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Ⅳ型前列腺炎炎症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范围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对120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理活检,排除前列腺癌及不合并炎症的前列腺增生病例,仅BPH合并前列腺炎病例入选,采用NIH-Ⅳ型前列腺炎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对每例患者标本按炎症位置、范围和分级3方面分3级比较,评价炎症与血清PSA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中BPH合并前列腺炎症46例。①组织病理学炎症范围分级,1级35例,2级7例,3级4例,tPSA分别为(8.46±4.09)μg/L、(15.26±5.26)μg/L和(21.05±7.58)μg/L,fPSA分别为(1.75±0.93)μg/L、(2.54±0.72)μg/L和(3.19±1.13)μg/L,PSAD分别为0.15±0.11、0.26±0.07和0.42±0.19。三级之间比较tPSA(P=0.001)、fPSA(P=0.008)和PSAD(P<0.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②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1级32例,2级10例,3级4例。tPSA分别为(8.37±4.07)μg/L、(13.30±5.69)μg/L和(21.05±7.58)μg/L。fPSA分别为(1.76±0.93)μg/L、(3.27±2.21)μg/L和(3.19±1.13)μg/L。PSAD分别为0.14±0.11、0.25±0.06和0.42±0.19。三级之间比较tPSA(P=0.002)、fPSA(P=0.024)和PSAD(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③组织病理学炎症位置分级,1级19例,2级17例,3级10例,三级之间tPSA、fPSA、%fPSA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组织病理学炎症范围与tPSA(r=0.6,P<0.001)、fPSA(r=0.5,P=0.001)和PSAD(r=0.6,P<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与tPSA(r=0.5,P<0.001)、fPSA(r=0.4,P=0.008)和PSAD(r=0.7,P<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fPSA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4,P=0.013)。结论:无症状前列腺炎症患者组织病理学炎症的分级和范围与血PSA显著相关,病理医生应对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炎症描述,其对高分级前列腺炎症患者可避免反复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对2例椎管内原发RDD首发和复发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6、33岁,均为硬膜外单发病变,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1个月复发。例1首次术后镜下表现与经典的RDD类似,复发后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例2两次术后病理均显示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炎细胞及组织细胞散在分布,伸入现象不明显,可见疑似闭塞性血管炎结构。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CD1α阴性,IgG4阳性细胞数30个/HPF,但与IgG阳性细胞数比值小于40%。结论椎管内原发RDD临床罕见,大多数病例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复发可能。由于椎管内原发RDD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且镜下组织学形态可不典型,熟练掌握其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及原发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长骨内生软骨瘤26例,原发性软骨肉瘤35例,对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26例内生软骨瘤患者(股骨18例,肱骨5例,胫骨、腓骨和桡骨各1例)年龄9~51岁,平均31岁,男女之比为2∶1。35例软骨肉瘤患者(股骨22例,胫骨3例,肱骨7例,尺骨1例,腓骨2例),年龄26~77岁,平均47岁,男女之比为2∶3;病理学分级Ⅰ级20例,Ⅱ级14例,Ⅲ级1例。组织学上,长骨的Ⅱ级和Ⅲ级软骨肉瘤通过组织形态不难诊断,而Ⅰ级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组织形态相似,鉴别较困难。软骨肉瘤多伴有疼痛,影像学可见髓腔侵犯、皮质破坏或软组织包块;组织学可见软骨浸润、包绕宿主骨,浸润皮质或进入软组织。结论长骨的Ⅰ级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的鉴别应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典型甲状旁腺腺瘤(atypical parathyroid adenoma,APA)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提高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APA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993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甲状旁腺腺瘤81例,其中APA 11例(13.6%)。男7例,女4例;发病年龄22~68岁,平均(39.4±13.1)岁。结果:11例APA患者骨型7例(63.6%),肾骨型4例(36.4%);10例血钙升高,9例血磷降低,全部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病理表现:8例可见肿瘤包膜侵犯但未穿透,1例在肿瘤内的纤维性组织中见到灶性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细胞,2例可见肿瘤细胞呈片状、梁状排列,3例可见宽大胶原纤维带,5例可见肿瘤细胞异型性或核分裂像,1例未见明确的肿瘤包膜。有8例APA患者随诊8~47月,平均(19.0±13.1)月,6例(75%)未发现肿瘤复发,2例(25%)出现肿瘤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癌;另1例发现高血钙、PTH升高,B超提示甲状腺区域内肿物,但患者拒绝再次手术。结论:在甲状旁腺肿瘤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初诊时难以确定良恶性。本组APA的临床表现均符合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特点。由于APA的恶性潜能未定,所以要密切随访,监测血钙、PTH水平,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以防肿瘤复发或发生腺癌。  相似文献   
5.
