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椎体前柱压缩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明确、并发症较少,故安全性较高。但经皮椎体成形术亦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只有科学掌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势、相应解剖学、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具体方法、并发症及其预防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2.
妊娠期脑出血是发生在妊娠、分娩期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发病率虽较低 ,但处理较困难 ,死亡率亦高[1 ] 。我科于 2 0 0 0年 3月成功救治 1例分娩期脑出血患者 ,本文针对这一典型病例 ,介绍几点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1 病历介绍患者 ,2 7岁 ,G2 P0 ,孕 39周 ,因“停经 39周 ,下腹阵痛 2h”于 2 0 0 0年 3月 4日收入院。孕期检查均正常。既往体检 ,无高血压、肾炎或出血性疾病。基础BP 1 0 0 70mmHg ,入院时查BP 1 0 5 70mmHg ,双下肢水肿 (- ) ,尿蛋白 (- ) ,宫缩不规律 ,胎位LOA ,胎心 1 38 min ,肛查宫口未开。 2 1 :0 0常…  相似文献   
103.
腔内隔绝术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腔的DSA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针对胸主动脉夹层 (TAD)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VE)中DSA评估假腔的意义。方法  116例TAD在术中经真腔置管延迟DSA和假腔置管DSA观察假腔显影的过程。结果 新发现多裂口 8例 ,肋间动脉起自假腔 7例。经假腔置管评估 5例 ,其中帮助裂口评估 2例 ;导管定位 2例 ;新发现第二裂口 1例 ;经假腔置备用治疗管 2例。所有内漏均经假腔评估决定了处理措施。结论 EVE术中对假腔进行DSA评估可弥补术前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 ,有助于发现多裂口的存在 ,并对预防截瘫、内漏决策、疗效观察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下肢矫形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脑瘫下肢矫形术的特点。方法将50例择期接受脑瘫下肢矫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I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每组25例。TIA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控辅助呼吸;CIIA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及静脉药维持麻醉,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CIIA组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TIA组(P<0.01),术后躁动的发生率高于TIA组(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5.
脊髓损伤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脊髓损伤后果严重 ,轻者丧失劳动能力 ,重者肢体不能活动 ,大小便失禁 ,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虽很多 ,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 ,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本文结合脊髓损伤病理演变的特殊性 ,介绍目前的主要研究进展 ,同时 ,客观地浅析这些进展的成果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脊髓损伤病理特点脊髓的直接损伤不多见 ,主要是脊柱骨折、脱位后造成的间接损伤。脊髓损伤多为某一段脊髓受到挫伤 ,完全断裂的情况很少 ,仅见于严重骨折脱位患者。脊髓损伤后 ,首先…  相似文献   
106.
洪毅  王彦辉  李想  石晶  关骅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24-125
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分析受伤原因及诊治要点。 方法:调查分析于1992/2002在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完成。统计实验期间所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颈椎损伤13例,胸椎损伤9例,胸腰椎损伤12例,腰椎损伤4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2例(颈髓3例,胸髓8例,不详1例);其中无脊髓损伤的颈椎损伤1例。在神经系统损伤的49例中,颈髓14例,胸髓20例,圆锥及(或)马尾神经14例,不详1例;完全性损伤23例,完全性损伤转变为不完全性损伤2例,不完全性损伤23例,不详1例。 结果:5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结果分析。脊髓完全性损伤的23例中,有改善的7例,无明显改善的16例;在不完全性损伤的23例中,有改善的14例,无明显改善的9例。在前路手术治疗中,颈椎7例,胸腰椎3例;后路手术中,颈椎3例,胸椎7例,胸腰椎9例,腰骶椎2例。在手术的31例中,神经功能有改善9例,无明显改善22例;在未手术19例中,神经功能有改善9例,无明显改善8例,不详2例。与汽车有关的交通肇事伤17例。受伤原因中因交通事故、坠落伤和运动损伤较其他原因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功能恢复上,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损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与非手术对脊髓损伤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坠落伤和运动损伤为主,脊髓功能恢复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7.
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癍患者的下肢痉挛,并且于手术前后配合运动疗法。选取研究对象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范围4~33岁;其中传统手术方法15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45例。通过对传统手术方法组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组的比较,以及手术前有无运动疗法的比较,证明了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配合术前术后运动疗法,疗效明显提高,并讨论了术后运动疗法的机理、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1991年~2011年共收治脊髓损伤合并截肢者6例,ASIA分级A级5例,C级1例;右下肢截肢者3例,左下肢截肢者1例,左上肢截肢者1例,右下肢与右上肢截肢者1例,均进行康复评价并确定康复方案。在患者全身情况和残肢关节活动度获得改善后,对截瘫合并下肢截肢者予穿戴假肢和矫形器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合并上肢截肢者予佩戴功能性假肢等康复治疗。经过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训练及佩戴相应的假肢和矫形器,并经过反复训练和强化后观察康复效果。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使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病例平均住院康复时间为126d(58~236d)。5例截瘫患者ASIA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但FIM运动评分显著提高(入院得分为25.83分,出院平均得分为52.17分)(P<0.05)。另1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入院为不完全损伤,经过治疗后感觉评分提高58分,运动评分提高14分,FIM评分中自理活动能力提高9分,转移能力提高14分,运动能力提高5分。结论: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经过佩戴假肢并予综合康复后,患者丧失的部分功能可得到替代,生活自理能力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9.
<正>颈脊髓损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并多见于年轻人[1]。上肢瘫痪对患者的进食、穿衣和会阴部护理等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重建上肢功能是四肢瘫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四肢瘫上肢功能重建按重建机制可分为残余功能强化和代偿性功能重建两大类。笔者拟对近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颈脊髓损伤的上肢功能重建提供参考。1残余功能强化四肢瘫患者的残余功能强化主要基于骨骼肌和神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意外抗体致非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non-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non-ABO HDFN)血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干预结果比较,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送检,陕西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行检测并最终证实的20例非ABO-HDFN病例,鉴定20例母亲血清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中的意外抗体及效价;并按照临床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光疗组、光疗后换血组和光疗后输血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20例非ABO-HDFN涉及到4个血型系统的9种意外抗体。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输血组平均住院天数最高(15.8±6.94天),换血组次之(11.25±2.86天),光疗组最短(8.5±1.89天),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6,P=0.018)。结论 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是提高由意外抗体致非ABO-HDFN重要检测手段,临床应根据检出抗体的特性及患儿的病情轻重来评估其风险,及时对患儿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