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杨  徐秒  陈换飞  王曼  张梅  谢学军 《中草药》2017,48(11):2231-2236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以丹参酮IIA为对照,初步探索丹参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丹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获得各特征峰的峰面积。在AGEs/缺氧条件下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测定丹参提取物给药组及丹参酮IIA对照组HIF-1α的表达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成分与药效之间的谱效相关性。结果根据10批样品指纹图谱共标示出17个特征峰。与模型组相比,10批样品及丹参酮IIA对照组均能降低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的表达量。谱效相关性研究显示峰1、5、6、9、10、11、12、14、15、16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抑制HIF-1α表达具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初步确定15,16-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及6个尚未确定结构的成分(峰1、5、6、9、14、15)为丹参治疗DR的可能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该疾病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临床表现为多种并发症,在诊断时常以其临床表现为主症,从而忽视FEVR才是此类疾病的根源,导致误诊漏诊。该文章将报道1例由FEVR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疗经过,以期为眼科医师诊断该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阈值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42人纳入病变组,健康志愿者21人纳入健康对照组,其中,将病变组按照糖尿病病程长短分为两个亚组,病程<10年组(23人)、病程≥10年组(19人)。按照HbA1c水平将病变组分为两个亚组,HbA1c<9组(23人)和HbA1c≥9组(19人)。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浅神经感觉支的神经阈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从健康对照组、病程<10年组至病程≥10年组,神经阈值逐渐增高,病变组神经阈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程≥10年组又明显高于病程<10年组(P<0.05)。从健康对照组、HbA1c<9组至HbA1c≥9组,神经阈值逐渐增高,病变组神经阈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A1c≥9组又明显高于HbA1c<9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尺神经的运动神经阈值和腓浅神经感觉支的感觉神经阈值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阈值与HbA1c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3条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阈值与病程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神经阈值随糖尿病病程及HbA1c水平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神经兴奋性的动态变化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周围神经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血-视网膜内屏障(inner blood-retinal barrier,inner BRB)体外试验模型,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200 kV/m,200次脉冲)照射对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transwell半透膜细胞培养池为载体,将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非接触式共同培养,建立体外血-视网膜内屏障,测定跨内皮电阻抗(TEER)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透过率,以评价该屏障建立状态.于电磁脉冲照射该模型后0.5、3、6、12、24h测定TEER及HRP透过率,研究电磁脉冲对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RF/6A与C6共培养模型的TEER值最高达到145 Ωcm2(接种后第6天),与RF/6A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模型与单独培养组间HRP透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屏障模型抑制大分子物质穿透的能力增高,于接种后第6天达最低值,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EMP照射RF/6A与C6共培养模型后0.5、3、6h,TEER测定值较平行对照组降低,HRP透过率较平行对照组升高.结论 EMP(200 kV/m,200次脉冲)照射后,血-视网膜内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苦瓜,因具有特殊苦味而得名,异名锦荔枝、赖葡萄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种植广泛、来源丰富[1]. 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滋养强壮、降血糖等功效,因此苦瓜的成熟果实多作蔬菜食用,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绿色食物.  相似文献   
6.
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血清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已证实磁场可提高放射损伤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期,而大量自由基产生是放射损伤的机制之一,因此推测磁场对自由基可能存在一定的作用.目的:观察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浓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材料:8~10周龄、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132只;磁场装置采用HMF-6000旋转磁场治疗装置(中国专利号Z19311801.1,美国发明号为5.667.469).方法:1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磁疗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磁疗组4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磁疗组小鼠接受吸收剂量6.0Gy的60COY射线全身一次照射,其他2组不予以照射;照射当天开始单纯磁疗组及照射磁疗组予以磁场处理30d,2次/d,1.5h/次.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照射后第9,23,30天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浓度.结果:72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磁疗后第9天,照射磁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高于单纯照射组,丙二醛浓度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②磁疗后第23天,照射磁疗组的丙二醛浓度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两组均高于单纯磁疗组及正常组(P<0.05).③单纯磁疗组与正常组比较,3个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的自由基有一定影响,早期具有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浓度的作用.②磁场暴露对正常小鼠自由基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对小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单纯磁疗组(M),单纯照射组(R)和照射磁疗组(R+M)4组,N组小鼠不作其他处理,R组和R+M组小鼠接受6.0 Gy剂量的 60Co γ 射线照射,M组及R+M组予以磁场处理30d,每天2次,每次1.5h。观察小鼠30d的存活率和存活期;分别于0、5、9、15、21、30d检测外周血细胞数;测定第9、23、30d骨髓单核细胞数(BMNC)、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脾脏指数(脾体比)、骨髓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股骨骨髓病理切片及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4)的表达水平。结果 1N组和M组小鼠无死亡。R+M组与R组比较,磁疗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期(P<0.01)。2R+M组与R组比较,磁疗提高了R+M组第15天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第21天红细胞数、第30天血小板数(P<0.05)。3第9天R+M组CFU-S、BMNC数、细胞G2+M期比例高于R组,而总凋亡率低于R组(P<0.05)。第23天脾脏指数R+M组高于R组(P<0.05)。4骨髓病理检查显示,磁场可促进照射后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的修复,R组骨髓早期较空虚,而R+M组骨髓细胞较充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均逐渐恢复正常;R+M组的骨髓BMP2/4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R组。结论 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骨髓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放射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26岁,未婚,因"左眼下方视物遮挡5小时,加重4小时"于2009年12月27日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左眼上方视物遮挡2天来我院诊断为左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下支),当时左眼矫正视力0.8,眼底检查视网  相似文献   
9.

血-视网膜内屏障是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结构基础,其完整的结构和功能仍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体外血-视网膜内屏障模型具有可控、高效、快速、稳定等特点,已成为研究屏障具体构成和功能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主要对血-视网膜内屏障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体外模型的构建进行综述,有助于推进血-视网膜内屏障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种共性与关键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亚平治眼病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亚平教授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县,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西医科大学,进行为期6年的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工作。1954年-1961年邓老得到当时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罗文彬教授的悉心指导,1962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四川省中医医院)师承全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学习中医眼科,此后一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为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中医药知识,邓老于1973年-1975年参加成都中医学院举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