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507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28篇
  2篇
中国医学   1030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21.
目的对维和女队员在特殊环境执行特殊军事任务时的心理障碍、导致焦虑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定,将维和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初期、中期、末期发放问卷12份,现场作答及时收回,回收率为100%。结果统计问卷发现初期轻度焦虑3人(25%),中度焦虑2人(16.7%);中期共计7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包括轻度焦虑2人(16.7%),中度焦虑4人(33.3%),重度焦虑1人(8.3%);末期焦虑人数出现回落,轻度焦虑2人(16.7%),中度焦虑1人(8.3%)。结论整个维和期女队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任务的执行,需及时分析焦虑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影响,增加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2.
李杨  朱宏伟 《现代护理》2006,12(11):1056-1057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PS)为癌肿的远隔效应,是癌肿瘤对患者肢体远处组织、脏器非转移性损害的统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癌肿通过远隔作用引起的神经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神经系统,而没有癌肿直接侵犯神经组织或代谢性、感染性及血管性并发症表现.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升高,但早期诊断困难.约1%的癌肿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在肿瘤发现前,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肌肉、血管等,使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多样化,导致早期误诊.了解和认识“副肿瘤综合征”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而症状护理在此病中减轻了患者的病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李杨  徐秒  陈换飞  王曼  张梅  谢学军 《中草药》2017,48(11):2231-2236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以丹参酮IIA为对照,初步探索丹参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丹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获得各特征峰的峰面积。在AGEs/缺氧条件下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测定丹参提取物给药组及丹参酮IIA对照组HIF-1α的表达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成分与药效之间的谱效相关性。结果根据10批样品指纹图谱共标示出17个特征峰。与模型组相比,10批样品及丹参酮IIA对照组均能降低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的表达量。谱效相关性研究显示峰1、5、6、9、10、11、12、14、15、16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抑制HIF-1α表达具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初步确定15,16-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及6个尚未确定结构的成分(峰1、5、6、9、14、15)为丹参治疗DR的可能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人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免疫低下人群感染VZV38例为观察组,40例普通人群感染VZV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2组的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脏器功能的指标;以及IL-6、IL-8、CD+4 T淋巴细胞等评估机体免疫的指标。  结果  将2组的肝功能、心肌酶进行对比,观察组GGT/AST/ALT、LDH/CK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2组的CREA进行对比: 2组人群C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的细胞因子IL-6、IL-8对比;观察组IL-6、IL-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CD4+T淋巴细胞数对比,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免疫低下人群感染VZV,由于免疫被抑制,更容易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病情更重,常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病情进展快,若能早期识别,积极救治,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纳入的12例(16只手)并指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手。两组患儿均行并指分指、指璞重建、取皮植皮术,实验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固定,对照组采用打包缝合固定,术后10d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皮片坏死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移植皮片成活较好,皮片坏死率为1.82%;对照组移植皮片出现部分成活不良或坏死,皮片坏死率为1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手术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包扎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5-2016-05,共纳入76例单椎体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PKP技术治疗;对照组38例,仅行PKP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获随访16-23个月、平均19个月,对其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相关指标进行分组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7 d的VAS评分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等指标均获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术后7 d相比,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有显著的矫正度丢失现象(P0.05),与观察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则无显著矫正度丢失现象(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5例发生术后再骨折,包括伤椎骨折2例、邻椎骨折3例,观察组无一例再骨折现象,亦无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手术治疗OVCF可更好地维持脊柱稳定性、保持伤椎形态完整和强度、高度,避免出现术后再骨折、矫正度丢失等现象。  相似文献   
27.
目的在HLA—A、-B、-C、-DRB1、-DQB14高分辨基因分型的基础上,分析供受者单倍型和等位基因错配在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的2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基因测序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进行供受者HLA—A、-B、-C、-DRB1、-DQB1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供受者根据HLA—A、-B、-C、-DRB1、-DQB1基因分型结果及相合度,分为HLA-5/10、-6/10、-7/10、98/10四组,其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8.7%、59.3%、71.1%、38.3%(P=0.068)。供受者HLA-6/10相合组与HLA-5/10相合组相比,3年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在供受者HLA-6/10相合组:当HLA—I类位点(HLA-A、-B、-C)相合3年OS率为61.5%,与HLA-5/10相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HLA—A位点等位基因相合3年OS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90.5%8n84.4%,明显高于HLA-5/10相合组(P=0.013,P=0.013)。供受者与脐血单倍型相合88例,不合51例,两者巨核系重建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5.3%和86.2%(P=0.007),粒系重建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8.8%和96.1%(P=0.022)。结论在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的供者选择中,HLA相合度及等位基因错配对预后均有意义,选择与供受者单倍型相合的第三方脐血可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通过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肾移植术中髂外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应用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肾移植术中髂外动脉夹层4例, 男性3例, 女性1例, 年龄28~55岁。4例肾移植受者均为术中突发髂外动脉夹层, 拆除血管缝合线发现动脉内膜剥脱堵塞髂外动脉3例, 堵塞移植肾动脉1例, 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制成的人工血管, 行髂外动脉的人工血管置换术。4例受者移植肾行二次灌注, 改与髂内动脉吻合。结果 1例受者术后1周肾功血肌酐恢复正常, 2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1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合并急性排斥反应, 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术后2~3周血肌酐恢复正常。随访时间0.5~5.0年, 移植肾功能稳定, 术侧下肢血供及皮温正常, 活动有力自如。结论肾移植术中髂外动脉血管夹层发生率不高, 但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 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 通过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肾移植术中髂外动脉夹层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供肾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和扩大标准供体(ECD)供肾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6例器官捐献(DCD+ECD)供者和882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保存方式不同,将309例DCD供者的左右两侧肾脏随机分为LifePort(DCD-LP)组(309例)和DCD冷藏组(309例);132例ECD供者的双侧供肾全部采用LifePort保存并转运,设为ECD-LP组(264例)。分别观察3组受者术后总体情况、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肾移植术前零点穿刺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肾移植术后有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受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参数。结果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受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CD冷藏组、DCD-LP组、ECD-LP组围手术期的人存活率均为100%,肾存活率分别为99.7%、100%、9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的DGF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受者的术后早期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外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采用LifePort灌注能明显减轻肾小管的水肿、变性、坏死。发生DGF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未发生DGF者,而供肾LifePort灌注流量则明显低于未发生DGF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ifePort能有效改善离体DCD和ECD供肾质量,降低术后DGF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并可在离体肾脏维护及评估中对术后恢复情况作出预判。  相似文献   
30.
刘勇  李杨  关敬之 《北方药学》2015,(1):161-162
目的:探析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择期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生DVT 2例(4.8%),对照组发生DVT 7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