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评价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小鼠胰腺星状细胞(mPSC)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的沉默效应,并观察其对mPSC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galectin-1基因特异性RNAi靶序列,构建到慢病毒PLKO.1-PURO载体中。从慢病毒包装转染的293T细胞,获得病毒上清感染的mPSC;采用嘌呤霉素(2μg/μL)筛选出慢病毒感染成功的mPSC。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PSC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PSC的增值能力。结果:PCR扩增和测序表明成功构建galectin-1慢病毒干扰载体,可以有效沉默mPSC中galectin-1基因的表达。构建的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mPSC后galectin-1 mRNA表达量同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9.4±4.8)%、(6.2±4.3)%、(27.6±5.7)%,galectin-1蛋白表达量同对照组比较分别为(25.9±3.6)%、(10.8±4.1)%、(30.2±3.2)%。稳定的galectin-1沉默mPSC在第4天细胞增殖能力下降(22.9±2.7)%(P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产生的纳米级小囊泡。它们广泛分布在生物体血液、尿液、胸腹腔积液等几乎所有体液中。作为细胞间通讯和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外泌体可以通过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膜受体、蛋白质、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和微小RNA(micro RNA,miRNA)的转移直接刺激靶细胞,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从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称为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除了具备外泌体的一般特征外更有其特殊性。研究TEX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将开辟全新的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但是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肿瘤周围血管受累,因而被判定为交界性可切除或者不可切除[1].随着外科技术手段、系统治疗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PD的手术安全性已显著提高[2],当肿瘤累及门静脉(portal vein...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人胰腺星状细胞的两种新分离方法?方法:通过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静止态的人正常胰腺星状细胞的分离,分离获得的细胞在含10%FBS的DMEM/F12继续培养?通过组织块外植法获得激活态的人肿瘤相关胰腺星状细胞(CaPSCs),分离获得的细胞在含20%FBS的DMEM/F12继续培养?结果:通过方法改良,1 g人正常胰腺组织能够获得(0.5~5.0)×106个星状细胞,细胞活率约为90%?使用新的组织块外植法后,组织块不易掉落,细胞爬出时间显著缩短,约5~10 d即可获得CaPSCs?所有细胞贴壁良好,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4 h?正常胰腺星状细胞(normal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NPSCs)培养早期形态符合典型静止态星状细胞特征,细胞为多边形或圆形,内含丰富脂滴,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20 nm激发波长下的蓝绿色自发荧光?NPSCs培养晚期和CaPSCs呈多触角状,胞内无脂滴,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静止态细胞?激活态的细胞均表达α-SMA?Desmin?vimentin?GFAP等胰腺星状细胞特征性标记?结论:新的原代培养方法能够满足静止态和激活态两种状态胰腺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同时能够增加细胞得率?缩短分离培养时间,所获得细胞的活性和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为胰腺星状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癌和胰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远端胆管癌或胰头癌的1 005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其中远端胆管癌组112例, 男性71例, 女性 41例, 年龄为[M(IQR)]65(15)岁(范围:40~87岁);胰头癌组893例, 男性534例, 女性359例, 年龄为64(13)岁(范围:16~91岁)。通过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或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 按1∶1匹配后, 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与胰头癌组相比, 远端胆管癌组手术时间短[240.0(134.0)min比261.0(97.0)min;Z=2.712, P=0.007], 联合静脉切除比例低[4.5%(5/112)比19.4%(173/893);χ2=15.177, P<0.01], 肿瘤最大径小[2.0(1.0)cm比3.0(1.5)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施行的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行再手术切除的20例病人临床资料(再手术切除组),选取同期胰腺癌术后发现局部复发且复发时间≥9个月后未行手术治疗的2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再手术切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再手术切除组再手术方式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3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2例,胰体尾切除术(DP)9例,复发灶局部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为210.0(78.0)min(100.0~320.0 min),术中出血量200(188)mL(50~600 mL),术中输血率5.0%(1/20)。术后住院时间为12.5(9.5)d(7.0~49.0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再次手术后行辅助化疗。再手术切除组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复发肿瘤直径为2.6(1.1)cm(1.3~6.0 cm);T分期:T1期 2例,T2期8例,T3期3例,T4期7例;N分期:N0期14例,N1期6例;肿瘤分化程度:中分化7例,低分化13例;环周切缘评估:R0切除9例,R1切除11例。术后生存:再手术切除组末次随访8例死亡,12例存活,首次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52.2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1.9个月。对照组20例病人末次随访18例死亡,2例存活,首次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21.9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0.5个月;再手术切除组首次术后总体生存时间(χ2=20.84,P<0.0001)和复发后生存时间(χ2=6.23,P=0.01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后再手术切除安全、有效,对术后9个月及以上的局部复发病例行再手术切除可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胰腺星状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7(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7,CCL7)表达情况及其对胰腺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外植法获得人肿瘤相关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于常氧(20% O2)、缺氧(1% O2)下培养,并通过人趋化因子抗体芯片技术分析其上清液中多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通过加入不同浓度外源性人重组蛋白CCL7(0、1、10/100 ng/mL)研究趋化因子CCL7与胰腺癌细胞侵袭之间的浓度依赖关系;使用慢病毒转染、Transwell等技术着重分析缺氧PSCs过表达的CCL7促胰腺癌侵袭的作用。结果:相较于常氧培养PSCs,缺氧培养PSCs的条件培养基可显著增强胰腺癌侵袭能力(P<0.05);缺氧培养下PSCs上清液中CCL7相较于常氧培养显著高表达(fold change=2.38);外源性重组CCL7蛋白(0、1、10/100 ng/mL)可显著增加胰腺癌细胞(Miapaca-2、Colo357)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CCL7受体(CCR1、CCR2、CCR3、CCR5)表达,显示胰腺癌细胞(Miapaca-2、Colo357)仅有CCR5高表达。Western blot印迹显示,缺氧诱导PSCs高表达CCL7并促胰腺癌侵袭的过程中存在EMT改变,即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N-cadherin表达上升。结论:缺氧可诱导PSCs高表达CCL7,并通过CCL7/CCR5轴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胰腺癌上皮间质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因越来越高的检出率 以及恶变潜能,近年来成为胰腺外科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外科切除指征也争议不断,从最开始较为激进的 治疗策略到更加趋于精准和保守。随着对胰腺IPMN发病机制和自然病程的了解不断深入,在规避IPMN恶 变风险和避免非必要手术创伤之间有望实现精准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糖基化基因集在TCGA-GTEx联合公共数据库中挖掘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利用本中心的组织样本和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到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相关的糖基化基因B4GALT5,使用本中心有临床与预后信息的组织样本进行验证。构建B4GALT5干扰和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系,通过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B4GALT5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果:胰腺癌组织中B4GALT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且B4GALT5的表达量增高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和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与CD4+T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B4GALT5在胰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运动、浸润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结论:糖基化基因B4GALT5有促进胰腺癌恶性进展的作用,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预测胰腺癌发生风险与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