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54篇
  免费   4256篇
  国内免费   2457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410篇
妇产科学   275篇
基础医学   1864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9856篇
内科学   4171篇
皮肤病学   405篇
神经病学   791篇
特种医学   14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2887篇
综合类   21471篇
预防医学   6537篇
眼科学   392篇
药学   9838篇
  102篇
中国医学   23859篇
肿瘤学   2270篇
  2024年   619篇
  2023年   2126篇
  2022年   1816篇
  2021年   2414篇
  2020年   2258篇
  2019年   2192篇
  2018年   1021篇
  2017年   2006篇
  2016年   2142篇
  2015年   2457篇
  2014年   4129篇
  2013年   3844篇
  2012年   5085篇
  2011年   5277篇
  2010年   4641篇
  2009年   4405篇
  2008年   5182篇
  2007年   4777篇
  2006年   4299篇
  2005年   4284篇
  2004年   3678篇
  2003年   3344篇
  2002年   2760篇
  2001年   2287篇
  2000年   1735篇
  1999年   1479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1049篇
  1996年   986篇
  1995年   834篇
  1994年   663篇
  1993年   448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67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357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温脾丸的应用规律。方法:通过采集60例应用温脾丸治疗有效的病案,分析其年龄、病史、体质量指数、症状、体征和疾病谱。结果:温脾丸多应用于青壮年患者,体型正常或偏胖,病程较长者。温脾丸主治中医方面病证多为脾胃系病证,如脾虚湿阻气滞、便秘、不寐等;主治现代医学方面的疾病多为消化科、神经科疾病,如便秘、失眠症、慢性肠炎等。温脾丸所对应的证候类型属寒热错杂证。结论:温脾丸的主治病机为上热下寒、中焦积滞,与常用的乌梅丸有一定的相似性,重点区别在中焦状态。若以一元论的思维理解温脾丸的方证规律,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54.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难已,其中阴虚络瘀型病情尤为深痼,王邦才教授认为其根本病机为久病顽疾、胃阴伤损、络道枯涩、痰毒瘀滞、胃失濡养,终致胃膜萎缩,治疗必须以养胃阴为本,兼以通络化瘀解毒。自拟养胃和络饮滋养胃阴、化瘀通络,药味平简,但通补并施,合机中病,故临证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55.
56.
57.
《中成药》2019,(3)
目的考察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33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给予通络骨蚀丸,疗程1年。然后,检测临床症状评分(Harris、FPS-R、JOA、中医证候)、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骨代谢指标(BMP2、ALP、TGF-β1、BGP)、股骨头塌陷区域、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黏度指标、血清骨代谢指标、股骨头塌陷区域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25)和参照组(n=25)。参照组行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颈三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DI、Cobb角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发生概率,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之前,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综合治疗效果评分、NDI、Cobb角的变化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三针联合加味逐瘀颈康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