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VBI佐治矽肺合并肺部感染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龙  葛琳 《中原医刊》1995,22(4):18-19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又称自血光量子疗法(UVB),是将病人的静脉血经体外抗凝,紫外线充分辐射和充氧后立即回输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近2年来,我们共应用UBI治疗矽肺合并肺部感染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51例,男48例,女:3例。年龄50~75岁,51例均合并肺部感染。其中Ⅰ期矽肺10例,Ⅱ期矽肺25例。Ⅲ期矽肺16例。对照组51例,其性别、年龄、病情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用唾液取代龈下菌斑采集牙周致病菌样本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各36例,应用16S rRNA 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 和福赛斯坦纳菌(T.f).以21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A.a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50%,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50%,在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与对照组的30% 和51.7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f在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和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91.67%、91.67%和85.71%;在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6.67%和71.43%;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是龈下菌斑样本的集合,可以取代龈下菌斑用于采集细菌样本检测牙周病原菌.  相似文献   
23.
白塞病中医辨证思路之吾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白塞病中医辨证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就是辨病、辨症(症状)、辨证(证型)相结合;辨症而辨证是白塞病辨证论治的关键核心;四诊合参可以准确把握病情,正确辨证施治,辨大便是分清虚实和把握里热与表热的治疗关键;急性期以清热为主,缓解期重在全身调理,急性期中医治疗当以疮疡病辨证治疗思路为主,佐以调理,除用清热解毒凉血药外,尚须配以活血药。用药原则急则药急,缓则药缓;急则重外,清热为主,缓则重内,调理为上。  相似文献   
24.
冯兴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教学和科研近4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开展痹证的辨证分型研究,对痹证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辨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现将冯师有关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知识、服务利用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服务利用及需求情况,对开展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服务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对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南京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0 94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有87.9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学生认为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好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学校不重视;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48.32%的人未采取避孕措施,避孕节育服务的利用较低;有91.93%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教育.结论 应采用好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开展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方便的避孕节育服务.  相似文献   
26.
过敏性疾患和哮喘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介绍了控制过每和哮喘的多种方法,包括药物,食物,营养,生活调养,环境改善,脊柱按摩及精神调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性别比特征。  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诊断发现、诊断年龄≥50岁且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分析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男女性别比差异。  结果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由2015年29 765例增至2019年60 591例,其中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比由2015年12.7%减少至2019年10.6%,商业性伴及非商业临时性伴构成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分别为46.0%、39.5%。 随诊断年龄增加,报告病例性别比由50~59岁组1.8增加至60~69岁组2.5、≥70岁组6.8。 分不同感染方式,经商业性伴感染病例和经非商业临时性伴感染者的性别比分别由50~59岁组的10.4和1.1增至≥70岁组的58.7(Z=38.31,P<0.001)和3.4(Z=51.49,P<0.001),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性别比稳定于0.2~0.4。  结论   我国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中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性别比存在差异。 需扩大高风险人群检测、治疗及综合行为干预工作,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探索≥50岁人群HIV传播链,提高病例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两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贴敷治疗2年,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症状的改善。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年、第2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年、第2年对畏寒肢冷的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第1年、第2年关节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晨僵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年疲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年疲乏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关节痛、疲乏、晨僵VAS评分的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内第2年与第1年比较,关节痛VAS评分和疲乏VAS评分的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晨僵VAS评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畏寒肢冷、疲乏、关节痛、晨僵等症状。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描述中国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97-2011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资料,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自1997年中国丙型肝炎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4年网络直报以来,每年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3.03/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2.97/10万.15~49岁年龄组每年报告例数所占比例均>50%,≥50岁年龄组报告例数和所占比例同样逐年上升,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1年全国报告城乡病例数均逐年增加,病例数比从2005年的1.47下降至2011年的0.99.1997-2011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多分布在北方省份.74.8%的HCV/HIV双重感染者报告有注射毒品史或献血浆史或输血史或手术史.结论中国丙型肝炎病例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均逐年上升,应加强重点人群和地区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时间序列模型在伤害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伤害发生率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伤害监测系统,收集城阳区2006~2012年伤害月病例数,建立ARIMA模型。结果ARIMA(1,0,0)(0,1,1)12模型可以较好拟合伤害月发病率时间序列。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13年伤害发生率为253.93/万。结果ARIMA模型具有适用性,可以用于伤害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