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在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数值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中2型糖尿病肾病Ⅴ期较Ⅳ期患者、Ⅳ期较Ⅲ期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作用,且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分期越高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缪旭  徐晓英 《吉林医学》2014,(22):4862-486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98例)和正常尿酸组(8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并将98例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尿酸及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阴两虚兼湿热瘀血证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泄浊方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评价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泄浊方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6)与正常血尿酸组(n=40),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高血尿酸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与对照亚组,每组28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观察亚组在常规疗法上进行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亚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与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 mg/g),B组24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 mg/g),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A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有密切关系,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 ACR)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对3组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尿酸( UA)、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洛汀新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洛汀新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改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洛汀新)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早期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HbA1c、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AER、HbA1c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仍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肾宁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根据小鼠随机血糖,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和糖肾宁组,以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每组均为20只。药物连续干预12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H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bA1c、BUN、SCr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HGF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和糖肾宁组HbA1c无明显变化(P>0.05),肾组织HGF表达明显升高,BUN、SC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缬沙坦和糖肾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肾宁可降低糖尿病小鼠BUN、SCr,升高肾组织HGF蛋白表达量,抑制肾脏纤维化,具有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diabitic nephropathy,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Ⅲ~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日6粒分3次口服,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D-D聚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TC,TG治疗后UAER,D-D聚体,BUN,SCr,TC,TG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及D-D聚体,并有改善肾功能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4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UAER、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人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和人胰岛素;B组为对照组,予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控制血压,并予口服药物降糖。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抽血测定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并作同组不同阶段及组间的比较。结果A组经治疗后无论是FBG、PBG、HbA1c及24hUpro于3个月及6个月均有了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24h Upro 6个月较3个月有更进一步下降(P<0.05)。B组3个月时上述指标亦有改善(P<0.05),但6个月较3个月相比没进一步优势。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相比较,A组24h Upro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及早使用厄贝沙坦和人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6ml静滴,1次/d,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的UAE、BUN、Scr和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得更为明显(P<0.05或<0.01);二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明显;治疗组TC、LDL-C和TG较前明显下降。结论①疏血通注射液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减少血β2-MG及BUN、Scr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该药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②疏血通注射液还具有调脂作用:使TC、TG、LDL-C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子伴侣甜菜碱(betaine)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和甜菜碱治疗组(DN+B),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8只。在治疗第4、8、12周末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GRP78的表达水平,ELISA测定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含量,常规病理和生化方法检测肾脏病理、血糖(blood glucose,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动态改变。结果①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小鼠的BG、BUN、24 h UAER、MCP-1均明显升高(P<0.05),甜菜碱治疗后可明显降低BG、BUN、24 h UAER、MCP-1水平(P<0.05),而对Scr无明显影响。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周时DN组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而甜菜碱治疗后可明显抑制肾脏的病理变化。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小鼠肾脏组织GRP78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甜菜碱治疗后可明显抑制GRP78的表达(P<0.05)。结论甜菜碱可能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相关的炎症反应治疗DN小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导邪解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1例。予对照给组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导邪解毒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PRO)、胱抑素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Scr、24 h 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cr、24 h 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r、24 h 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导邪解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朱海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56-57,5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旨在为DN的诊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人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且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泌尿系感染等)纳入本研究。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MAU)将T2DM患者分为i组:单纯糖尿病组(MAU〈30mg/24h)25例(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MAU组fMAU(30~300)rag/24h130例(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MAU〉300mg/24h)组25例fCDN组1。检测各组的hs—CRP、HbAlC、Cr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DN组、CDN组的hs—CRP、HbAlC、Cr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DN组hs—CRP、HbAlC、Cr明显高于E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hs—CRP与HbAlC、Cr存在正相关fr=0.286,0.332,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HbAlC、Cr从不同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临床通过监测hs—CRP水平对于判断DN的病情及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长期口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片后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改善DN尿蛋白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诊断的6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注射24周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24周(20 mg/d).实验室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尿素氮(BUN)、ACR以及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BUN、Cr均无明显变化,而F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无明显改变,但观察组则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ACR分别为(173.32±71.23)μg/mg和(168.08±66.29)μg/mg,治疗后分别为(102.09±65.35)μg/mg和(72.08±41.33)μg/mg,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R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和TNF-α分别为(48.17±11.25)ng/mL、(123.48±31.56)ng/mL,观察组分别为(45.08±11.36)ng/mL和(118.75±34.02)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chemerin和TNF-α下降至(34.60±9.18)ng/mL和(94.66±30.33)ng/mL,观察组下降至(25.23±8.87)ng/mL和(69.20±25.12)n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chemerin和TNF-α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的chemerin水平,改善尿蛋白滤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