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535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手术病人血容量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2002年1~12月通过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下称晶花)与血定安扩容效果及其对血糖影响作比较,以了解晶花的扩容效果和对血糖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结构性速度依赖性平板训练、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和常规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结构性速度依赖性组(15例)、减重组(15例)和常规组(15例).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对3组患者进行步行功能性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3组患者步行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01),但结构性速度依赖性训练组较减重步行训练组和常规步行训练组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P<0.001).结论对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构性速度依赖性训练较减重步行训练和常规步行训练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3.
万贝贝  徐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158-1160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15例164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按术前HbA1 c水平分四组:非糖尿病对照组30例43眼A组( HbA1 c≤6.5%);糖尿病组:B 组26例38眼( HbA1 c≤6.5%)、C 组28例40眼(6.5%8.0%)。采用角膜内皮镜检测术前;术后1d;1,2wk;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细胞比率等参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各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1d;1,2 wk和1 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边形细胞比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变异系数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六边形细胞比例减低显著,变异系数增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B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与C组、D组比较,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显著(P<0.05)。糖尿病各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减少有差异,变异系数增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均有一定程度损伤,HbA1c≤6.5%时术后角膜内皮损伤最小,糖尿病患者术前HbA1 c值越高,术后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24.
费城专门小组根据标准 ,筛查选择 8篇有关颈痛康复干预的文献进行循证研究 ,以建立颈痛康复干预选择方法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结果仅推荐治疗性练习对慢性颈痛具有临床重要效益 ;而温热疗法、治疗性按摩、肌电生物反馈、机械牵引、治疗性超声、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综合康复干预等缺乏功效证据。这些推荐获得了实践者良好 (93% )支持。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观察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山东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48例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症状,包括头痛(39例),呕吐(27例),视物模糊(8例)等。局灶性体征包括肢体活动障碍(27例),癫痫发作(12例),视野缺损(10例),失语(8例)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生活能力提高者36例,有效率75%。影像学好转者(病灶缩小50%)36例,有效率75%,进展者4例,死亡3例。结论Ommaya囊置入联合放化疗治疗囊性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瘤是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鉴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急需建立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参照发达国家护士分层次管理的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合理使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满足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膀胱逼尿肌压力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相关性分析,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需行TURP术的患者200例,患者年龄在50~88岁,平均年龄为69岁,术前测定所有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_(max)),术前和术后均对患者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评分测定。结果:按照FI等级将所有患者划分为非常好、好、一般、无效四组。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1.2±35.9)、(73.8±24.6)、(61.0±32.2)、(41.4±8.0)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后按照SI将患者分为非常好、好、一般、无效四组。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2.5±39.0)、(94.9±44.6)、(71.1±28.2)、(17.4±4.2)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在14.2m L~20.0m L的患者有124例,20.0m L~25.0m L的患者有62例,25.0m L~30.0m L的患者有10例,30.0m L~34.7m L的患者有4例。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0.78±23.5)、(87.4±39.6)、(66.5±33.4)、(18.2±6.7)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逼尿肌压力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具有相关性,膀胱逼尿肌压力较小时,术后排尿情况较差。因此术前测定Pdet_(max)有利于判断术后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9.
络泰和黄芪注射液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分析比较两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RIA和ELIS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内皮素-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并与只用西药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络泰组和黄芪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浆中内皮素-1含量为(77.56&;#177;15.84)和(76.74&;#177;15.30)ng/L,vWF为(97.22&;#177;33.84)%和(90.30&;#177;174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络泰组和黄芪组在治疗后内皮素-1为(57.90&;#177;11.57)和(57.83&;#177;8.56)ng/L,vWF含量(59.73&;#177;14.8)%和(60.42&;#177;17.1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lt;0.01);单用西药组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降低的不明显(P&;gt;0.05),vW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与络泰组和黄芪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西药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可以提高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0.
拉撒路综合征,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停止所有抢救措施后,包括停止胸外按压、停止呼吸机辅助通气、停止输液及抢救药物应用等,无原因自主循环恢复,所以又被称为迟发的自主循环恢复.自首例报道于1982年,目前已经有53例个案报告.拉撒路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其发生机制,目前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呼气末正压释放假说、高血钾堆积、碱中毒、肾上腺素等药物堆积效应等假说纷纷被提出.大多数的病例报告中拉撒路综合征发生在心肺复苏停止10 min之内,所以大多数文献中建议在心肺复苏停止后,对患者的积极监护至少应该持续10 min,以此来确定是患者是否真的死亡.但这一建议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