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的表达及其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PPARα、δ和γ;以PAI-1启动子控制表达氯霉素转移乙酰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AI-pCAT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并同时分别共转染250、500、1000ng的PPARα或PPARγ表达载体,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CAT表达量-启动子片段转录活性。结果:HUVECs中可检测到PPARα、δ和γ的mRNA水平表达,并且表达量PPARγ明显小于PPARα(P<0.01)和PPARδ(P<0.01);增加PPARα表达可剂量依赖地提高ECV304细胞PAI-1转录,而增加PPARγ表达对ECV304细胞PAI-1的转录无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存在3种PPARs的表达,其中PPARα涉及对PAI-1基因转录的诱导调节。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激活剂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于—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PPARs自身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PPARα激活剂)或吡格列酮(PPARγ激活剂)刺激,并辅加脂多糖诱导TNFα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PPARα及PPARγ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和吡格列酮组的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又呈剂量依赖性。而相应PPARα和PPARγ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PPARα和PPARγ激活剂可显著抑制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TNFα表达,PPARα和PPARγ活化后发挥杭炎作用,但PPARα和PPARγ本身的表达水平可能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4.
对基因突变检测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检测,异源双链核酸分子分析(heteroduplex analysis,HDA)蛋白截短试验(prtoein truncation test,PTT)和错配化学裂解法(chemical cleavage of mismatch,CCM)等进行了综述;详尽  相似文献   
55.
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探索尿酸钠(monosod ium urate,MSU)晶体的最佳诱导条件及炎症反应特点。方法:以改进方法制备MSU晶体,通过W istar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入50μl不同浓度的MSU晶体诱导急性单关节炎,研究关节炎性变化与注入MSU剂量的关系;观测诱导关节炎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数、肿胀指数和功能障碍指数变化。结果:改进制备的MSU晶体呈骨针形,大小一致。5 mg/m l的MSU可导致明显的关节红肿。5~20 mg/m l范围内,关节红肿和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超过20 mg/m l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再随MSU注射用量的增加而加重,但可延长关节炎病程,并见关节腔内MSU晶体被大量蛋白样物质和炎性细胞包裹。将20 mg/m l的MSU注入大鼠踝关节可见迅速出现关节红肿和功能障碍,发生率100%;诱导后2 h出现,4 h表现明显,8~12 h达高峰期,24 h后自发减轻,5~6 d自行缓解;关节炎高峰期见三足步态,组织严重水肿,关节腔明显积液;关节液、关节滑膜及其周围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较好地模拟了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特点。结论:改进方法制备的晶体提高了实验可重复性,并可成功诱导典型的大鼠急性关节炎。MSU剂量以每个踝关节20 mg/m l×50μl为最佳。该模型适合于痛风的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及核事故事件的增加,世界再一次掀起了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潮。辐射防护剂是一类能够防治射线对人体辐射损伤的化合物。目前,辐射防护剂的发展比较缓慢,世界上最有效的抗辐射药仍然是氨磷汀 (WR-2721),但是其存在一些严重的副作用且给药途径有限,因此,寻找更加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药物、更易使人接受的给药途径及给药频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述了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究曲酸的抗氧化作用与辐射防护效应的关系。方法 将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照射组、曲酸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组在照前27 h分别皮下单次给予无菌蒸馏水、75及300 mg/kg的曲酸,经4 Gy 60Co 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并于照后第3、4、7天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小鼠血清及肝肾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股骨骨髓细胞DNA含量及骨髓细胞微核率,并体外测定曲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曲酸300 mg/kg给药组小鼠血清及肝肾组织中总SOD活力、骨髓细胞DN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照射组(F=22.63、7.29、67.58、57.32,P<0.05),而其血清及肝肾组织中MDA含量、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模型照射组(F=26.22、27.06、4.51、14.28,P<0.05),体外检测显示曲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曲酸、丁基羟基甲苯(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4.55±0.26)和(1.83±0.10)mg/ml,其浓度同为2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38±3.51)%和(96.41±0.45)%。结论 曲酸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小鼠遗传物质免受射线损伤,从而实现其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激活剂——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PPARα激活剂)或吡格列酮(PPARγ激活剂)刺激,并辅加脂多糖诱导TNF-α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mN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的蛋白水平。心肌细胞瞬时转染TNF-α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载体,测定CAT相对活性以反映TNF-α基因的转录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和吡格列酮组的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心肌细胞瞬时转染全长TNF-α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质粒(-721/+17),非诺贝特或吡格列酮可降低脂多糖诱导的CAT相对活性,而转染核因子κB(NF-κB)结合位点缺失的TNF-α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质粒(-182/+17),非诺贝特、吡格列酮或脂多糖刺激均未能改变心肌细胞的CAT相对活性。结论 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可显著抑制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TNF-α表达,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抑制NF-κ信息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鼠源T细胞受体(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地塞米松0.5 mg·kg-1和mTCR单抗25 mg·kg-1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第1天和第22天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剂,制备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地塞米松治疗组于第29~41天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隔日一次;mT-CR单抗组分别在第0天和第21天皮下注射mTCR单抗各1次;正常和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小鼠体质量、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并计算CIA的发生率。给药后第60天实验结束,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多功能流式液相芯片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在第42天,模型组小鼠CIA发生率为6/6,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分别为2/6和1/6;第49天,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CIA的发生率仍分别为6/6和2/6,mTCR单抗治疗组升高为5/6。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的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其中第38天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足掌厚度分别为2.34±0.06,2.96±0.49,2.61±0.44和(2.29±0.13)mm;关节炎指数分别为0.0±0.0,4.0±2.6,0.7±1.0和0.3±0.8。实验结束时,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血清IL-4含量分别为94±12和(105±38)ng·L-1,与模型组(67±8)ng·L-1比较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分别为4.8±0.7和(3.8±0.8)ng·L-1,与模型组(6.7±1.5)ng·L-1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骨破坏减弱。结论 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琥珀酸G蛋白偶联受体(GPR91)通路与低氧环境心肌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低氧模型,再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细胞内GPR91的表达,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L)、CTL+siGPR91组、琥珀酸盐组、琥珀酸盐+siGPR91组、低氧CTL组、低氧CTL+siGPR91组、低氧琥珀酸盐组和低氧琥珀酸盐+siGPR91组。10%氧含量下培养5 d后,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原代心肌细胞低氧模型的细胞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损伤相关蛋白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 Ⅱ)、B型尿钠肽(BNP)、GPR91以及PI3K/Akt蛋白通路Akt及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TL组比较,低氧环境下可见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ATP含量减少,BNP及CaMK Ⅱ表达上调(均为P < 0.05);siRNA干扰组心肌细胞GPR91的表达水平下调(P < 0.05),心肌细胞存活率上升、ATP含量增多、BNP及CaMK Ⅱ蛋白表达下调、PI3K及下游信号分子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均为P < 0.05)。结论:GPR91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介入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