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20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641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50篇
  2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北宁  于娟 《安徽医药》2020,24(3):560-564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细胞自噬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CLT)的影响及炎性因子干扰素 ?γ(IFN?γ)对甲状腺滤泡细胞自噬参与 CLT的作用。方法 2018年 1—7月,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24例 CLT甲状腺切除的病人作为 CLT组,并选择同期入院的 24例单纯甲状腺肿( SG)甲状腺切除病人作为 SG组;对人甲状腺滤泡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甲状腺组织中 CD3+T细胞占比;放射性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细胞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盒检测 IFN?γ、环磷酸腺苷( cA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 Be? cline、微管相关蛋白 1轻链 3?Ⅱ(LC3B?Ⅱ)、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及不同浓度 IFN?γ对 Becline、LC3B?Ⅱ、mTOR蛋白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出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人甲状腺滤泡细胞在贴壁之前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CLT病人组织切片可见多个淋巴生发中心,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细胞萎缩。 SG病人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滤泡细胞未见明显炎症浸润。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 CLT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浸润的 CD3+淋巴细胞数所占百分比( 25.76±4.05)%明显高于 SG组( 10.35±4.2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n=24,P<0.001)。与 SG组比较, CLT组中 T3、T4、Tg、INF?γ及 cAMP水平[甲状腺组织:(6.70±0.32)nmol/L,(44.05±0.39)nmol/L,(0.65±0.01)μg/L,(15.84±1.43)μg/L,(3.680±0.046)μmol/L;血清:(9.89±0.32)nmol/L,(39.25±0.27)nmol/L,(1.86±0.42)μg/L,(16.32±0.31)μg/L,(4.325±0.012)μmol/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LT组织与 SG组织相比自噬水平低下,表现为 Becline,LC3B?Ⅱ蛋白低表达[Becline蛋白:(7.16±0.15); LC3B?Ⅱ蛋白:(0.82±0.01)],mTOR蛋白高表达( 12.26±0.16)。 IFN?γ干预后,甲状腺滤泡细胞中自噬蛋白 Be? cline,mTOR,LC3B?Ⅱ被诱导,表现为 Becline,LC3B?Ⅱ水平高表达[250 U/mL组:(7.80±0.07),(1.51±0.05); 500 U/mL组:(8.50±0.10),(1.82±0.04); 1 000 U/mL:(9.16±0.14)(2.47±0.09)]mTOR水平低表达[250 U/mL组:(12.26±0.16); 500 U/mL组:(0.84±0.13); 1 000 U/mL组:(9.66±0.07)]N?γ浓度的诱导作用愈明显。结论甲状腺滤泡细胞自噬参与 CLT的发展,且作用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 IFN?γ关。  相似文献   
72.
梁利红 《安徽医药》2020,24(10):2054-2058
目的探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γ干扰素(IFN?γ)、血栓素(TXB2)、可溶性 B7?H3(sB7?H3)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病儿中的表达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 80例 RMPP病儿、 8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及 50例查体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 RMPP组、 MPP组及对照组。收集临床症状,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IFN?γ、TXB2和 sB7?H3水平。结果 RMPP组病儿肺部呼吸音减低、肺实变、胸腔积液、黏膜糜烂、黏液栓形成等发生率显著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 MPP组病儿血清 IFN?γ[(895.63±212.96)、(624.85±158.96) pg/mL]、 TXB2[(289.28±89.56)、(195.17±79.63)pg/mL]和 sB7?H3[(466.71±127.45)、(312.48±105.7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4.12±31.02)、(35.85±12.45)、(44.15±15.74)pg/mL](P<0.05),RMPP组血清各指标水平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病儿肺泡灌洗液中 IFN?γ[(89.46±34.12)、(45.78±10.27)pg/mL]、TXB2[(88.45±32.78)、(54.17±17.48)pg/mL]和 sB7?H3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RAYPEX?6根测仪在根尖定位与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将根管治疗的患牙540颗、1496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RAYPEX?6根测仪和X线片法进行根尖定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通过充填后的X线片评估根管充填效果,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RAYPEX?6根测仪的根管充填恰充率明显高于使用X线片法的根管充填恰充率(P<0.05)。结论:RAYPEX?6根测仪能准确地进行根尖定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操作简便,能提高根管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直接测序法及克隆测序法确认新等位基因 MICA?008:05。方法采用 Sequence Base Typing ( SBT)法分型技术对MICA的多态性进行常规基因分型,采用克隆测序法进行确认并与已知的等位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个样本在外显子3上有1个碱基位置与国际通用MICA数据库不相符。该基因与MICA?008:01:01相比在外显子3的碱基位置591出现突变( C→T),密码子位置174由TCC→TCT,相应编码氨基酸是同义突变。结论 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为新的MICA等位基因,已提交GenBank,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MICA?008:05。  相似文献   
75.
