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全省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28例,其中恶性疟176例(占77.2%)、间日疟12例、三日疟7例、卵形疟33例;男性222例(占97.4%),女性6例;以30~59岁为主(82.9%, 189/228);报告疟疾病例以境外务工人员为主(78.9%, 180/228)。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96.1%(219/228)的病例感染来源地为非洲。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市依次为郑州市(77例)、洛阳市(22例)、濮阳市(20例)、安阳市(19例)和许昌市(15例),合计报告的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67.1%(153/228)。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1月和12月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发病至就诊平均间隔时间为1.6 d,其中发病后3 d内就诊202例(占88.6%);平均确诊时间为1.7 d,其中3 d内确诊为疟疾188例(占82.5%)。24 h内报告率为100%, 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8.7%(225/228),7 d内疫点调查处置率为93.4%(213/228)。结论2019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加强境外输入性病例监测,谨防输入继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血脂代谢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脂类代谢相关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此外,分析疾病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C、TG和ApoA1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LD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7人(36.96%)血脂代谢异常,而对照组的血脂代谢异常率为12.50%,观察组的血脂代谢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存在一定异常,在临床治疗中需加强关注和检测,予以及时干预,以期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河南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诊断机构、诊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952例,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阳性检出率为98.61%(779/790),高于镜检检出率(94.22%,897/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773,P<0.05)。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比例由2015年的65.22%(120/184)升至2019年的81.50%(185/227)。238例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71.01%(169/238)在县级疾控机构诊断;704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仅8.38%(59/704)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3 d,其中从发病到初诊中位时间为1 d,各年从初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4.956,P < 0.05),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6年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2 d。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病例从初诊到确诊中位时间(2 d)长于非重症病例(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557,P < 0.05)。结论 医疗机构在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县级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仍较低;应提高其诊断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中发挥哨点医院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近70年河南省疟疾防治工作的历程,总结了疟疾防治四个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归纳了以传染源管理和媒介控制为主的综合性疟疾防治策略和"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经验,探讨了科技创新在疟疾防治和消除疟疾中的重要作用。为消除疟疾后监测、防止输入再传播实施精准干预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达标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痛风达标治疗相关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痛风患者治疗后未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未达标5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和饮酒史是痛风患者治疗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医嘱执行和定期复诊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痛风患者达标治疗的因素较多,需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干预指导,提升其对痛风达标治疗的相关认知、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达标治疗的现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子分型,按照患者舌苔脉象结合乳腺局部和全身症状进行临床分型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最为常见,热毒内蕴型患者最为少见,分子分型以Luminal A型最为常见。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结论:在预后最好的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肝郁气滞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好;预后最差的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热毒内蕴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该型患者可在中西医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靶向治疗,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学校学生蛲虫病感染情况和蛲虫病感染相关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郑州市某小学旁的社区门诊设立为期3天的蛲虫病免费检测点,通过宣传单和校讯通等宣传方式,鼓励该校学生主动到检测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筛查,并要求所有3-6年级学生填写日常卫生习惯相关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结果该校学生共计739人,其中372人主动参与肛拭检测,主动检测率50.34%,1年级学生主动检测率最高81.10%(103/127),6年级最低24.39%(30/123),主动检测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χ~2=141.56,P0.01)。总蛲虫感染率2.42%(9/372),其中男生感染率1.44%(3/208),女生感染率3.66%(6/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5)。问卷调查显示:20.72%(92/444)的学生平时只用清水洗手;吃零食前、三餐前和排便后每次都洗手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8.87%(217/444)、61.94%(275/444)和70.05%(311/444);有咬手指甲习惯的学生比例为40.54%(180/444);有单独供自己使用的毛巾的学生比例为67.79%(301/444);经常或偶尔喝生水的学生比例为29.50%(131/444);最近一年吃过打虫药的学生比例为23.42%(104/444)。结论易于蛲虫传播的不良习惯还普遍存在于该校学生中,应继续加强卫生宣教和监测,以防止蛲虫病在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河南省2013-2015年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fmdr1)和K13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河南省2013-2015年自非洲返乡的被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患者的血样,并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提取患者血样中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Pfmdr1和K13基因,对扩增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386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自26个非洲国家返乡,其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输入来源国为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其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5%(87/386)、13.7%(53/386)和13.2%(51/386)。386份血样均成功扩增出Pfmdr1和K13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fmdr1的86和124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3.6%(91/386)和3.1%(12/386),K13基因的突变率为5.4%(21/386)。21份K13基因突变的血样来自于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等10个国家,未发现C580Y突变。在来自安哥拉和赤道几内亚的血样中检测到2个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突变,分别为R539T和P574L,突变率均为0.3%(1/386)。2013-2015年,Pfmdr1的8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8.8%(36/125)、23.4%(32/137)和18.6%(23/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P0.05);1246位点突变率分别为4.0%(5/125)、3.7%(5/137)和1.6%(2/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5);K13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2%(4/125)、8.8%(12/137)和4.0%(5/124),各年份突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1,P0.05)。结论Pfmdr1的86和124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3.6%(91/386)和3.1%(12/386),K13基因的突变率为5.4%(21/386),发现了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R539T和P574L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汀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未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 SF-36)。结果2组治疗前CRP、IL-6、ET-1和I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EV1、FVC、6min步行距离和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6min步行距离和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水平升高、6min步行距离增加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水平,增加步行距离,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