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77篇
  免费   2456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耳鼻咽喉   840篇
儿科学   827篇
妇产科学   290篇
基础医学   2845篇
口腔科学   456篇
临床医学   5375篇
内科学   8921篇
皮肤病学   470篇
神经病学   1867篇
特种医学   774篇
外科学   3876篇
综合类   812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528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4657篇
  38篇
中国医学   3884篇
肿瘤学   87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672篇
  2022年   1412篇
  2021年   1986篇
  2020年   1682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1452篇
  2017年   1475篇
  2016年   1739篇
  2015年   1722篇
  2014年   3946篇
  2013年   3571篇
  2012年   3329篇
  2011年   3557篇
  2010年   2791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076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351篇
  2004年   1041篇
  2003年   858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60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39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剂量FK778对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FK778对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大鼠模型,将肾移植大鼠分为两组。肾移植后第16周开始治疗组大鼠接受FK778每日5mg/kg体重灌胃,对照组接受赋形剂。移植后每4周行24h尿蛋白含量测定,第24周处死大鼠,对移植肾组织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治疗组大鼠蛋白尿、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肾组织生长因子TGF-β基因的表达也减少。结论小剂量FK778能预防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TGF-β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其预防同种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2.
胃幽门弯曲菌感染对胃癌发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Warthin-starry镀银技术检查胃幽门弯曲菌,对中国胃癌高发区及美国胃癌高发区新奥尔良检查了300例具有胃症状的胃粘膜标本。结果发现幽门弯曲菌阳性率为60~62%,并且看到这种细菌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病变的程度有明显的关系。本文探讨了幽门弯曲菌的感染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104.
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神经心理测试等手段,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认知状态。方法对39例40~60岁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及人格和情绪状况测查,并对认知状态进行整体评定及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测验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并与人格的"精神质"和"情绪性"、健康自评等心理因素有关。"精神质"和"情绪性"越强,健康自评越差,认知障碍就越严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着认知能力下降,且与躯体和心理因素有关,并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这种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罗格列酮对实验性慢性环孢素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模型的肾保护作用。 方法 低盐饮食基础上建立CCN大鼠模型,其中1组模型鼠用RSG同时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14天和第35天处死动物,检测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1型受体(AT1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α-SMA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CsA和RSG孵育NRK细胞。RT-PCR检测肾皮质TGF-β1,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FN、AT1R、p-ERK水平。 结果 RSG可改善环孢素A导致的大鼠肌酐清除率的下降[(0.586±0.094)比(1.072±0.105)ml&#8226;min-1&#8226;kg-1,P < 0.01]、血浆和肾组织AngⅡ水平增加(P < 0.01)、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P < 0.01)、肾间质纤维化(1.707±0.019 比 2.335±0.022,P < 0.01)、肾组织α-SMA表达增加(P < 0.01)、肾皮质TGF-β1 mRNA水平增加(P < 0.01)、NRK细胞FN、AT1R和p-ERK蛋白水平增加(P < 0.05)。 结论 RSG可能通过减轻炎细胞浸润、影响AngⅡ作用和下调TGF-β1等途径减轻CsA所致的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7.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85例CSDH患者,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血肿复发3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1例,硬膜外血肿3例,脑脊液漏1例,脑内血肿1例。结论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6周的黑山羊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 SC s,进行培养、传代,以第3代细胞行5-B rdU标记并与S IS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制备M SC s-S IS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将其缝合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植入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博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81±4.91、37.06±4.75 m l和59.20%±5.41%和44.56%±4.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72.55±8.13、83.31±8.61 m l和29.75±5.98、46.25±6.68 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E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4.85±6.35 cm/s和43.14±4.81cm/s(P<0.01);A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2.33±6.65 cm/s和56.91±6.34 cm/s(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左室腔扩张明显,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梗死区呈瘤样扩张,局部室壁反常运动;实验组左室腔明显小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强,心尖梗死区扩张不明显。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见实验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间明显侧支循环建立。结论M SC s-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侧支循环建立,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Objective: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intra-operative nerve damag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hronic pain. Methods: Our prospective study of 33 patients used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to assess intercostal nerve function during elective thoracic surgical procedures. We used two methods to study nerve conduction: pre-opera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10 patients) and intra-operative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in all patients) We correlated these findings with specific intra-operative parameters, pain and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pre-op and 3 month post-op and altered cutaneous sensation. Results: Magstim (magnetic stimulation) assessments were not reliable and were therefore abandoned. Intraoperative intercostal nerve studies revealed two distinct patterns of nerve injury and also that nerve injury was less in those cases where a rib was not resected. However, intercostal nerve damage detected at the time of opera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ain or altered cutaneous sensation at 3 months post-op. Conclusions: The 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either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intercostal nerve damage is not indicative of long-term nerve damage or that there is a more significant cause for chronic pain other than intercostal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110.
慢性多发性肌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慢性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肌酶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肌肉病理学特征。结果慢性多发性肌炎以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血清酶谱轻-中度增高,肌电图以肌源性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为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与再生肌纤维共存。结论临床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慢性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