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0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Fabry病家系的GLA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个临床诊断的非典型Fabry病患者进行α半乳糖苷酶基因(GLA)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抽取患者家系中4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位于Xq22的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测序显示,男性患者GLA基因的第6外显子存在CGA301CAA(Arg301Gln)突变,该患者为带有突变基因的半合子,母亲为携带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哥哥及父亲为CGA301野生型的半合子.结论对临床诊断的Fabry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GLA基因突变检测可以进行基因诊断,并有助于早期筛选出家系中的其他患者.  相似文献   
2.
腹透液中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是腹膜表层主要的细胞群体 ,间皮细胞在腹膜透析 (PD)时对腹膜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长期PD的患者 ,其腹膜间皮层微绒毛减少、脱落乃至间皮层消失[1] ,最终促进了腹膜纤维化的进展及腹膜失超滤的发生。建立间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 ,对于开展PD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的认识 ,本研究建立PD流出液中原代培养HPMC的培养方法 ,并设法应用扫描电镜动态观察来自不同透龄培养的间皮细胞其形态学上的差异 ,以利用这种无创性的体外培养方法间接地判断PD患者体内腹膜间皮层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心脏术后急性肾损害(AKI)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探讨有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本院所有行心脏手术,且存活出院的患者,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至2010年2月28日。回顾性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肾功能情况。应用Cox回归方程分析与患者长期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941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过AKI患者275例(29.2%),非AKI患者666例(70.8%)。在总共46.5个月(34.5,59.2)的随访过程中,术后发生过AKI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非AKI患者(67.8%比85.6%,P < 0.01),且随着AKI严重程度的增加,生存率逐渐下降(AKIN 1、2和3期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0.7%、62.3%和58.6%, P < 0.01)。AKI组中90.5%的患者出院时肾功能完全恢复至基线水平,但随访期间生存率仍显著低于非AKI组患者(69.6%比85.6%,P < 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年龄每增加20 岁,HR=2.238)、术前贫血(HR=1.625)、手术时间延长(每增加1 h,HR=1.153)、AKI的发生及分期增加(每增加1期,HR=1.473)是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结束时,AKI组患者的Scr显著高于非AKI组(107.6 μmol/L比83.0 μmol/L,P = 0.014);AKI组中34.0%患者进入了CKD 3~5期。出院后5年34.8%的AKI患者发生Scr翻倍。 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AKI后Scr值恢复到基线水平,长期的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仍然较差。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标志物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18(IL-18)、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联合应用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相的血尿标本,选取其中AKI患者14例,分别测定血清CyC、Scr及尿NGAL、IL-18、RBP、NAG、Cr(Ucr)水平;并选择临床资料相匹配的非AKI患者15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上述5种生物学标志与Scr的动态变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标志物的单独或联合应用时诊断AKI的精确性。AKI定义为Scr水平较基础值增加≥50%。 结果 29例患者平均年龄(62.9±13.7)岁,基础Scr (73.2±11.9) μmol/L。除AKI组患者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非AKI组较长外[(60.63±13.92) min比(43.00±9.20) min,P=0.047],两组其余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KI组患者的血尿生物学标志分别在术后早期的不同时间点显著升高。术后10 h血CyC取1.31 mg/L作为诊断截点时,其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ST)和特异性(SP)分别为0.71和0.92,AUC=0.83(0.67~1.00);术后0 h 尿NGAL取49.15 μg/g Ucr时,ST=0.84,SP=0.80,AUC=0.85(0.70~1.00)。术后2 h尿IL-18取285.65 ng/g Ucr时,ST=0.85,SP=0.73,AUC=0.81(0.64~0.97)。术后0 h尿RBP取2934.65 μg/g Ucr时,ST=0.75,SP=0.67,AUC=0.77(0.60~0.95)。术后4 h尿NAG取37.05 U/mg Ucr时,ST=0.86,SP=0.67,AUC=0.72(0.53~0.92)。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联合以上5种标志物的最佳诊断时间点,得到AUC为0.98(0.93~1.02)(P<0.01)。 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患者血尿生物学标志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升高,诊断AKI的时间早于Scr,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成人心脏手术后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尿RBP也显示了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生物学标志可更好地预测临床上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53例,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各项指标,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生存函数乘积限(Kaplan-Meier)分析观察LVM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影响LVMI的危险因素关系。结果153例MHD患者中,84例(占55.2%)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超滤量(UF)和血红蛋白是影响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周3次透析与每周2次透析的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分别为59.3%和5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左心室肥厚患者的5、10和15年生存率分为78.3%、54.3%和36.2%。