Massive osteolysis, also called Gotham disease, is a kind of progressive focal bone destructive lesions, which is rare in clinic and few cases are reported in literature. We present a case with complete image data over 4 years, including X-ray, CT, MRI, ECT, angiography,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The case may help understand imaging ifndings and clinical progress of massive osteolysi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导致嗜酸粒细胞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E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例美沙拉嗪所致EP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别以“mesalazine(5-aminosalicylate)”和“eosinophilic pneumonia”或“Lung”为检索词通过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87年8月至2015年9月;以“美沙拉嗪(5氨基水杨酸)”和“嗜酸粒细胞肺炎”或“肺”为检索词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94年1月至2015年9月.结果 本例为56岁女性,在未确诊炎症性肠病情况下自行服用“美沙拉嗪”1个月后出现干咳、发热,外周血白细胞(WBC) 25.54×109/L,嗜酸粒细胞(EOS) 5.57×109/L (21.8%).肺CT显示双侧浸润影;BALF中EOS比例33%;肺功能示DL CO为46%预计值.停药后症状及影像很快改善,但2个月后DL CO仍低.在以上检索文献中共报道美沙拉嗪所致EP 9例.包括本例共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23~56岁,平均34.5岁.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胸部CT显示双肺浸润影;外周血及BALF中EOS升高.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DLCO降低.停用美沙拉嗪后症状及影像完全恢复.结论 美沙拉嗪导致的EP罕见,症状及影像不特异.诊断依赖于用药史、外周血、BALF中EOS升高或活检肺组织有EOS浸润.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系统表现应警惕美沙拉嗪导致EP的可能,应及时停药.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17岁,右膝关节疼痛1个月余,加重1周。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未重视,自行给予局部应用药膏贴敷,疼痛未缓解。体检:右膝关节外侧局部按压痛阳性,未触及明显肿物,局部皮温正常,无血管扩张。X线平片表现:右侧股骨远端见偏心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不清,周围骨皮质变薄(图1)。CT表现:右侧股骨远端见偏心性溶骨性破坏,边界模糊不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20岁。右膝部疼痛1年,发现局部包块1个月。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部外侧疼痛,钝痛呈间歇性,局部无明显肿胀,无发热。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可稍好转,未行诊治。1月前发现局部包块,外院拍片发现右腓骨近端骨病变。查体:右小腿近端外侧稍肿胀,皮肤颜色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Kaposi样血管内皮细胞瘤(KHE)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例KHE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KHE发病以婴幼儿为主(本组3例),病变均位于上肢皮肤及浅表软组织。肉眼观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肿物,亦可见不到明确的瘤体,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呈小叶状结构,见密集分布的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4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5例CD31、CD34、Fli-1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阳性,3例表达第Ⅷ因子,1例局灶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K)。1例随访1.5 a后复发。结论 KHE发病以婴幼儿为主,以皮肤及相应浅表软组织最多见。"肾小球"样区是KHE特征性表现,肿瘤细胞来源于内皮细胞,应注意与不同分化程度的血管相关的肿瘤相鉴别,特别是组织形态与临床特征与KHE有交叉的肿瘤或病变。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病例1,女,3岁,主诉:左膝酸胀伴功能受限3个月。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左膝关节正侧位片、CT及MRI示股骨远端骨骺及干骺端骨质破坏(图1A^E)。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lioma,KHE)(图1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