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1):1151-1153,1180
  相似文献   
12.
去甲斑蝥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norcantharidin-alginicacid/polyacidanhydridemicro-spheres,N-MS)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N-MS。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组、空白微球(blankmicro-sphere,B-MS)组、NCTD-碘油组和N-MS组。各组荷瘤大鼠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NCTD、B-MS、NCTD-碘油和N-MS。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时间、肝肿瘤体积和肝肿瘤坏死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method,SP)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结果治疗后,N-MS组大鼠的生存期较其他各组明显延长;肝肿瘤体积小于其他各组;肿瘤生长率和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肿瘤坏死程度和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S经肝动脉介入对大鼠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NCT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去甲基斑蝥素乳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去甲基斑蝥素乳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SAX色谱柱(250mm×4.6 mm,5 μm),以0.3%磷酸-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测定去甲基斑蝥素线性范围为2~80 μg·mL-1,相关系数r=0.999 9;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41%,0.46%和0.57%,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2%,6.2%和4.5%(n=5),样品测定方法回收率平均为98.9%,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μg·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凋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法.结果:去甲斑蝥素可诱导A375-S2细胞发生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9抑制剂可以部分的抑制NCTD诱导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时caspase-3,8,-9酶活力升高,caspase-3底物-caspase-3激活的DNA酶抑制物(ICAD)蛋白表达下降,同时Bcl-2/Bax、Bcl-xL/Bax蛋白表达比率明显降低.结论:去甲斑蝥素通过激活caspase和Bcl-2家族诱导A375-S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斑蝥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斑蝥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 ,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斑蝥素脂质体 (LC)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 ,借助数字显微镜及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MoticB5 professionalseries)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 ;用离心法结合GC法测定其包封率及渗漏率 ;并进一步将其制成凝胶剂 ,初步观察其稳定性 ,并以家兔为试验对象与对照品 (较膏剂 )比较其皮肤刺激性 ,用大鼠离体皮肤的扩散实验与对照品比较斑蝥素的透皮扩散情况。结果 :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 ,粒径分布均匀 ,平均包封率为 (79.7± 1 .2 ) %(n =5 ) ,稳定性良好 ;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粘稠状胶体 ,与对照品相比皮肤刺激性显著减小 ,2 4h后皮肤内斑蝥素的滞留量显著增加 (为对照组的 2 .6倍 ) ,而透皮扩散的量极微。结论 :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稳定 ,检测方法可靠 ,高效、低毒 ,可望成为临床治疗斑秃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16.
17.
《中成药》2016,(8)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的结合斑蝥素(conjugated cantharidin)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运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两种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0、0.85 mg/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以0.90 mg/L的南方大斑蝥结合斑蝥素和0.85 mg/L黄黑小斑蝥结合斑蝥素作用Hep G2细胞24 h后,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凋亡率分别为(10.5±1.45)%和(12.8±1.53)%;结论两种来源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均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19.
斑蝥的有效成分斑蝥素是我国的传统天然药物,可抑制DNA的一级,二级结构使癌细胞进入死亡过程。但斑蝥素属剧毒药物,所以限制了使用。近年来将斑蝥素去除1,2位甲基进行人工合成去甲斑蝥素,能明显减轻对泌尿系统的刺激作用,并增强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日沅  林胜璋  陈翀  王盈盈  徐贤绸 《浙江医学》2015,37(13):1121-1123,1128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PANC-1 细胞株随机分为处理组 和对照组,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培养24h后,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处理PANC-1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能降低细胞的存活率并诱导其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中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同时其mRNA 的表达水平亦均上调(均P<0.05)。结论 去甲斑蝥素能明显抑制人胰腺癌PANC-1 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