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以腰椎前凸角(LL)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IP)为基础对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7月至8月对223名志愿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位X线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1名,女性56名,男性55名.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值,包括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指数(PI)、各椎体间终板夹角、脊柱骶骨角(SSA)、矢状面垂轴(SVA)、IP.根据LL、IP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Ⅰ型:LL>-40.,IP为L2~3以下;Ⅱ型:-60.≤LL≤-40.,IP为L1~2或T12 ~L1;Ⅲ型:LL<-60.,IP为T11~12以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Ⅰ~Ⅲ型组间各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 经测量LL为-49.±10.,TK为36.±7.,TLK为6.±7.,PT为11.±7.,SS为34.±8.,PI为45.±9°,SSA为127.±9.,SVA为(-2.7±22.8)mm.仅LL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与TK、PI、SS、SSA呈负相关(r=-0.387、-0.536、-0.858、-0.801,P<0.05),与TLK、SVA、PT呈正相关(r=0.319、0.296、0.262,P<0.05).入选志愿者均可纳入分型:Ⅰ型19例,Ⅱ型75例,Ⅲ型17例.各型间LL、TK、TLK、PT、SS、PI、SSA、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559、7.431、14.099、4.217、53.856、6.252、35.995、8.62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示LL、SS、SSA、PI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是脊柱矢状面平衡的核心参数,以腰椎前凸角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为基础可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较好反映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差异及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临床开展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提供影像解剖学指导。方法对390侧肾动脉CT成像(CTA)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肾动脉一级和二级分支处与肾门上下缘连线(A线)的关系,观察副肾动脉及支配情况。结果390侧肾动脉CTA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肾动脉第一级分支处在A线之内者为122例,占31.28%(122/390),在A线外侧者268例,占68.72%(268/390)。二级分支处在A线之外者187例,占47.95%(187/390)。副肾动脉共出现120侧128支,占30.77%(120/390),其中支配肾上极的副肾动脉共95支,占74.22%(95/128),支配肾下极者33支,占25.78%(33/128)。结论①肾动脉是呈节段性分布的,肾段动脉与肾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为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提供了安全保障;②副肾动脉出现机率较高,大部分支配肾上极,术中需注意保护副肾动脉,避免不必要的肾单位损伤;③CTA能够提供肾段动脉和副肾动脉的分布特点和个体变异情况,是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前手术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1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穿孔前后CT影像特征。并将14例患者中穿孔后积极手术干预的12例患者分为2组:术后继续抗肿瘤治疗组和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1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男性9例(64.3%)、年龄≥60岁10例(71.4%)、左半结肠癌10例(71.4%)、RAS/BRAF突变型10例(71.4%)、一线治疗11例(78.6%)、肠梗阻同时合并消化道穿孔8例(57.1%);14例晚期结直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中有10例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穿孔,其中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7例,治疗有效8例。穿孔术后继续抗肿瘤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穿孔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临床特征包括老年、男性、左半、RAS/BRAF突变、肠梗阻、影像学显示局部分期T4a~T4b、憩室等。另外,晚期肠癌治疗中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有效时也需高度警惕消化道穿孔风险。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积极手术干预后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1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Bev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54例进行分析。Bev 5 mg/kg静脉输注每2周1次或7.5 mg/kg静脉输注每3周1次,联合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或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进行治疗。按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每6周评价1次。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NCI-CTC)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54例中男26例,女28例;中位年龄50(24~73)岁。初治22例,21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33.3%(7/21),疾病控制率(DCR)为100%(21/21);中位疾病无进展(PFS)时间11.3个月,总生存时间(OS)20.9个月。全部54例中,部分缓解(PR)12例(23.5%),稳定(SD)32例(62.7%),进展(PD)7例(13.5%),3例无法评价疗效;中位PFS 8.4个月,中位OS 15.5个月。主要3~4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9例(16.7%),粒细胞减少13例(24.1%),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例(1.9%);3度恶心、呕吐2例(3.8%),3度腹泻3例(5.7%)。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2例(3.8%),血压升高1例,鼻衄2例,痔疮出血2例,但均为1~2度。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对于初治患者疗效较好,且未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90例,男37例,女52例,平均年龄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术后10°-90°,平均41.6°,改善率为65%。C 7铅垂线距S 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矫正率为73%。术中失血量为1200-6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089 mL。