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CD_2+CD_(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报告甚少。作者报告16例初诊患者表型为CD_2+CD_(19)+ALL的临床、实验特性及治疗效果。在对893例均经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确诊为ALL的患者常规作免疫分型时发现,有16例的表型为CD_2+和CD_919)+。对其中6例进行双色直接免疫荧光分析,9例进行  相似文献   
142.
近20年来,骨髓移植(BMT),已从实验性治疗少数免疫缺陷病或重型再障发展成为对多能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异常引起的许多疾病的一种肯定的一线治疗。据估计,65~70%需作异基因BMT患者缺乏HLA一致的同胞供者。替代供者来自两个方面:部分HLA匹配的家庭成员和无关志愿者,本文对后一种供者在BMT中的应用作一介绍。无关供者的选择 (一)无关供者登记处第一个登记处首先建于英国伦敦,现世界上主要在欧洲和美国,供者总人数约30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自体白血病细胞裂解物 (ACL)冲击的完全缓解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CR)患者骨髓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 (DC)体外能否刺激自体T细胞产生特异性抗AML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 应用羊红细胞玫瑰花结程序从AML CR患者的骨髓中分离出去T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TD BMNC) ,并培养在含联合细胞因子 (GM CSF、IL 4、SCF或TNF α)的条件下以产生DC ,并在培养的第 5天用ACL进行冲击。培养 7d后收获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成熟DC表型。同时 ,这些细胞与经抗CD3抗体激活过的自体T细胞在低浓度IL 2条件下共培养 7d ,以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用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测定溶细胞活性。结果  1 2例AML CR患者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均分化为成熟DC。其中 6例完成CTL活性实验。当效∶靶 =2 0∶1时 ,ACL冲击的DC致敏的自体T细胞与单纯IL 2或IL 2加无抗原冲击的DC组比较对自体AML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 ,而对K562细胞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1 )。结论 用AML CR患者白细胞裂解物冲击的骨髓细胞衍生的DC体外致敏自体T细胞可以产生AML细胞相关抗原特异性的CTL。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白介素-17(IL-17)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GVHD中的免疫调控。方法采用野生型(WT)C57BL/6(H-2b)小鼠与C57BL/6(H-2b)IL-17基因敲除(IL-17-/-)小鼠作为供体,采用BALB/C(H-2b)小鼠作为受体,小鼠给予全身照射8.5 Gy进行清髓性预处理,移植野生型(WT)小鼠1×107个去除T细胞骨髓细胞(TCD-BMCs)以及WT小鼠1×106个CD4+IL-17-/-T细胞。移植之后每天对小鼠生存状况进行观察1~2次,每隔5 d对aGVHD进行临床评估。收集实验小鼠肝脏、肺、肠以及皮肤,并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并对移植后Th17细胞组、CD4+IL-17-/-T细胞组、IL-17-/-BMCs+IL-17-/-SCs组(KK组)、WT BMCs+IL-17-/-SCs组(WK组)及WT BMSCs+WTSCs组(WW组)小鼠的aGVHD积分进行评估。结果 1Th17细胞组移植后5 d、10 d、15 d、20 d aGVHD积分均显著高于IL-17-/-CDD4+T细胞组(P0.05),且Th17细胞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小于IL-17-/-CDD4+T细胞组(P0.05);2KK组、WK组及WW组移植后5 d、10 d、15 d、20 d aGVHD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平均生存时间方面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与IL-17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GVHD中具有较好的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allo-HSCT治疗的儿童复发难治性ALL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9岁(1~ 14岁);B-ALL 14例,T-ALL 6例;移植时复发未缓解10例,复发后取得2次或者3次缓解10例;6例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4例仅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白消安、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部分患儿加用阿糖胞苷、依托泊苷或司莫司汀及接受全身照射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1、+3、+6、+11天).移植后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均获重建造血,移植后1个月供者细胞嵌合率均为100%.移植后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2.5d(9~23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15d(12~40d).随访至2014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2 ~ 50个月),8例发生急性GVHD,11例发生慢性GVHD,因GVHD死亡2例,感染死亡1例,复发死亡2例,共死亡5例,其余15例患儿生存,全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75%.结论 单倍型allo-HSCT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ALL安全可行,长期生存率提高,移植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46.
患者女,9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半年余于2009年5月入我院.患儿因乏力等症状于2008年在外院经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Hb 30~60 g/L,PLT约5×109/L,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同时持续口服环孢素A(CsA),间断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3次/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3次/周、血小板生成素(TPO)2次/周等治疗.2009年1月因PLT过低发生右眼眼底出血,吸收差致右眼视网膜剥离,玻璃体出血,遗留右眼失明一直至今,同年2月出现反复头痛、喷射性呕吐,CT显示右侧颞、顶叶蛛网膜脑出血,予脱水、利尿后好转.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CRF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对比两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血生化、和血清CD62P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磷和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 PT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磷和i PT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钙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尿渗透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尿A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D62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血清CD62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血液透析液用于CRF患者透析可降低其CD62P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接受不同预处理方案改良Bucy(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或白消安/氟达拉滨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生存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6-12/2008-06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患者27例,按移植预处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10例给予以氟达拉滨+白消安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移植前2~6 d氟达拉滨 30 mg/(m2•d),移植前3~6 d白消安 3.2 mg/(kg•d);17例给予以改良Bucy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移植前4~6 d白消安4 mg/(kg•d),移植前两三天环磷酰胺60 mg/(kg•d)和阿糖胞苷2.0 g/(m2•d)。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血小板重建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程度,复发与移植相关死亡率。 结果:白细胞、血小板重建时间在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分别为[(8.45±2.31),(8.96±2.47)d,P=0.957;(13.31±4.80),(15.89±5.21) d,P=0.662]。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分别为[47%(8/17),40%(4/10),P=0.629]。27例患者截至统计时间10例死亡,其中复发死亡4例,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3例,感染死亡2例,其他移植合并症死亡1例。Bucy组与白消安/氟达拉滨组1年内总生存率分别为(58.30±19.80)%和(73.00±11.80)%,1年内无病生存率为(48.60±18.70)%和(72.20±12.80)%,白消安/氟达拉滨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较Bucy组高,但两组1年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511,0.854)。 结论:氟达拉滨应用于移植预处理方案中,可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髓外毒性,但对疗效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9.
患者男,38 岁,于2010 年12 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乏力,2 周后出现四肢皮肤淤斑,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5.37 ×109 /L,Hb 134 g/L,PLT 13 ×109 /L,遂来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有毒物质接触史,无不良嗜好,否认家族遗传和传染病史.查体:体温36.9 ℃,脉搏80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20/80 mm Hg.面容正常,四肢散在淤斑、出血点,无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25.6 ×109 /L,Hb 120 g/L,PLT 9 ×109 /L.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155 U/L,尿酸468 μmol/L,乳酸脱氢酶4412 U/L,肾功能、离子正常.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系异常增生,原幼淋巴细胞占93%,过氧化物酶(POX)阴性.免疫分型:异常细胞表达CD19str、CD20str、CD10、lambda、cCD79a、cIgM,部分表达CD9,不表达TDT,为恶性成熟B 细胞.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致真菌感染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以来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60例,分为伏立康唑注射液组(治疗组)和氟康唑口服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伏立康唑注射液二级预防,移植后3个月内共发生真菌感染者6例,发生率为7.5%(6/80);对照组80例中发生真菌感染者16例,发生率为20%(16/80),治疗组移植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的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移植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