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建立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以及积雪苷霜软膏对光老化防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取高剂量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短期联合照射的方法,建立皮肤光老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每天每次照紫外光后的间歇,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的皮肤上外涂积雪苷霜软膏。结果:与正常皮肤区域和外涂积雪苷区皮肤相比较,紫外线照射区皮肤的含水量和皮肤弹性均下降,黑色素指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涂积雪苷区,正常皮肤区域分别与紫外线照射区皮肤比较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短期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能够引起皮肤光老化的表现。积雪苷对紫外线照射所造成的光老化的损害的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代谢的作用。方法:以Hulth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对软骨组织行Mankin标准评分,设置空白组、假手术组,观测各组兔血清及尿液的羟脯氨酸含量,并设痹祺胶囊低、中、高浓度组及西药组以了解其疗效。结果:各治疗组间Mankin标准评分水平无差异,痹祺胶囊各剂量组血清、尿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可通过促进骨修复或抑制软骨破坏而减低兔骨关节炎模型体内羟脯氨酸含量,对骨关节炎软骨代谢有明确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探讨眼针对肩关节周围炎家兔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为眼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持续机械劳损加冰敷方法制作动物模型,治疗7天后切取家兔患侧肩肌腱组织,用样本碱水解法测取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眼针组与体针组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模型组;眼针组与体针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空白组;眼针组与体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眼针对肩关节周围炎家兔模型羟脯氨酸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为肩周炎家兔模型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5种药用菊花试管苗在离体条件下对羟脯氨酸的耐受性,为药用菊花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5种药用菊花试管苗为材料,接种子添加不同浓度羟脯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植株叶片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统计植株的受害指数和存活率.结果和结论:在高浓度羟脯氨酸胁迫下,亳菊和怀菊试管苗受害指数较低,成活率相对较高,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高,具有较强的HYP耐受性.滁菊和贡菊植株存活率低于毫菊和怀菊,表现为中等的HYP耐受性.杭菊试管苗存活率最低,HYP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65.
柴胡皂甙d干预肺纤维化VEGF/PEDF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金旭  许清  管淑红  刘继柱  宋萍  汤燕  吴立艳 《天津医药》2012,40(8):796-799,870,872
摘要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 SSd)对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不同时间表达变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与抗肺纤维化作用的关系。 方法 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Sd大、小剂量治疗组。治疗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Sd, 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荧光观察PEDF、VEGF蛋白在肺内表达的规律,RT-PCR观察各时间点PEDF、VEGF mRNA表达的强度。 结果 MASSON染色示模型组、治疗组均纤维化逐渐进展的动态变化;HYP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造模组VEGF表达从第三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8天到最低,PEDF表达总体呈现逐渐增高趋势;治疗组VEGF表达总体比单纯造模组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EDF表达比造模组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SSd能够抑制肺纤维化进展,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的表达,上调PED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背景:以往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外伤、切割伤等感染创面治疗上效果较为满意,但其对爆炸伤的治疗效果却少见报道。 目的:以猪后肢软组织爆炸伤为治疗模型,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爆炸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用雷管先后于4只活体健康白猪双后肢肌肉组织发达处行模拟爆炸,建立爆炸伤动物模型,并造成伤口污染后,一侧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侧行常规治疗即每日用双氧水、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油纱覆盖。实验动物于爆炸伤后第3,5,7 天分别进行细菌学检查,羟辅氨酸含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对比双侧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3 d后,治疗侧细菌数量少于对照侧(P < 0.05)。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侧在治疗后第3,5,7 天羟辅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P < 0.05),相比对照侧,封闭式负压引流侧无明显炎症细胞渗出,碎裂区外侧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由此可见,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够加快爆炸伤创面愈合,可减少感染和各种并发症发生概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四逆散对照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四逆散组4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g·kg-1),连续10周.全自动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肝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酸性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 U·L-1(138.88±21.52),(75.20±3.80),(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U·L-1,(375.25±10.95),(227.10±19.08),(P<0.05)]、碱性磷酸酶(ALP,P<0.05)、透明质酸[ HA,μg·L-1(258.10±32),(135.26±34.09),(P<0.05)]、Ⅲ型胶原[μg· L-1(105.28±15.31),(85.32±9.53),(P<0.05)]、Ⅳ型胶原[μ g·L-1(109.10±8.31),(86.48±19.17),(P<0.05)]、层黏连蛋白(LN,P<0.05)含量均显著下降,肝组织HYP,(P<0.01)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四逆散加味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8.
背景:矽肺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日益严峻,目前没有有效治疗的方法。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矽肺的治疗作用。 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摸球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气管内注入二氧化硅混悬液建立矽肺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6 h尾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含量明显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的肺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 (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样为矽肺模型组(P < 0.01)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 < 0.05)高于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采用胃蛋白酶法从新鲜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提取收率及机械强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方法胃蛋白酶解提取猪皮中胶原蛋白,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蛋白的表面形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及拉力试验机分析胶原蛋白的化学结构及机械强度,通过测定胶原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测定胶原提取收率,设计正交试验,探索最佳酶解条件。结果成功从新鲜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红外光谱测试显示提取产物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在酶解温度20℃,酶浓度2%,酶溶液pH 2.0,酶解时间24 h时提取胶原蛋白质量最优,测得胶原得率(83.7±2.8)%,断裂强度为(0.034±0.003)N.mm-2。结论胃蛋白酶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将胶原蛋白从猪皮组织中提取出来,提取工艺高效简洁。  相似文献   
70.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比较不同品种海马化学成分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线纹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中药海马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对3个不同品种海马药材进行NMR氢谱分析,归属、指认图谱中化合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海马化学成分,发现其中的差异及其规律。结果在海马甲醇-水(1∶1)提取物~1H-NMR图谱中共指认出33种化学成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线纹海马、大海马化学成分相近,差异性较小,而三斑海马相比于线纹海马、大海马,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谷氨酸、羟脯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含量降低,呈显著性差异,牛磺酸、甘油含量则显著上升。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比较不同品种海马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中的差异性及其规律,为中药海马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