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57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以雌性8~12周龄Wistar大鼠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6只,共干预4周。采用光镜、电镜、TUNEL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模型大鼠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的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细胞的阳性率。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并可观察到异位内膜组织中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核破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其中以中药高剂量组及西药组的改变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低剂量组。②对在位子宫内膜进行镜下观察发现:中药组与正常的子宫内膜结构基本相同,表现为腺体及间质生长良好,腺上皮及黏膜上皮呈高柱状,间质密集,而西药组呈萎缩性改变,腺上皮萎缩,黏膜上皮呈扁平状,间质减少。③与模型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大鼠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平均凋亡指数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及中药高剂量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细胞凋亡能力的下降有关;补肾活血方能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发生凋亡,使异位病灶萎缩、消退,而对在位子宫内膜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关键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健脾益气方、清肠散结方高、低剂量组,共7组。24 h后换无血清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0、2、20、200μg/ml),用噻唑盐比色法(MTT)分析测定各组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点对HT-29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在浓度为2~200μg/ml时,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对肠癌HT-29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其中拆方健脾益气方对肠癌HT-29抑制增殖效果与全方一致。结论:健脾清肠散结方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关键成分可能是健脾益气药。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对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疏肝利胆方治疗,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l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通过B超测定胆囊大小,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容积和胆囊收缩率。结果: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在术后6个月、1年对照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疏肝利胆方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胆囊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滋阴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降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滋阴泄浊方治疗12周,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滋阴泄浊方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任飞  周家俊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229-2231
目的:探讨开郁补肾方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伴发抑郁倾向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开郁补肾方和小剂量抗菌素(SMZCO、呋喃妥因、头孢克洛或敏感抗生素)序贯治疗,疗程12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肝郁证候量表、淋证证候量表得分改善及6个月观察期内复发的情况,了解开郁补肾方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感伴发抑郁倾向的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DS量表、肝郁证候量表、淋证证候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三个量表得分都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三个量表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ZUNG量表、肝郁证候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淋证证候量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6个月内,治疗组的复发例数、复发频次分别为15人、22次,而对照组分别为23人、58次,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补肾方能有效地改善此类患者的尿感及抑郁症状,并能有效控制尿感的复发,是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感伴发抑郁倾向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8例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雾化吸入后患儿通气改善,呼吸道通畅,病情稳定,未产生副反应。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可减轻小儿呼吸道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优化祛湿清肺方提取工艺,并对祛湿清肺方提取液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方法:以绿原酸、虎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汉黄芩素、大黄素成分含量及得膏率为指标,加水量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熵权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祛湿清肺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p-IKK)、磷酸化NF-κB p65(phosphorylated 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F-κB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评价祛湿清肺方提取液抗炎活性。结果: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3倍,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105 min。祛湿清肺方提取液能降低IL-6、IL-1β、TNF-α、NO的含量,抑制p-IKK、p-NF-κB p65蛋白表达,促进IκBα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结论:熵权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祛湿清肺方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得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为祛湿清肺方开发和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胆淤方对1,4-二氢-2,4,6-三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DDC)诱导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N)组、DDC模型(M)组、奥贝胆酸(O)组、胆淤方(D)组,每组10只。N组小鼠用普通饲料喂养,M、O和D组小鼠用DDC饲料喂养,连续6周。造模第3周开始药物干预,O组ig予奥贝胆酸溶液(0.03 g·kg-1),D组ig予胆淤方药液(33 g·kg-1),M组和N组予相同体积的双蒸水。干预4周,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反应,CK19染色观察细胆管增生反应,天狼腥红染色观察纤维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血清胆汁酸谱。结果 O组和D组ALT、AST、ALP、TBA、TBIL水平均较M组显著下降(P<0.05);D组ALT、AST水平较O组显著下降(P<0.05)。D组小鼠肝组织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细胆管增生较M组减轻。D组血清初级胆汁酸胆酸(CA)和ω-鼠胆酸(ω-MCA)水平均较M组显著下降(P<0.001);D组血清次级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较M组显著下降(P<0.05、0.01、0.001),O组的CA、ω-MCA、TCDCA、GCA和TCA水平较M组显著下降(P<0.001),D组血清TUDCA水平较O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热图分析显示13种胆汁酸可将M与N组、O与M组、D与M组、D与O组血清胆汁酸谱两两区分。结论 胆淤方可改善肝内炎症反应,具有广泛的降胆汁酸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益气逐瘀利水方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含量,为益气逐瘀利水方产业化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45 nm,建立10批益气逐瘀利水方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0批益气逐瘀利水方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5,标定出共有峰24个,指认其中的4个共有峰(14号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5号峰阿魏酸、17号峰汉防己乙素、19号峰粉防己碱),CA、PCA及OPLS-DA将10批样品分成2类。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0批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汉防己乙素、粉防己碱的定量结果分别为43.98~64.18、107.32~167.95、122.63~175.21、391.62~582.02 μg·g-1结论:所建立的益气逐瘀利水方指纹图谱及定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价益气逐瘀利水方的质量。  相似文献   
80.
清热利湿方防治兔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清热利湿方对兔胆色素结石模型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清热利湿中药大、小剂量组;造成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胆汁中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细菌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B-G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清热利湿中药能明显降低胆汁中TB、UCB、Ca^2+含量(P〈0.05),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P〈0.05),并能降低胆汁中细菌性和内源性β—Gase活性(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