背景: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参与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调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的:观察LFA-1基因缺失(LFA-1-/-)对小鼠Nave T细胞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繁殖LFA-1-/-子代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法鉴定基因型。LFA-1-/-子代小鼠为实验组,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磁珠分选脾脏单个核细胞中的CD4+CD62L+Nave T细胞并检测其纯度。体外建立不同Th17细胞诱导分化体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TGF-β+IL-6+IL-23],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分选得到的Nave T细胞在不同体系中诱导出的Th17细胞比率,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特异性标记物IL-17A表达。结果:15只子代小鼠均为LFA-1-/-小鼠,磁珠分选得到的CD4+CD62L+Nave T细胞纯度大于95%。低剂量TGF-β+IL-6即能诱导出Th17细胞,在此基础上加入IL-23能促进更多Th17细胞产生。与WT对照组相比,LFA-1-/-组Nave T细胞在TGF-β+IL-6+IL-23体系中诱导产生Th17细胞的效应更为明显(17.2%±1.4%对5.7%±0.2%,P0.001),ROR-γt、IL-17A mRNA表达上调(P0.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A浓度升高(P0.01)。结论:LFA-1基因缺失能促进小鼠Nave T细胞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1—24日130例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130例中15例(11.5%)患者HRCT无异常。肺内阴性表现组年龄明显低于肺内阳性表现组(P=0.011),而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115例患者中,病变累及左肺9例(7.8%),右肺13例(11.3%),双肺93例(80.9%)。37例(30.4%)右肺上叶受累,54例(47.0%)右肺中叶受累,90例(78.3%)右肺下叶受累,46例(40%)左肺上叶受累,83例(72.2%)左肺下叶受累。病变呈单发病灶18例(15.7%),呈多发病灶23例(20.0%),呈弥漫病灶74例(64.3%)。病变分布于胸膜下61例(53.0%),支气管血管束2例(1.7%),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52例(45.3%)。100例(87.0%)患者CT图像上可见片絮影,72例(62.6%)可见磨玻璃影,58例(50.4%)可见索条影,20例(17.4%)可见实变影。104例(90.4%)患者CT图像上包含2种或2种以上征象。病灶中合并空气支气管征19例(16.5%),“铺路石征”9例(7.8%)。纵隔窗图像上观察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5.2%),所有病例均未见胸腔积液。结论: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影像主要表现为累及双肺、沿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病灶。除片絮、磨玻璃、实变、空气支气管征和“铺路石”征外,病灶内索条影出现比例较高,可能提示病灶吸收好转。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牙周炎疫苗佐剂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对SD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用IL?15提高基因疫苗免疫效应的可能性。方法:将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A组)、pVAX1?HA2?FimA(B组)和生理盐水(C组)鼻滴免疫SD大鼠,采用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肠系膜淋巴结B细胞,CCK?8法检测B细胞的数量,RT?qPCR法检测CKs2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特异性IgA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B细胞增殖水平高于B组和C组(P < 0.05);A组B淋巴细胞CKs2 mRNA相对表达量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IgA水平均高于B、C组(P<0.05)。结论:IL?15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疫苗佐剂,使用本课题组构建的牙周炎基因疫苗能够促进B细胞增殖,进而提高特异性IgA抗体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8.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通常局限于大脑、眼睛、脊髓或软脑膜而无全身性受累。PCNS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与其他类型NHL不同。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全脑放疗、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以及利妥昔单抗等,虽然初始缓解率较高,但缓解持续时间短、复发率高、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大,总体生存期短。此外,对于复发/难治PCNSL,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寻找更加有效、持续时间更长的治疗方法便成了当务之急。目前,随着淋巴瘤分子机制研究不断加深、免疫治疗药物及手段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为PCNSL的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79.
8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乙类传染病。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生物样本库样本保藏的生物安全风险增加,其生物安全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华医学会相关指南,本文基于SARS-CoV-2病原学和COVID-19流行病学资料,提出了生物样本采集、转运、处理、保藏、检测、检测后处置、突发事件等过程中个人和生物样本保藏场所的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及若干建议。强调依据有无病毒载量信息、传染力大小、标本类型(可能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途径传播)对样本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以指导疫情期间生物样本保藏、确保生物样本库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