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胰岛素-壳聚糖缓释微球释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胰岛素微球,并研究胰岛素-壳聚糖微球的释药机制。方法:用乳化交联技术制备了胰岛素微球,并对胰岛素-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该微球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结论:胰岛素-壳聚糖微球的释药机制为药物的突释效应、亚胺键的水解、壳聚糖的吸水膨胀以及药物通过胶状黏稠层向外扩散等几个相互衔接的步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以该处方工艺试制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适中,稳定性较好。结论:本品处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且奏效快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10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分散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分散片中辛伐他汀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ODS-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4.5)(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回归方程A=48504.5C-31.57,线性范围为1.108×10^-3~1.772×10^-1g·L^-1(r=0.9996),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37%(n=9)。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于辛伐他汀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优化黄芩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素缓释微球。以骨架材料质量比、水相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投药量为自变量,2h药物累积释放度(Y1)、12h药物累积释放度(Y2)、24h药物累积释放度(Y3)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按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优化的工艺为投药量25%,骨架材料质量比3.5,SDS浓度0.08%;Y1、Y2、Y3分别为21.05%、55.70%、87.75%;3个方程均为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法使用方便、预测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双波长同时测定脑络欣通胶囊中天麻素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为脑络欣通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Welch Materials C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1%磷酸;梯度洗脱(乙腈:0~10 min,6%;10~30 min,6%→35%);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320 nm(阿魏酸)和222 nm(天麻素)。结果 在30 min内,实现了阿魏酸与天麻素双波长同时测定,二者含量分别在0.20~2.39 μg(r=0.999 9)和0.20~2.41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9.1%(n=6)。 结论 双波长检测对复方中阿魏酸与天麻素定量更准确,二者同时测定能有效提高分析效率,该方法可用于脑络欣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6.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占颅内肿瘤的7%~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听神经鞘瘤可以引起小脑桥脑角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头昏、眩晕、耳鸣、耳聋及邻近颅神经的激惹或麻痹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听神经瘤虽为良性肿瘤,但由于其生长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全切除困难,且并发症多,因此病死率高。我科于2009年12月收治了1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后复发患者,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汤剂是中药传统剂型,在其煎煮过程中各种复杂成分产生物理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其中物理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π-π堆积等,化学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降解反应、聚合反应等。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物质和原有成分可进一步产生作用。这些作用成为汤剂中微粒形成的基础。微粒粒径范围从纳米到微米,多由多糖、蛋白质构成基质,包裹水不溶性分子,可增加难溶性成分的分散程度和不稳定成分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易挥发成分的挥发和毒性成分的毒性,最终获得高效吸收和降低毒性的目的。本文从汤剂煎煮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角度阐述汤剂中的微粒形成机制,阐述微粒的研究方法,分析微粒中成分和成分间相互作用,进而说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特点,为中国汤剂现代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从茯苓残渣中提取得到茯苓碱溶性多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等方法对茯苓碱溶性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考察了茯苓碱溶性多糖和乙基纤维素(EC)的物理形貌,并重点考察休止角、松密度、振实密度、卡尔指数、颗粒间孔隙率、内聚力指数、豪斯纳比等指标,绘制粉末物理指纹图谱,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粉体学性能评价。采用直接压片法,分别使用茯苓碱溶性多糖和EC为不溶性骨架材料,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评价缓释片的基本性能,考察体外释药行为,并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茯苓碱溶性多糖是一种呈光滑片状结构的半结晶聚合物,堆积性、可压性均强于EC;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茯苓碱溶性多糖缓释性能强于EC,其所制备的缓释片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过程中片剂内部形成了孔隙结构,释放方式为孔道扩散释药。该研究结果对新型缓释材料的开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六味地黄控释片的处方优化及同步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渗透泵技术实现中药复方多组分同步释放的可能性。方法:以六味地黄为模型药物,释放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水溶性成分马钱苷和难溶性成分丹皮酚为指标成分,通过对控释片多种指标性成分释放度的测定,筛选最佳处方,并进行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渗透泵技术研制的六味地黄渗透泵控释片可以实现以水溶性成分马钱苷和难溶性成分丹皮酚为指标成分同步释放。结论:通过渗透泵处方与工艺的优化,有可能实现中药复方各指标性成分同步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