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正>颈脊髓损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并多见于年轻人[1]。上肢瘫痪对患者的进食、穿衣和会阴部护理等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重建上肢功能是四肢瘫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四肢瘫上肢功能重建按重建机制可分为残余功能强化和代偿性功能重建两大类。笔者拟对近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颈脊髓损伤的上肢功能重建提供参考。1残余功能强化四肢瘫患者的残余功能强化主要基于骨骼肌和神经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意外抗体致非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non-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non-ABO HDFN)血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干预结果比较,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送检,陕西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行检测并最终证实的20例非ABO-HDFN病例,鉴定20例母亲血清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中的意外抗体及效价;并按照临床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光疗组、光疗后换血组和光疗后输血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20例非ABO-HDFN涉及到4个血型系统的9种意外抗体。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输血组平均住院天数最高(15.8±6.94天),换血组次之(11.25±2.86天),光疗组最短(8.5±1.89天),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6,P=0.018)。结论 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是提高由意外抗体致非ABO-HDFN重要检测手段,临床应根据检出抗体的特性及患儿的病情轻重来评估其风险,及时对患儿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脊髓损伤后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髋关节周围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23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根据X线检查和CT检查分为异位骨化组(A组,121例)和无异位骨化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情况、脊髓损伤到瘫痪肢体开始功能训练的时间、血清钙浓度、痉挛及压疮发生情况,分析与异位骨化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1.8%。A组与B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至瘫痪肢体开始功能训练的时间、血清钙浓度及压疮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中完全性瘫痪者及痉挛性瘫痪者比例较高,与B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患者脊髓损伤主要位于颈段及中胸段,与B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患者脊髓损伤主要为ASIA A级和B级,与B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痉挛性瘫痪改良Ashworth Ⅱ级以上者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统计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及痉挛性瘫痪是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级为ASIA A级和B级者、颈段或中胸段脊髓损伤者及痉挛性瘫痪改良Ashworth Ⅱ级以上者易发生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GE)中远端反流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出现的远端反流采用球囊扩张、远端移植物(SG)封堵和促凝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术中即时反流发现率和术后Ⅱ期反流发现率均为3.45%;术中Ⅰ期治愈率为75%。近、远期病死率为零。结论:应加强远端反流的术中评估,术中未发现远端裂口者不能肯定无均端反流存在。远端裂口隔绝是有效治疗方法,其他如假腔内灌注、外科手术甚至单纯旷置也可酌情采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E)中贯穿导丝牵张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EVE术中将一根260cm导丝贯穿肱动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股动脉、两端露于体外,沿该导丝导入输送器观察,帮助克服TAD时EVE中导入困难、撤除困难等情况。结果:采用贯穿导丝牵张技术4例,其中1例用于主动脉弓扭曲,2例用于输送器无法通过第一SG内部,1例用于输送器退出困难时,均顺利解决了困难,帮助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贯穿导丝牵张技术可避免许多并发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采用ASIA 2000标准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SIA 2000标准部分项目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SIA 2000标准部分项目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比较患者伤后1个月时的神经功能与伤后1年步行能力,判定该标准部分项目对脊髓损伤步行能力预后评估的作用。结果:残损分级相同的情况下,截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好于四肢瘫患者;神经平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伤后1个月时残损分级越高的患者,伤后1年时的步行能力越好;神经平面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伤后1个月时下肢运动评分越高的患者,伤后1年时的步行能力越好。结论:神经平面是影响步行能力预后的因素之一,残损分级相同的截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好于四肢瘫患者。不论是截瘫患者还是四肢瘫患者,残损分级与步行能力预后有相关关系。下肢运动评分与神经平面相结合可以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进行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17.
CPB心内直视手术有时可发生用常规监测而测不出的脑缺血,同时转流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脑氧供需失衡,有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而γSO_2监测仪可连续提供脑的氧供与氧耗平衡的指标,以下就γSO_2监测在CPB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 30例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其中CVR 11例,ASD 8例,VSD 7例,F_4 4例,年龄在3~52岁,体重14~72 kg,所有病例均采用国产鼓泡式氧合器,中度血液稀释,Hb不低于70g/L,监测使用美国INVOS 3100型脑氧饱和度仪。在麻醉前、转机前、降温时、最低温、阻断循环中、复温时、停机后7个时点观察NKI~°、SPO_2、γSO_2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这些参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变化与γSO_2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初步调查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可摘局部义齿的戴用和基牙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为老年患者提供基牙健康维护建议,提高基牙(余留牙)的存留率。方法 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静安区34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可摘局部义齿肯氏Ⅲ类基牙的龋均明显低于肯氏Ⅰ类、Ⅱ类和Ⅳ类( P<0.05)。有饭后漱口和清洗义齿习惯的老年患者,其基牙患龋率、软垢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显著低于没有饭后清洁习惯的老年患者。有夜间佩戴义齿习惯的老年患者,基牙牙周方面的损害较夜间取下义齿的老年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摘局部义齿戴用时间超过3年以上更易影响基牙健康( P<0.05)。结论 在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指导老年患者掌握正确的可摘局部义齿使用方法和口腔清洁方式,养成定期复查习惯,提高基牙(余留牙)的留存率。  相似文献   
119.
背景:目前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主要依赖于动物损伤模型,每种脊髓损伤模型都有其适应范围及不足之处。 目的:设计并制造实验用大鼠脊髓腹侧损伤撞击器,并在大鼠脊髓损伤实验中验证仪器的使用效果。 方法:设计脊髓腹侧损伤撞击器的图纸,并按图纸组装成成品;应用该仪器制作SD大鼠脊髓腹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中度损伤组用23 V电压的打击力量,重度损伤组用25 V电压打击力量,对照组在安装撞击钩后,不实施打击。 结果与结论:重度损伤组BBB评分明显低于中度损伤组(P < 0.001)。BBB评分与脊髓残留组织呈线性相关(P < 0.001),     23 V电压力量30%的脊髓变形率可以制作中度脊髓损伤模型,25 V电压力量61%的脊髓变形率可以制作重度脊髓损伤模型。证实实验设计的脊髓腹侧损伤仪器能够制作大鼠脊髓腹侧中、重度损伤模型,损伤力量大小方便可控,脊髓形变可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检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细胞中自噬体的表达,探讨细胞自噬作用在心肌慢性缺氧适应中的意义.方法 人选行手术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例,其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例.取手术中切除的右室流出道心肌组织作为标本,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体特异性标志物LC3一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紫绀组患儿术前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非紫绀组(P<0.01):紫绀组患儿心肌细线粒体数量增多、排列紊乱,内质网肿胀,可见典型自噬体形成;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组患儿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细胞自噬作用增强,可能参与慢性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