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骨膜源性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寻找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方法:取兔骨膜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获取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及成骨特性。结果:培养的骨膜成骨细胞形态多为三角形或梭形,生长增殖迅速,具有成骨能力。结论:白骨膜获得的细胞是成熟的成骨细胞,可以做为骨组织工程中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在纤维蛋白凝胶中三维培养时的生物学特性。方法:(1)分离、培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2)制备纤维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在纤维蛋白中培养细胞;(3)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电镜检查作形态学观察;(4)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及ABPAS染色、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查,了解细胞生长特性及软骨基质的分泌情况。结果:(1)单层培养的纤维软骨细胞呈线形,部分呈多角形,在纤维蛋白中的纤维软骨细胞为圆形,表面细胞呈多角形;(2)细胞在纤维蛋白中培养时,对数生长期明显延长;(3)AB-PAS染色( ),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查( )。结论: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凝胶中能够增殖,保持其表型和分泌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33.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增约30万以上的脊髓伤残者,且大部分为青壮年。脊髓损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筛选有效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但其建立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现对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有关动物的选择、麻醉及脊髓损伤方式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创新性地以临床功能和膝关节稳定性结合股骨隧道位置和长度作为评估标准,以此评价前内入路和经胫骨隧道入路,哪一种手术方法更具优越性。 方法从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连续104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被纳入研究。纳入标准:随访至少1年,正常的对侧膝关节,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的病人。排除标准: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伴有侧副韧带损伤、伴有骨关节炎的病人、翻修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前内入路组为56人,包括男性46人,女性10人,平均年龄(30±12)岁;经胫骨隧道入路组是48人,包括男性40人,女性8人,平均年龄(32±11)岁。所有病人均前瞻性地于术前和最后1次随访时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水平评分。于最后1次随访时行屈膝30°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Pivot-shift试验)、KT-1000评估。于术后1周行基于CT的三维重建,以此评估股骨隧道位置,并于术中测量股骨隧道长度。对于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隧道长度,KT-1000和隧道位置均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结果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结果前内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26±7)月,经胫骨隧道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25±6)月。术前和最后1次随访时,两组间Lysholm评分(术前t=0.347,P >0.05;末次随访t=1.557,P>0.05),IKDC评分(术前t=-0.383,P>0.05;末次随访t=1.102,P>0.05)和Tegner评分(术前t=0.283,P>0.05;末次随访t=1.763,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后1次随访时,两组间Lachman试验(Z=-0.482,P>0.05)、Pivot-shift试验(Z=-1.455,P>0.05)和KT-1000(t=-0.750,P >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前内入路组平均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4,P<0.01);前内入路组隧道位置明显比经胫骨隧道组更深(t=-4.508,P<0.01)、更低(t=8.8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内入路与经胫骨隧道入路的临床功能和膝关节稳定性没差别,但是前内入路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且位置更深、更低,更容易定位于前交叉韧带股骨端解剖足印区。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导致嗜酸粒细胞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E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例美沙拉嗪所致EP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别以“mesalazine(5-aminosalicylate)”和“eosinophilic pneumonia”或“Lung”为检索词通过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87年8月至2015年9月;以“美沙拉嗪(5氨基水杨酸)”和“嗜酸粒细胞肺炎”或“肺”为检索词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94年1月至2015年9月.结果 本例为56岁女性,在未确诊炎症性肠病情况下自行服用“美沙拉嗪”1个月后出现干咳、发热,外周血白细胞(WBC) 25.54×109/L,嗜酸粒细胞(EOS) 5.57×109/L (21.8%).肺CT显示双侧浸润影;BALF中EOS比例33%;肺功能示DL CO为46%预计值.停药后症状及影像很快改善,但2个月后DL CO仍低.在以上检索文献中共报道美沙拉嗪所致EP 9例.包括本例共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23~56岁,平均34.5岁.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胸部CT显示双肺浸润影;外周血及BALF中EOS升高.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DLCO降低.停用美沙拉嗪后症状及影像完全恢复.结论 美沙拉嗪导致的EP罕见,症状及影像不特异.诊断依赖于用药史、外周血、BALF中EOS升高或活检肺组织有EOS浸润.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系统表现应警惕美沙拉嗪导致EP的可能,应及时停药.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苷后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1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苷单体,分别于40 min,1.5,2.5,4,12,24 h取出肾脏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采用HPLC测定肾脏中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的质量浓度,流动相0.4%乙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0~11 min,43%A;12~30 min,37%A;31~46 min,43%A),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给药40 min后,在肾脏组织中检测到淫羊藿苷(0.017 5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14 2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012 7 mg·L-1);给药2.5 h后,淫羊藿苷(0.134 3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80 4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102 4 mg·L-1)质量浓度均较高,24 h后基本消除;2.5 h检测到淫羊藿素(0.027 2 mg·L-1),4 h质量浓度较高(0.082 2 mg·L-1),24 h时仍存在(0.025 9 mg·L-1)。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分布较快,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质量浓度并能维持一定时间,提示其作用靶点可能为肾脏,与中医学理论认为淫羊藿归肝、肾经相符合。建立的HPLC简便、快速,为淫羊藿苷的体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刘贵颖教授认为"风、痰、瘀"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发作期当审证求因,以"疏风通络"为核心治则。缓解期虽无证可辨,但体内伏邪是哮喘反复发作,逐渐恶化的内在动因,应注重驱除伏邪,截断哮根。临证用药轻灵,动静结合,兼顾中焦,重视内病外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1例IR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肾功能损害,彩超、CT、MRI均发现腹膜后多发纤维条索形成。予以双侧上尿路置入D-J输尿管内引流及口服泼尼松后,患者肾功能恢复,症状缓解。结论:IRF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依靠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免疫抑制剂和他莫昔芬的应用尚在探索中,晚期出现器官压迫和梗阻时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12年来本院收治的37例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随访1~9年,23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有6例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3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8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6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其中3例由A级恢复至C级,5例由A级恢复至D级,9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5例由C级恢复至E级。14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例仍为A级未恢复,4例由A级恢复至C级,2例由A级恢复至D级,4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其中有3例于2—5年后再度瘫痪。结论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除此以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