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特异性激活物亚油酸对HepG2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和在该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亚油酸为诱导因素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四个含PAI-1启动子序列从-804~+17间不同长度片段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体外瞬时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油酸组能使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亚油酸诱导可使PAI-1转录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转染质粒PAI-pGL3-A(-804/+17)相比较,当转染质粒含有PAI-pGL3-B(-636/+17)、PAI-pGL3-C(-449/+17)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共转染PPARα表达质粒(PPARα-pSG5)的细胞在亚油酸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亚油酸可以增加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其蛋白活性,调节PAI-1的基因转录,PPARα参与亚油酸对PAI-1基因的表达调控;在PAI-1启动子-804~-636、-449~-276区域内存在亚油酸作用的调控PAI-1基因表达的序列.  相似文献   
12.
罗文艳  刘永学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4):279-282,28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目前单纯的PPARγ激动剂类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而PPARα/γ双重激动剂能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能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这类化合物正在临床试验并计划用于治疗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具有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就PPAR受体双重/泛激动剂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吡格列酮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表达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射人工尿酸钠晶体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注射48h后取关节滑膜,以RT—PCR法检测吡格列酮(20mg·kg^-1·d^-1)口服给药对滑膜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IRα)、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相当于人的白介素8)、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作用。结果: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TNF—α、CINC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81.7%、90.9%、65.3%;IL-4表达高于对照组,增加率为340.0%;IFN-1/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为92.6%。2组IL-1β和IL-IRa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与抑制TNF—α和CINC的表达。并促使Th1/Th2平衡向Th2为优势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吡格列酮的抗炎机制,观察其对炎症组织细胞中免疫及炎性调节因子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痛风防治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腔一次性注射尿酸钠(MSU)晶体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腹腔一次性注射MSU诱导急性腹膜炎模型。MSU注射诱发模型前3d,大鼠灌胃口服吡格列酮(20mg.kg-1.d-1),连续给药5d;模型诱发当天,在吡格列酮给药后2h注射MSU。以RT-PCR检测关节炎诱发后48h滑膜组织中和腹膜炎诱发后4,8,24,48及72h腹腔巨噬细胞S100A8和S100A9的mRNA的表达以及吡格列酮给药的影响。结果S100A8和S100A9的mRNA在正常大鼠滑膜中仅有微量表达(0.01±0.01,0.20±0.07),但在诱发关节炎后48h,滑膜组织中呈现高表达(1.21±0.20,1.44±0.20),吡格列酮则显著抑制其高表达(0.26±0.14,0.25±0.16)。S100A8和S100A9的mRNA在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未见表达,但在诱发腹膜炎后4,8,24,48和72h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均有较高表达。吡格列酮仅在48和72h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S100A8mRNA:1.17±0.38vs0.03±0.02和0.70±0.20vs0.02±0.01;S100A9mRNA:0.90±0.31vs0.10±0.01和0.77±0.10vs0.02±0.01)。结论吡格列酮具有抑制S100A8和S100A9的mRNA表达的作用,很可能与其对痛风炎症的防治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骨骼肌源性抑瘤物的体外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骨骼肌细胞条件培养液(MCM)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分析骨骼肌源性抑瘤物的理化特性及抑瘤机理。方法 用噻唑蓝分析法(MTT法)分析新生大鼠MCM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体外抑瘤作用。用超滤分离、热灭活处理、胰酶消化、凋亡分析及形态学观察分析骨骼肌源性抑瘤物的理化特性及抑瘤机理。结果 MCM与哺乳动物源性肿瘤细胞(小鼠骨髓瘤SP2/0及Wistar大鼠癌内瘤Salker256)、人源性白血病细胞(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及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60)、实体瘤细胞(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以及不同转移潜能肺癌细胞(人肺癌低转移株PLA801-C及人肺癌高转移株PLA801-D)共同培养后,肿瘤细胞的增殖显著下降(P<0.01-0.05),且肿瘤细胞增殖呈不同程度MCM浓度依赖性。MCM与正常细胞(兔关节骺板细胞RGP-2)共同培养后,细胞增殖无下降。同一来源肺癌细胞,在MCM稀释至原液的6.25%时,仍见高转移株增殖显著受抑(P<0.01-0.05),而在MCM稀释至原液的25%时,低转移株增殖即无显著受抑。MCM的抑瘤活性存在于分子量10000以下超滤组分,热灭活后活性消失,胰蛋白酶消化后活性人存在。MCM不引起K562细胞凋亡,而导致肿瘤细胞膜变粗糙,出现空泡,甚至胞膜消失。结论 新生大鼠骨骼肌细胞可产生特异性抑制人及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增殖的抑瘤物,其分子量≤10000,对热不稳定而对胰蛋白酶稳定,其抑瘤活性系通过直接损伤瘤细胞膜而非导致瘤细胞凋亡实现的。这种骨骼肌源性抑瘤物可能是临床上骨骼肌转移瘤罕见性现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四物汤对辐射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3.5Gy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探讨四物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外周血象观察、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四物汤及其拆方诱导NIH3T3细胞上清对G-CSF依赖细胞株NFS-60增殖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四物汤的作用机制。结果:四物汤显著升高3.5Gyγ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促进其造血祖细胞CFU-GM、CFU-meg、CFU-mix集落的增殖;四物汤诱导的NIH3T3细胞上清能显著促进G-CSF依赖细胞株NFS-60细胞的增殖。结论:四物汤对辐射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机制与刺激NIH3T3细胞产生类G-CSF作用或与G-CSF产生协同作用而促进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滑膜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RT-PCR法检测两组剂量为4、20 mg/(kg*d)的吡格列酮对大鼠出现CIA后14 d滑膜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及IL-4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TNF-α和IFNγ明显降低,IL-4表达明显增高,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IL-1β无明显差别.结论 吡格列酮对CIA的抗炎作用与抑制TNF-α和IFN-γ,促使Th1/Th2平衡向Th2的优势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卵白蛋白 (ovalbumin,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豚鼠模型,观察其临床症状、病理学和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实验豚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经腹腔注射0.8 ml的 OVA混悬液进行全身致敏,并经双侧鼻腔按每侧20 μl的OVA生理盐水溶液 (60 mg/ml)滴鼻进行局部致敏,致敏期限为21 d;间隔1周后,以OVA生理盐水溶液 (60 mg/ml)滴鼻激发,每天1次,连续7 d,而后改为两天1次,连续14 d,剂量均为50 μl/kg。正常组动物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悬液或OVA生理盐水溶液,用法用量与模型组相同。激发阶段,动态观察各组豚鼠喷嚏、抓鼻、眼泪、鼻涕及呼吸困难症状变化;激发期结束,动物取血制备血清用于IgE含量检测,剥取鼻黏膜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组胺含量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出现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数增加并伴有严重抓鼻现象,血清IgE及鼻黏膜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1);鼻黏膜组织出现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上皮脱落等典型的炎性病理变化。结论: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可较好模拟人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征,该模型是研究变应性鼻炎机制及治疗药物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自行设计合成系列化合物,着重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首先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再对重点化合物进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MTT结果显示,化合物H6和H99均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相应的HDAC活性检测表明,二者亦具有肯定的HDAC抑制效应。结论化合物H6和H99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瘤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药消白汤与消白酊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癜风是以表皮内黑素细胞损伤和消失为特点的色素减退性皮肤病,患病率约1%.我们自1994年初用中药消白汤内服、消白酊外涂,配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获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