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肝癌肝叶切除术中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期间12例择期进行肝癌肝叶切除术并术中采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患者,术中观察记录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体温、血气分析结果及各种液体及血制品输入量。结果:12例手术患者成功地实施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手术时间(126±33)min。术中液体出入量为:输液总量(2050±443)ml,其中输血量(125±185)ml,醋酸盐林格氏液(1142±643)ml,聚明胶肽(533±285)ml,尿量(648±268)ml。切肝开始CVP(2.7±1.4)mmHg,术毕CVP(6.1±1.2)mmHg。所有患者安全送返病房。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能安全应用于肝癌肝叶切除术,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各项指标,加强液体管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时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SMA1h;异丙酚组(P组)阻断SMA前3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于再灌注3h处死大鼠,取回肠末端组织,电镜及TUNEL法观察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测定肠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神经酰胺(CER)含量,RT-PCR法测定肠粘膜鞘磷脂酶(SMase)mRNA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肠粘膜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ER含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SMasemRNA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P组MDA含量、CER含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SMasemRNA表达降低,S01)活性升高(P〈0.05或O.01)。I/R组肠粘膜SOD活性与CER含量呈负相关(r=-0.775,P〈0.01),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CER含量呈正相关(r=0.852,P〈0.01);P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CER含量呈正相关(r=0.782,P〈0.01)。结论异丙酚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下调SMasemRNA表达、减少CER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四逆汤诱导的心肌延迟预适应对心缺血再灌注(MI/R)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缺血再灌注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四逆汤预处理灌胃(5g/kg·d)连续3天,末次灌药24小时后缺血1h,再灌1h。以大鼠左心功能为评价指标,通过RTPCR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上调HSP70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结论:四逆汤预处理对MI/R后心功能的损害具有延迟保护效应,其机制与四逆汤诱导HSP70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的一氧化氮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颖  吴伟康  赵明奇  刘克玄 《中成药》2005,27(2):187-190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mL·kg·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eNOS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明显减少,SOD的活性升高,MDA的生成减少,NO含量显著增加伴随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eNOS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行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术后,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仅暴露腹腔;肠缺血再灌注组(Ⅱ/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h;迷走神经刺激+肠缺血再灌注组(VNS组):在夹闭SMA前及再灌注开始时分别以5V、2ms和1Hz强度的电能持续刺激左颈部迷走神经远端20min;颈动咏插管以监测平均动咏压(MAP)。再灌注2h时处死大鼠,进行肝组织病变程度评价,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以及血浆TNF-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Ⅱ/R组再灌注期MAP下降,血浆TNF-α及肝组织TNF-α、NF-κB水平升高,肝组织病变程度加重(P〈0.05或0.01);电刺激迷走神经可减弱上述改变。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一氧化氮(NO)、内皮素及氧自由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作假手术处理)、单纯手术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3h)、丙泊酚低剂量组(50mg/kg)及高剂量组(100mg/kg)。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并计算肺通透性指数,检测肺组织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1)单纯手术组光镜下肺损伤明显,肺含水率及通透性指数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丙泊酚组肺含水率及通透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或0.01),但低剂量组肺通透性指数高于高剂量组(P<0.05)。(2)MDA含量单纯手术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SOD活性则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丙泊酚组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均升高,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其SOD活性仍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或0.05);两个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单纯手术组NO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ET-1的增加不显著(P>0.05),其NO/ET-1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手术组比较,丙泊酚组NO含量显著减少(P<0.05),ET-1无明显变化,但NO/ET-1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接近于单纯手术组。结论丙泊酚  相似文献   
107.
血栓弹性图评价肾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血栓弹性图(TEG)评价肾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况,并探讨术前血液透析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行肾移植术病人,按术前最后一次血液透析距手术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16例),小于6h,B组(12例):6-24h,C组(10例),超过24h。三组均于术前,称植肾动静脉开放后1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检测TEG(r,k,α角,MA及CI)。结果:A组术前TEG参数中r,k值均小于正常值,α角,MA及CI值均明显增高,B组术前TEG参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C组术前r值的平均值为6.89min,超过了正常上限值,其MA平均值为57.21mm,低于正常下限值,与C组术前r值的平均值为6.89min,超过了正常上限值,其MA平均值为57.21mm,低于正常下限值;与C组相比,A组术前r值显著降低,α角,MA及CI值均升高(P<0.05)。B,C两组动静脉开放10min后的TEG参数与术前值相比,均表现为r值缩短,MA与CI增加(P<0.05),三组术毕TEG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EG提示血透后的6h内血液呈高凝状态,24h后有纤溶的倾向。移植肾动静脉开放后血液亦呈高凝状态,有潜在的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氯丙嗪复合氯胺酮用于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清醒状况,探讨一种理想的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科手术的婴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n=21)于手术切皮前 30 min 肌注氯丙嗪 1 mg/kg;B组(n=19)于手术切皮前 2 min 静脉注射丙泊酚 1 mg/kg,然后以2~4 mg/(kg·h)持续微量泵静注,术毕前 10 min 停用.术中酌情静脉加用小剂量氨胺酮.监测HR,MAP,RR及SpO2的变化,并记录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后清醒情况及清醒时间.结果 A组患儿MAP在手术开始后的第5分钟明显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在手术开始后的第5,10分钟,B组MAP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中HR,RR,SpO2与基础值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术中A组7例(19.0%)、B组3例(5.3%)需吸痰处理(P<0.05).B组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清醒时间亦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与氯丙嗪复合氯胺酮相比,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能更好地保持呼吸循环的稳定,且术后患儿易于清醒,是一种理想的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曲马多在硬膜外吗啡自控镇痛中平衡应用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曲马多单独作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维持药 ,是否可行 ,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吗啡作为对照 ,探讨剖宫产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吗啡PCEA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年龄 2 4~ 32岁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病人 15 0例 ,分为A、B、C三组 ,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86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在患侧宫角和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垂体后叶素)4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1.24±22.58)min和(67.02±25.1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16±26.10)ml和(68.23±28.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76%和1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降低复发率的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价廉、方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