结论MHD患者存在较高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UF、血红蛋白与左心室肥厚相关,预防患者左心室肥厚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仪(OCM)监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9例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无尿患者于治疗开始后0.5、1、2、3、4 h分别留取部分收集法(PDC)及全部收集法(TDC)透析液样本,测定尿素氮,检验PDC方法 的精确性并计算直接定量法获得的尿素清除指数(Kt/V,DDQ Kt/V).于透析开始前、透析结束即刻及透析结束后30 min时采血测定尿素氮并通过DaugirdasⅡ公式计算单室Kt/V(Sp Kt/V),采用更接近双室水平的速率公式、平衡公式计算Ra Kt/V、Eq Kt/V,使用费森尤斯公司OCM模块监测Kt/V(OCM Kt/V).比较不同方法 得到的Kt/V水平及其相关性,比较OCM内置Watson公式、Hume-Weyers公式、体重推导公式计算患者尿素分布容积(Vurea)与直接定量法计算获得的Vurea之间的差异.结果 PDC法收集的透析废液的尿素氮水平为(5.15±1.85)mmol/L,与TDC法[(5.37±1.90)m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PDC与TDC两种方法 测定的尿素氮浓度呈正相关(r=0.955,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PDC与TDC两种方法 获得的透析废液标本中尿素氮水平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DDQ Kt/V值为1.34±0.26,OCM Kt/V值为1.24±0.24,SpKt/V值为1.58±0.27,Ra Kt/V值为1.39±0.24,Eq Kt/V值为1.41±0.27.Sp Kt/V值显著高于DDQ Kt/V值、OCM Kt/V值、Ra Kt/V值、Eq VKt/V值(P值均<0.05),而OCM Kt/V值、Ra Kt/V值、Eq Kt/V值与DDQ K1/V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M Kt/V值与DDQ Kt/V值、Sp Kt/V值、Ra Kt/V值、Eq Kt/V值呈正相关(P值均<0.05),r值分别为O.706、0.594、0.605、0.731,OCM Kt/V值与DDQ Kt/V值、Eq Kt/V值、Ra Kt/V值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OCM Kt/V值与Sp Kt/V值;Sp Kt/V值、Ra Kt/V值、Eq Kt/V值与DDQ Kt/V值呈正相关(P值均<0.05),r值分别为0.901、0.891、0.963,均优于OCM Kt/V值与DDQ Kt/V值之间的相关性值.通过Watson公式、Hume-Weyers公式及体重推算公式计算获得的Vurea分别为(34.10±4.25)、(35.93±4.28)、(33.79±6.93)L,均显著高于DDQ方法 获得的Vurea[(28.23±9.27)L,P值均<0.05].结论 OCM Kt/V与患者实际获得的透析剂量相似且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能作为患者实际获得的透析剂量的一种较可靠的测量方法,且可以实时监测,应进一步推广与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素2(Ang2)和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4.25%葡萄糖(高糖组)、4.25%甘露醇(甘露醇组)和800μmol/L葡萄糖降解产物甲基乙二醛(MGO)(MGO组)对体外培养的HUVECs进行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以MTT比色法测定的D(490 nm)比较各组HUVECs干预后12、24、48 h时点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中Ang2和Tie2 mRNA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分泌量及HUVECs中Tie2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甘露醇组和MGO组HUVECs干预后12 h时点的D(490 nm)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24 h时点的D(490 nm)则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甘露醇组和MGO组HUVECs中Ang2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高糖组和甘露醇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成骨样转化、钙化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通路。 方法 组织植块法原代培养HUASMC。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重组人IL-6(rhIL-6)孵育细胞,设空白对照组。茜素红S钙沉积染色及甲氧-酚酞络合酮法检测细胞层钙盐含量。实时定量PCR、荧光定量法以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桥蛋白(OPN)、骨形成蛋白2(BMP2)和骨保护素(OPG)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核心结合因子α1亚基(Cbfα1)的结合活力,以及分别应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和蛋白激酶C二氢神经鞘氨醇(DHC)后Cbfα1的结合活力。 结果 rhIL-6 50 μg/L诱导12 d,细胞基质层茜素红S染色阳性。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层钙盐含量在rhIL-6 10 μg/L组刺激9 d[(0.76±0.02) mmol/g蛋白]和12 d[(1.54±0.11) mmol/g蛋白]升高,50 μg/L组刺激6 d[(1.81±0.03) mmol/g蛋白]、9 d[(2.08±0.10) mmol/g蛋白]和12 d[(3.22±0.18) mmol/g蛋白]升高,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地增加。rhIL-6 10 μg/L刺激12 h,BMP2 mRNA(3.04±0.07)和蛋白(8.14±0.41)及BAP mRNA(2.51±0.11)和蛋白(3.96±0.54)表达上调;刺激72 h,OPN mRNA(3.14±0.32)和蛋白(2.57±0.43)水平及OPG mRNA(4.06±0.24)和蛋白(3.46±0.34)水平上调。rhIL-6刺激6 h,Cbfα1结合活力增加;DHC能够部分抑制rhIL-6诱导的Cbfα1结合活力增加,SB203580没有明显作用。 结论 IL-6体外能够诱导HUASMC发生钙化和成骨样转分化,这可能是临床观察到IL-6与血管钙化相关的机制之一。IL-6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内蛋白激酶C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所有在本院行心脏手术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KI 网络(AKI Network, AKIN)推荐的AKI定义评估心脏手术后AKI的患病率及住院病死率,对术前、术中、术后与AKI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总共105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KI者328例,患病率为31.06%。AK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患者(11.59% 比 0.69%,P < 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每增加10岁,发生AKI的风险上升1.40倍)、术前高尿酸血症(OR = 1.97)、术前左心功能不全(OR = 2.53)、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瓣膜手术(OR = 2.79)、手术时间延长(每增加1 h,发生AKI的风险上升1.43倍)、术后循环血容量不足(OR = 11.08)是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KI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AKI患者预后较差。高龄、术前高尿酸血症、术前左心功能不全、CABG联合瓣膜手术、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