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出血时间二种测定法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比较观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214041)姚百进,尤伟明,王亚萍出血时间(BT)测定,国内大多采用Duke法,我们应用标准出血时间测定器和Duke法同时测定出血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一、受试者选择血小板数在60×...  相似文献   
12.
13.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0岁。1 998年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应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2 0 0 3年 7月 2 6日因双下肢酸痛 1个月 ,发热 2 0天入院。 2 0天前出现发热 ,热前有畏寒、寒颤 ,最高体温达 40 .0℃ ,在当地医院给予复达欣等治疗后 ,效果不佳 ,转入我院。入院体检 :体温 3 7.3℃ ,P 81次 /分 ,BP 1 1 5 /70mmHg,贫血貌 ,腹软 ,无压痛 ,心律齐 ,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酸 ,无水肿。血常规 :红细胞 2 .48× 1 0 12 /L ,血红蛋白 69g/L ,白细胞 3 .5× 1 0 9/L ,血小板 43 1× 1 0 9/L,中性杆状及分叶核粒细胞 0 .75 ,淋巴细胞 0 .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方法 应用支原体定量鉴定和药敏综合试剂盒,对410例NGU病人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人形支原体定量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七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410例NGU病人,15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38.3%。其中女性阳性率61.4%,男性阳性率28.4%,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混合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8.3%、6.4%、15.3%。157株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原始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59.9%、80.9%、40.8%、13.4%、15.9%、14.0%、72.0%,耐药率分别为14.0%、6.4%、45.2%、503%、36.9%、52.9%、7.6%。结论 支原体感染占NGU病人较高比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其中解脲脲原体仍是主要病原体。本地区支原体性NGU病人的治疗,红霉素、四环素已经不能作为主要药物,应该结合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 ,它给予患者是正常人所拥有的血液或各种血液成份。然而 ,不加选择的输血亦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输血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和延伸 ,现代输血的含义已不仅仅是输注全血。 1999年 1月~ 1999年 12月 ,本院对住院的肾衰病人进行了 147次不同血液成份的输用 ,笔者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并分组比较分析 ,在此作简要阐述。1 临床资料输血的肾衰病人共 2 7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0~ 59岁 ,原发性疾病分别为 :慢性肾小球肾炎 19例 ,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肾盂肾炎各 2例 ,痛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高靶向性基因转移及表达系统,并研究其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重组技术分别构建antiTfR ScFvGAL4融合蛋白表达载体ScFvGAL4pET28a及含AFP启动子、GAL4特异性识别序列(GAL4rec)的HSVtk真核表达载体pEBAF/tkGAL4rec。IPTG诱导后,利用受体介导内吞作用介导pEBAF/tkGAL4rec质粒转染表面均高表达TfR的人肿瘤细胞株HepG2,SMMC7721及A549。潮霉素筛选后,MTT法检测GCV对它们的杀伤作用。结果:双酶切鉴定、SDSPAGE电泳及测序分别证明antiTfR ScFvGAL4融合蛋白及重组pEBAF/tkGAL4rec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体外杀伤实验中,高分泌AFP(845 ng/ml) 的HepG2/tk细胞对GCV很敏感,且抑制率与GCV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而低分泌AFP(2 ng/ml)的SMMC7721/tk细胞对GCV低度敏感;不分泌AFP 的A549/tk细胞则不敏感。结论:双靶向组织特异性HSVtk/GCV抗瘤系统构建成功,并显示出很好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7.
潘宇红  黄璇  丁羚涛  陈江  龚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510-2511,2513
目的检测严重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30%的患者64例,按烧伤面积将严重烧伤患者分为2组:Ⅰ组39例(TBSA 30%~50%),Ⅱ组25例(TBSA〉50%);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烧伤患者伤后1、3、7和21d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的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1)。(2)烧伤Ⅱ组IL-6水平在伤后7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Ⅰ组(P〈0.01)。(3)烧伤II组IL-4、G-CSF水平在伤后3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10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伤Ⅰ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并且不同烧伤面积的烧伤患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监测严重烧伤患者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感染情况,降低Hp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血浆Hp-Ig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Hp感染例数120例,感染率为64.9%,其中以30~39、40~49岁年龄段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2%和81.0%,高于其他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出血程度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8.2%和84.3%,显著高于轻度出血Hp感染率42.7%(x2=20.259,P<0.01;x2=15.774,P<0.01);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 、64.5%和79.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均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感染率在年龄、出血程度、病因方面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黄醛结合蛋白(RBP4)基因、叉头框因子-1(FOX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384例T2DM患者和384例健康者RBP4、FOXO1共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 T2DM组RBP4-803,G>A;+5169,C>T;+6969,G>C 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各位点均未发现与T2DM有关的基因型.单倍体表型分析也未发现与T2DM有关的单倍型.FOXO1的7个SNP位点检测结果显示,rs7324943 G/T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宰在T2DM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44).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40岁和非高血压的人群中,GT基因型患T2DM的风险较GG纯合子高[比值比(OR)分别为1.47,1.80].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较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高(OR分别为1.42,1.79).两组间rs17592236 C/T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χ~2=0.39,P=0.4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层分析发现,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CT与TT基因型患T2DM风险较CC纯合子高(OR分别为6.33,10.15),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风险较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高(OR=7.11).单倍体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CT可使T2DM患病风险下降约28%.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RBP4-803,G>A;+5169,C>T;+6969,G>C的3个SNP位点与T2DM发病风险无关.FOXO1的rs7324943 G/T、rs17592236 C/T和单倍型CT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发病风险有关,但其作用机制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所致肾性骨病骨保护素的关系仍不清楚.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患者骨密度、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的变化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患者分为5组:单纯糖尿病组、肾脏轻,中,重度损伤组、肾衰竭组.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尿素氮及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L_(2~4)的骨密度.观察受试者骨密度、骨保护素水平及其与各指标的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肾脏轻,中,重度损伤组、肾衰竭组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P<0.01,P<0.001).总体来说,肾功能越差,骨保护素水平越高,骨密度越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保护素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497,P<0.01),与糖尿病病程(r=0.566,P<0.01)、血清肌酐水平(r=0.772,P<0.01)、尿素氮水平(r=0.708,P<0.01)、磷水平(r=0.329,P<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r=0.702,P<0.01)呈正相关,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r=-0.505,P<0.01).提示糖尿病肾病过程中随肾脏功能的恶化,骨保护素水平升高,骨密度降低,骨保护素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糖尿病病程、血清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磷水平、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