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21.
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慢性胰腺炎17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对17例慢性胰腺炎均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并对部分胰管狭窄患者施行塑料支架放置引流术(ERPD)或鼻胰管引流术(ENPD),对部分胰管内结石行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并行网篮取石。结果 有8例胰管狭窄者放置塑料支架,平均引流时间为276d。5例胰管结石中2例行EPS后网篮取出结石,3例行鼻胰管引流术后手术取出。结论 ERCP可作为有条件医院检查慢性胰腺炎的常规手段,是治疗部分慢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该中心从1992年9月-2003年12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6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7例(0.15%),其中胆总管完全横断伤2例,胆总管部分横断伤2例,肝总管横断伤1例,右肝管横断伤1例,右侧副肝管横断伤1例。术中发现4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横断伤处理以直接修补、T管引流为主,半年后胆肠Koux—Y吻合。或一期胆总管空肠KoHX—Y吻合术。副肝管损伤可放置腹腔引流,不需直接修补。结论造成腹腔镜肝外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有急性、瓷性或萎缩性胆囊炎粘连严重和经验不足。重视预防和提高手术技能,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例,术前检查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拟行LPD。术前利用患者腹部CT对患者体表及靶病变进行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术中应用混合现实(MR)技术导航手术入路、明辨重要解剖结构、辅助进行LPD,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周顺利出院。结论 MR技术对手术部位解剖结构重建及定位精确,有望为普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系统研究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MTT试验、检测阿霉素纳米脂质体作用后,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来评价阿霉素纳米脂质体体外抗癌活性.建立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现察阿霉素注射液和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对动物一般状态的影响,并检测肝功能和骨髓像改变以评价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体内抗瘤活性.结果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其抑制率79%,对其他癌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实体瘤S-180的抑瘤率可达83.3%,生命延长率可达132.8%.结论 在体外,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多种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各浓度点比游离的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抑制率更高.体内抑瘤实验,阿霉素纳米脂质体与游离阿霉素元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5.
中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中上腹部手术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常规建立气腹,根据腹腔镜观察腹腔的粘连情况,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法,引入腹腔镜器械,分离右上腹腹膜的粘连带,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后,按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切除胆囊,结果:38例病人腹腔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恢复顺利,术后1-3d出院。结论: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掌握正确穿刺方法是有中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无论发病时间长短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或急诊手术。通过术前症状、体征、血象、B超和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急性胆囊炎,并根据病理改变,分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总性胆囊炎穿孔,记录不同病理类型胆囊炎的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中转开腹例数。根据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分为发病后72h内施行手术组和发病72h以后施行手术组,分别记录其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中转开腹例数。结果:254例病人中单纯急性胆囊炎16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5例,怠性胆囊炎穿孔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8例,怠性发作时间在72h以内96例,超过72h15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时间较单纯急性胆囊炎延长。5例急性胆囊炎穿孔病人中有1例病人中转开腹,4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有2例病人中转开腹。时间超过72h手术的病例,较发病72h以内手术的病例手术时间明显延长,3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全部为发病72h以后手术的病例,各组病例的术后住院天数免明显差别,各组病例未出现胆道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由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完成腹腔镜总性胆囊炎手术,仍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急性胆囊炎,特别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发病时间超过72h的急性胆囊炎手术,手术难度明显加大,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7.
颜面部、会阴和臀部烧伤在创面处理上比较困难和复杂,其创面愈合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外观和功能的恢复。作者应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194例特殊部位烧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体会是:1、及早用药,防止创面加深;2、及时清理创面是防止感染的关键;3、及早封闭Ⅲ度烧伤创面,减少疤痕形成;4、鼓励患者活动周围关节和器官,防止疤痕痉缩。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家兔一次性颈静脉给药,检测自制药物与普通阿霉素在药动力学方面有无差异及了解新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均予颈静脉置管、注射、抽血,一组按3.0mg/kg给予阿霉素;一组按63.2 mg/kg给予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每次抽血1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以氯仿-甲醇液萃取阿霉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检测色谱峰高.根据阿霉素标准曲线求血清中阿霉素浓度.以"3P87"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阿霉素与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与阿霉素相比,实验组药物的消除相半衰期延长了1.9~3.2倍,清除率是阿霉素的0.5369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阿霉素的1.3697倍.结论阿霉素经过与白蛋白、磁性微粒结合,并以半乳糖修饰,改变了原药的体内分布特性,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增加了靶器官肝脏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9.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6岁 ,因反复便血伴肛门坠胀感 2 0d入院 ,患者 2 0d前出现便后肛门滴血 ,鲜红色 ,伴肛门坠胀感 ,大便 1次 /d ,成形。入院体查 :一般可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腹平软 ,未扪及包块 ,肛查发现距肛门 3cmKC位 6°~ 10°一质硬肿块 ,指套有血迹 ,内镜下活检 ,报告为 (直肠 )低分化腺癌。入院诊断为直肠癌。入院后化验血CEA2 .15 μg/ml,正常 ;胸片未见肺转移 ;腹部B超未见肝转移及腹腔肿大淋巴结 ,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全麻下行Mile’s手术 ,术中发现肿块与膀胱及前列腺有粘连 ,无远处转移 ,肿块质硬 ,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该实验旨在比较外置定位磁场与否 ,各组的肝癌区 (磁靶区 )、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以及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 ,以探求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方法 用12 5I标记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经药肝癌鼠的肝动脉、门静脉及颈静脉三种不同途径给药。结果 外置磁场使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靶区定位聚集 ,减少其在非靶区的分布 ;外置磁场下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肝癌组织区克组织放射量最高 (P <0 .0 1) ,而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最低 (P <0 .0 1) ,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也明显高于经门静脉及经颈静脉组。结论 外置定位磁场下 ,经动脉途径注入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的磁靶向化疗栓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