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6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218篇
内科学   416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科学   310篇
综合类   2278篇
预防医学   80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752篇
  19篇
中国医学   699篇
肿瘤学   16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低频探头和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检查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和敏感性。 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有颅脑疾病高危因素(早产、低体质量、多胎妊娠、出生过程有缺氧窒息及产时感染)的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45例)给予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进行探查,对照组(45例)仅给予低频探头进行探查。结合CT检查结果和临床治疗,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敏感性。 结果研究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和室管膜下出血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100%、100%,高于相应对照组(15.38%、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脑实质内出血和脑积水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100%以及42.85%、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超声低频探头联合高频探头的方法提高了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等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诊断新生儿脑实质内出血和脑积水的准确率没有差异,且对颅脑疾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髓鞘转录因子1(MyT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靶向沉默MyT1基因的shRNA,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MyT1的表达水平,Br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变化,qPCR检测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了特异性靶向My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并成功感染了U-118MG和U-87MG细胞;两种细胞中My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靶向沉默MyT1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My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新生儿眼底病的发病情况,为新生儿眼底病防治提供依据。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25 644例。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应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 (RetCam3) 进行眼底检查,记录所有受检患儿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眼底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446例新生儿眼底异常,异常率达18.16%。其中视网膜出血3334例(13.00%),经阴道分娩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病率(20.91%)明显高于剖宫产(3.71%)(P=0.000);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7例(0.34%);视网膜周边白色病灶539例(2.1%);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4例(0.02%);牵牛花综合征6例(0.02%);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0.01%);在1649例早产儿中检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79例(4.79%),其中检出率与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r=-0.879、-0.907,P=0.049、0.034)。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新生儿眼底疾病发病率排在前几位的眼病都是非致盲性、非紧急、无需干预的告知性眼病,主要的致盲性眼底疾病仍是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效。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对牡丹皮的化学、提取、分析及药理等现代研究与应用基本现状,发现牡丹皮中含有酚及酚苷类、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等大量复杂类型化学成分,且牡丹皮及所含牡丹酚及其糖苷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抗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降糖、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及保护心血管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颜仙芬  王红菊   《护理与康复》2020,19(5):85-88
目的观察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出院后通过每月1次的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观察组以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进行院外疾病管理延续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外疾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且达换血指征(但入院时总胆红素<500μmol·L-1)的患儿随机分为单倍剂量组、1.5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容量:单倍剂量组为80~100 mL·kg-1,1.5倍剂量组为120~140 mL·kg-1),双倍剂量组为150~180 mL·kg-1。分别测定3组患儿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糖、血电解质、血气、血常规和CD3、CD4、CD8、NKCD16值,计算各组胆红素换出率;同时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D3、CD4、CD8、NKCD16检测作为免疫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观察换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下降(P<0.05)。单倍剂量组胆红素换出率低于双倍剂量组(P<0.05)。3组患儿换血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升高(P<0.05)。1.5倍剂量组与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pH及HCO-3值较换血前下降,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血钙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均P<0.05)。3组溶血病患儿换血前CD3、CD4、CD8、NKCD16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CD3、CD4、CD8水平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1.5倍剂量组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P<0.05)。3组患儿换血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换血术均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双倍剂量换血可以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