 M0 期 CC 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pler),CT,MRI在显示眼上静脉(SOV)扩张及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导致SOV缴张的机理及通过增粗的SOV逆向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对116例伴有SOV扩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形态和病因分析,对其中7例CCF患者进行SOV逆行插管,用弹簧圈或可脱球囊堵塞瘘口,结果:发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SOV扩张,CCF是导致SOV扩张的主要疾病,本组病例中CCF92例(包括高流瘘及低流兼),眼型Graves病14例,眶尖炎症2例,Tolosa-Hunt综合征2例;眼部血管畸形2例,眶炎性假瘤,眶内血肿,海绵窦肿瘤及海绵窦血栓形成各1例,扩张静脉直径3.5-7.0mm,各病种管径扩张大小无明显差异。管径最粗者为CCF,影像检查同时能发现眼外肌肥大,眶部病变和海绵窦膨大等相关表现,结论: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ler),CT,MRI均能良好SOV扩张,结合MRI,CT和超声波检查的其他表现,可对导致SOV扩张的病因作出诊断,对伴有SOV扩张的CCF患者行SOV逆行插管栓塞瘘口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左右[1],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手术方式上存在很大分歧,尤其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上争议更多.靳安民等认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提倡术式[2].近5年来,我院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6例,术后全部随访,效果优良.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自动化的明暗箱,为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方法采用计算机视频跟踪、图像分析等技术,研制大鼠、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并用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明暗环境和指标准确性的验证。结果暗室时间为总时间的79.40%,成功建立明暗环境。运动阈值为18 cm/s时,计算机所获数据与人工记录所获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9。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暗室时间、入暗潜伏期的人机相关系数r0.99。与空白组相比,明暗箱模型组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显著减少。结论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提取信息量大,指标客观灵敏,可推广用于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