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伏邪是指人感受邪气,藏匿于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伏邪学说的提出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伏邪特点与伏邪学说,以小儿支气管哮喘为例,提出"伏风"与"伏痰"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之宿根,论述如何使用伏邪学说指导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以期为其他慢性病的防治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表现来说属于中医药"历节病"、"历节风"、"痹证"的范畴,历代文献中关于痹证和伏邪的相关论述非常丰富。文章详细探讨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致痹观点,初步概括了伏邪致痹的证候特点,从伏邪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临床对伏邪致痹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伏邪理论注重驱邪于未发之时,截断邪气之结聚扩大,对于迁延进展的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哮喘患者体内的风痰瘀毒等伏邪是其反复发作,逐渐恶化的主导因素。文章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在哮喘缓解期无证可辨的情况下,应用伏邪理论审因论治,以期提供有益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
先天伏寒证理论内涵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邪为病,其病理表现为病情重,病位深,病程长,具有反复发作,正气多虚、脏腑多损等特点,其本质是脾肾阳虚,寒伏于内,先天伏寒于肾是其病因所在。伏邪潜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有外感、内伤、先天、后天之分。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阐述了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临床特征、病机演化及治疗方法。通过对门诊病人的回顾统计,提示:将伏寒病因理论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精神状态不同程度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1],具有突发性与反复发作性。属于祖国医学"痫病"、"癫疾"等病范畴,俗称"羊癫疯"、"羊角风",其发生发展与元气亏虚,脑髓失养,或气郁、痰阻、瘀血、毒聚、惊风等病机变化有关,尽管病机复杂,总不离正虚邪恋,这与伏邪致病相同。本文就该病正气不足与伏邪内藏及其相互关系试予论治癫痫。  相似文献   

6.
伏邪学说源于《内经》,凡感受邪气,未立即发病,潜藏体内,因感受六淫之邪、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凋等因素触动发作,皆可认为是伏邪致病;有四个特征,"动态时空""隐匿""自我积聚"和"潜证导向",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尤以"隐匿"最为根本,是伏邪最本质特征,是导致临床资料难以收集的根本原因;"潜证导向"也是隐匿特征所决定;"动态时空""自我积聚"是在"隐匿"基础上的动态变化过程;伏而未发、伏而欲发、伏而已发之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清代是温病学发展鼎盛时期,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逐渐形成温病发病两大类型。冠心病前期多隐匿,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到胸闷胸痛典型症状过程漫长,邪毒伏于心脉,复受外邪、烦劳等因素诱发;早期虽无症状,致病之邪已潜伏于内,俟机而动,此时需着手解决驱逐伏邪,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早诊断。伏邪贯穿于冠心病整个病理过程,治疗抓住"伏邪"显得尤为重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把握伏邪致病特点,遵循伏邪入络的致病规律,益气化瘀、豁痰通络为主要治则;引入"伏邪为害"理论,总结出"以通为主,祛除伏痰、伏瘀以救心"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7.
从伏邪理论溯源、伏邪成因、伏邪致病三个方面阐述伏邪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伏邪既可从外而感,亦能从内而生。外感伏邪可由外感六淫蕴酿而成,也可直接感受疫气而发,表现为"伏邪于冬,至春发病"和"伏邪于夏,至秋发病";内伤伏邪主要包括伤食、湿热、胎毒;外感伏邪与内伤伏邪是相互交感的,可以继发病理邪气,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根据伏邪发病的病机,提出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祛除伏邪。内伤伏邪多采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消食等治法;外感伏邪则要充分考虑外感伏邪作为致病之源,注意祛除外因,同时给予疏风、透郁、祛暑等治法,且应根据其反复发作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特点,重视预防,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西医缺乏有效防止其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以"火"为主,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反复发作则因伏邪留伏体内遇诱因而发,脾胃伏火被认为是其重要的病因病机之一。因此着眼于脾胃,从伏邪理论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治疗从清泻伏火兼调理脾胃、扶助正气着手,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在临床治疗中,谨守病机,以温补肺阳扶正气,祛除伏邪断夙根,通畅肺络调气机,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总结武蕾教授运用“邪伏肺络”理论论治哮喘经验,为论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关于"伏邪"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进行检索,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413篇,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到CiteSpaceⅤ软件中,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图谱。结果: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关于"伏邪"研究有大量的分散作者,形成了6个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主要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热点关键词为:伏邪、伏气、哮喘、伏火、伏痰、中医药治疗、病因病机、温病学、临床应用、温病、艾滋病、《伤寒例》等,并形成了11个聚类群。结论:关于"伏邪"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量逐年增多,哮喘一直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艾滋病是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杜童 《新中医》2015,47(1):11-13
介绍韦绪性治疗痹病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邪伏于内,留而未发"乃是痹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的关键,风寒湿三气只是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而已。提出了"伏邪痹病"的概念,并创制了"蠲痹笑痛方",其功温肾散寒、搜风祛湿、宜痹通络,乃治疗伏邪痹病肾虚寒凝、湿瘀阻络证之通用方。并强调药物治疗的同时需重视治未病和恰当调护,从而提高疗效,促使痹病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梅伟英 《河南中医》2020,40(5):725-728
申春悌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风咳"范畴,邪内伏于肺、正气亏耗是风咳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的核心病机,瘀、虚为内邪,为风咳证之本,风为外邪,为风咳证之标,多因外邪引动伏邪而发病。其病位在咽喉、气管、肺络。祛风化瘀,降气止咳为该病治疗大法,申教授创立抗敏镇咳方,主张用药轻平,若属发作期则重视治标,以疏风肃肺,抗敏镇咳;若属缓解期则兼顾治本,以祛风活血,扶正固本。  相似文献   