手术时间为212-470 min,平均326 min。术后随访20-35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根据细胞生物力学特点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双侧钉棒联合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治疗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充分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特点。术中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对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对后凸畸形矫正和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恢复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工髓核置换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以及重建椎间稳定和微动功能的最佳方法之一,理想的人工髓核材料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目的:简要回顾国内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尝试的不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人工髓核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对预制型和原位聚合型两种人工髓核基本特性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0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万方数据库(http://www. wanfangdata.com.cn)、书籍《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腰椎间盘退变治疗方法、髓核置换材料选择及置入方法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nucleus replacement,biocompatibility,disc degenerative”,中文检索词为“髓核置换,生物相容性,间盘退变”。检索文献量总计90篇,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的36篇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目前髓核置换假体可以分为两种:预制型和原位聚合型。预制型假体与生理髓核组织的生物力学更相近,但是报道有不同并发症。原位聚合材料由不同的单体在置入后聚合、硬化形成弹性体,这就使手术创伤降到最小,减少内植物移位的风险,但是这些材料仍在初步评估节段。提示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之一,不同材料的人工髓核目前正处于不同研制阶段中,并且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早期研究成果,人工髓核置换作为常规手术的补充和改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椎旁肌组织单体的放射性核素衍射和肌短缩蛋白的生化特性分析法研究KingⅡ~Ⅲ型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纤维组织结构畸形变的程度以及形变机制。方法12例KingⅡ~Ⅲ型脊柱侧凸患者,男3例,女9例:年龄13岁~15岁:畸形顶点的凸侧和凹侧椎旁肌标本离体后立即被固定在其在体内的延展状态(长度)。将标本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标本采用不同投照时间放射性同位素衍射成像观察,另一组标本采用OPHCKa法测定磷含量,和双次放射线折光法观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常规标本烘干,固定,胸椎脊柱的楔形截骨和椎体截骨或髓核挖出术中通过开放的路径获得的标本,每个凸侧和凹侧顶点各3个节段,每个节段3~4个标本,每一个标本获得连贯性的6块切片,12例患者,共972张切片。结果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衍射法观察在11份椎旁肌标本显示出肌初原纤维结构的稀疏PMYa衍射区,只在其中的一份标本中没有观察到初纤维结构成像区:大角度放射性观察,能够区分不同放射制剂的折光力强度的不同,以及它们在多肽键上的定位特点。由于酶的缺乏,而表现出不同强度放射制剂折光范围的增宽(在角度范围内),椎旁肌脱水模式实验显示,其中一束分散射线的反射长度为9.8A。受损的椎旁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氮化肌球蛋白的活性明显下降,凸侧和凹侧椎旁肌的三磷酸腺苷一氮化受抑制现象存在明显差别。凸侧的三磷酸腺苷一氮化的活性较凹侧低25%~30%。结论成对取材的凸凹侧椎旁肌标本中没有系统性的差别,而是受到脊柱畸形的牵拉或压迫的影响而改变的特征,短缩越明显的肌肉组织,它的定向力障碍角的特征越明显,说明脊柱侧凸疾病导致患者椎旁肌发生深度的营养不良性改变,并整个过程伴随蛋白质的化学活性的破坏。这些病理变化提示脊柱侧凸疾病能够引起椎旁肌继发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间盘结构病理变化特点与病因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13~15岁的KingⅡ,Ⅲ型脊柱侧凸患者22例.男3例。女19例。主弯和代偿弯的间盘214个标本,制作成1750份主弯和代偿弯顶点的超薄组织切片,采用光镜和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法进行组织观察。结果光镜下,患儿的正常间盘组织少。主弯项点凸侧间盘中没有发现绝对清晰的二次病理改变。所有患者的标本显示结缔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特点,其中部分变化存在着共性特点。电镜下,脊柱侧凸患儿代偿弯间盘结构改变与正常儿童间盘组织结构差别甚少。纤维环中的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呈多样性,主要在间质带中分布。细胞变薄,呈被拉长状态,细胞的染色质部分呈致密样改变的肉芽肿,核内的物质呈浓缩状态,靠近核内膜。胞浆发育较弱。结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由于脊柱原基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胚胎软骨细胞形成自己结构特点时受损,出现临床间盘发育滞后期。也证实了,KingⅡ型和Ⅲ型脊柱侧凸患者顶点间盘(闭合软骨盘,髓核和纤维环)组织结构存在着具有继发破坏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沈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方法:对东陵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生活饮用水164份,其中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96.34% ,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3.29%,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100% ,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为62.80% ,消毒指标均不合格.结论:当前影响东陵区农村水质卫生的主要因素,为消毒指标和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低,其中以游离余氯和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为主.应该加强对饮用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强对自备井水源的防护与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11月,因"发热2 d,头痛、呕吐1 d"于2017-05-28入院。既往于2017-04-20因"浮肿、尿少5 d"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肾病综合征",予口服激素6片[2 mg/(kg·d),21/4~19/5]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经激素治疗约2周后,尿蛋白开始逐渐转阴,尿量增加,每天约1 000 ml[3.0 ml/(kg·h)],无泡沫尿及肉眼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