13.
一、伏邪的概念“伏邪”一词始见于晋·王叔和《伤寒例》,用以阐述温病的病因病机与伤寒之不同。虽然早期伏邪学说具有“伏寒化温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它为早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至今人们仍普遍认为病邪潜伏体内不即发病,而经过一段时间才发作的病症称之为伏邪。笔者认为目前伏邪学说的本身已远远超越了温病学的范畴,广泛的渗入到内科杂病的某些病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伏邪是中医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病机是邪气与人体脏腑经络等合而为一、胶着难解的病理状态,是邪气伏留难以袪除、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伏邪"结"病机特点的初步探讨总结伏邪的致病机理,主要包括伏邪暗耗及"结"在不同部位对气血水的影响,致化气、瘀血、痰饮水湿等继发因素的形成,提出治疗伏邪"结"相关疾病当以散结为核心治法,兼顾透邪气、清化气、行滞气、活血、利水诸法,并应根据所"结"部位不同和病机动态演变把握治疗的主次与缓急。本文通过对伏邪"结"病机的动态探讨,以期帮助临床医者对伏邪"结"相关疾病进行早期识别及干预,并可开拓中医治未病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以"哮病"论治,辨证主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个证型。以"常"与"变"的思路辨别哮喘发作期之寒热,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过程中,简单地把支气管哮喘和哮病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支气管哮喘寒热难辨的症结所在。寒哮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常证"、热哮是"变证",主张临床中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象表现,一般应从寒哮论治,用药不避温。  相似文献   

16.
从伏邪病因探胸痹心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吉林中医药》2012,32(8):763+781-763,781
伏邪总括内生伏邪、外感伏邪及先天伏邪三类,特点是“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其发作可引起人体阴阳失和,甚则五脏受累,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若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待人体正气虚弱或复感外邪之时而为痹结,发为胸痹心痛.伏邪致胸痹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病由内伏之邪气而发;二是伏邪隐匿,难以驱除;三是外感为诱因.  相似文献   

17.
气道重塑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气道重塑的中医病机尚有欠缺.结合现代实验研究、西医病理、临床症状、古籍文献等资料对气道重塑的中医病机进行初步探索后发现,气道重塑的主要环节有三:一是炎症刺激,属于中医"伏邪"的范畴;二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血、水"病机范畴;三是组织异常修复,属于中医"燥、瘀"的病机范...  相似文献   

18.
伏邪致病,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伏邪疾病的防治,当在"未病"期,抓住伏邪藏匿状态,早发现,早治疗。伏邪早识是未病先防的关键。本文在审证求因、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的中医方法论指导下,通过潜证辨证方法探寻、中医诊法挖掘及现代诊查技术的研发与运用三个方面,探讨中医伏邪早识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提高伏邪疾病的诊断预见性,为中医"治未病"提供诊疗契机。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肺系疑难疾患,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预后极差,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追溯伏邪之渊源,分析伏邪发病过程,发现伏邪致病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的特点,这与IPF发病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从而为IPF从伏邪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在伏邪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正气亏虚,邪伏于肺是IPF发病的重要病因,痰瘀胶结是IPF的病机关键,反复感邪可加重病情进展,治疗上重视"治未病"思想,将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之法贯穿始终,为临床深入认识及防治IPF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鼻鼽"范畴,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季节性发作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导致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发生。孙海波教授认为AR病因多为患者肺脾肾三者的亏虚,致使伏邪趁虚而入藏于内所致,其发病过程可分为发作期、缓解期两种,运用孙海波教授经验前者治疗以祛风散邪、温肺化饮、益气温阳为主,后者以扶助肺脾肾脏之阳,搜散伏邪为主,同时结合患者具体证型进行辨证加减用药,并结合针灸,缓解患者症状,并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