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22篇
  免费   5667篇
  国内免费   2020篇
耳鼻咽喉   493篇
儿科学   1335篇
妇产科学   605篇
基础医学   5530篇
口腔科学   1827篇
临床医学   8319篇
内科学   10577篇
皮肤病学   425篇
神经病学   3793篇
特种医学   3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333篇
综合类   1070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4588篇
眼科学   4601篇
药学   9238篇
  42篇
中国医学   4509篇
肿瘤学   1080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1039篇
  2022年   1631篇
  2021年   2828篇
  2020年   2663篇
  2019年   2411篇
  2018年   2505篇
  2017年   2427篇
  2016年   2553篇
  2015年   2538篇
  2014年   4648篇
  2013年   5074篇
  2012年   4303篇
  2011年   4643篇
  2010年   3492篇
  2009年   3097篇
  2008年   3282篇
  2007年   3389篇
  2006年   2990篇
  2005年   2438篇
  2004年   2095篇
  2003年   1754篇
  2002年   1522篇
  2001年   1472篇
  2000年   1163篇
  1999年   1029篇
  1998年   833篇
  1997年   850篇
  1996年   729篇
  1995年   773篇
  1994年   692篇
  1993年   583篇
  1992年   577篇
  1991年   490篇
  1990年   472篇
  1989年   403篇
  1988年   415篇
  1987年   383篇
  1986年   318篇
  1985年   419篇
  1984年   390篇
  1983年   254篇
  1982年   314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217篇
  1979年   176篇
  1978年   153篇
  1977年   89篇
  1976年   76篇
  1975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建立了咳特灵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导测定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 (4 0 cm× 75 μm) ,1× 10 -3 mol/L Na2 HPO4溶液为电泳介质 ,重力方式进样 ,室温下 15 k V恒压电泳分离 ,电导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在 9.8~ 117.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 96.8% ,RSD为 1.9%。  相似文献   
992.
加替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处方、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盐酸、氢氧化钠为 pH调节剂及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制备加替沙星注射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的含量。结果 :制备的加替沙星注射液 (pH 5 .0 )在高温 (80°C)、光照(3 60 0lx) 1 0d及室温留样考察 2 4mo ,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结论 :处方及工艺经中试放大制备的注射液性质稳定 ;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可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993.
缬沙坦3种制剂的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缬沙坦 3种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特征。方法 :2 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三制剂三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分别口服单剂量 80mg缬沙坦片剂 (被试制剂T 1)、胶囊 (被试制剂T 2 )和缬沙坦胶囊 (参比制剂R)。采用HPLC 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样品中的缬沙坦浓度。结果 :T 1,T 2与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max(2 .4±s 0 .8)h ,(2 .8± 0 .8)h和 (2 .2± 0 .5 )h ;Cmax(2 .2± 0 .8)mg·L- 1,(1.9± 1.0 )mg·L- 1和 (2 .0± 1.0 )mg·L- 1;AUC0 2 4 (12± 4 )mg·h·L- 1,(11± 4 )mg·h·L- 1和 (11± 5 )mg·h·L- 1;T12 β(6 .0± 1.1)h ,(5 .8± 1.0 )h和 (5 .9± 0 .9)h。相对生物利用度 :(117± 37) % (T 1)和 (10 4± 4 4) % (T 2 )。药动学参数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周期间与制剂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双单侧t检验表明接受T 1与R和T 2与R生物等效的假设 ,经计算 90 %置信区间均在规定值内。结论 :T 1,T 2与R 3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9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噻吗洛尔及其对映体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右旋噻吗洛尔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及对映体纯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DiamonsilTM C18柱测定噻吗洛尔含量及有关物质 ;以CyclobondI 2 0 0 0 TM 柱检查右旋噻吗洛尔对映体纯度。结果 :噻吗洛尔与其中间体及降解产物之间分离良好 ;噻吗洛尔在 0~ 5 0 0mg·L- 1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 ,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0 .6 % ;右旋噻吗洛尔与其左旋对映体可完全分离 (Rs>2 .4 )。结论 :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可以用于右旋噻吗洛尔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吗氯贝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并研究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多剂量口服吗氯贝胺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吗氯贝胺含量。血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 (pH 11)用二氯甲烷提取处理。色谱柱为 μ BondapakTM C18(12 5 ,10 μm ,3.9mm× 15 0mm)。流动相为乙腈 :0 .0 6 7mol·L- 1磷酸二氢钾溶液 (1∶5 ,V/V ,pH 2 .6 ) ,2 4 0nm检测。内标为甲氧氯普胺。应用 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吗氯贝胺在 4 0~ 4 0 0 0 μg·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方法回收率在 99%~10 3%之间 ,日内日间RSD小于 8.14 %。吗氯贝胺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 ,主要稳态药动学参数Cmax为 (3911± 14 2 ) μg·L- 1;Tmax为 (1.4 2± 0 .2 0 )h ;T1/2 (kel) 为 (2 .6± 0 .3)h ;AUC0 2 4 为(2 2 5 83± 182 1) μg·h·L- 1;MRT为 (4.76± 0 .2 5 )h ;CL/F(s) 为 (2 1.2± 1.2 )L·h- 1。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可应用于吗氯贝胺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996.
常温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常温下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2 4只兔随机均分为缺血组和对照组。组织气体分析仪持续测定兔肝组织氧压 (HepatictissueoxygeonpressurePtiO2 ) ;光镜及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 ;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结果 缺血组兔肝脏在缺血后肝PtiO2 值开始下降、30min降至 2 0 1± 2 8,再灌注后的肝PtiO2 值开始恢复 ,再灌注 6 0min肝PtiO2 未恢复正常 (P <0 0 5 )。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 ,血清ALT值显著升高 ,在肝脏再灌注 6 0min时最为严重。结论 常温下用Pringle氏法阻断入肝血流可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功能障碍和病理损害。其作用机制与缺血期肝细胞缺氧、再灌注期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 ,OSAHS)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的影响 ,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45例重度OSAHS患者均接受了完整保留悬雍垂的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其中 2 4例不做围手术期CPAP治疗的作对照组 ,2 1例行围手术期CPAP治疗 :术前CPAP治疗 7d以上 ,于术后 1~ 3d夜应用自动调节治疗压力的CPAP(autotitratedCPAP ,AutoSet)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二夜在AutoSet治疗下同时做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PSG)。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neaindex ,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lowestSaO2 ,LSaO2 )、血压以及睡眠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 2 4例患者中有 6例于术后第二夜LSaO2 比术前下降 ,AHI升高 ,另外 1 8例患者LSaO2 升高 ,AHI下降。治疗组 2 1例患者CPAP治疗前AHI为 (61 1± 9 9)次 /h( x±s,以下同 ) ,LSaO2 为 65 0 %± 9 6 % ,手术前CPAP治疗后AHI为 (2 2± 1 4)次 /h ,LSaO2 为 94 5 %± 2 9% ,t检验P <0 0 0 1 ;手术前经CPAP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患者均能良好耐受AutoSet治疗 ,术后第二夜应用AutoSet治疗时AHI为 (3 6± 1 8)次 /h  相似文献   
999.
面神经液压与面神经电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面神经电图作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指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利用电生理仪和伺服微变量微压系统 ,对正常和压榨伤后面瘫不同时期的豚鼠 ,作面神经电图检查 ,再采用微创测压法进行面神经液压的测量 ,得出面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的面神经动作电位降幅及相应的面神经液压 ,并观察不同时期面神经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面神经损伤 3d至 3周 ,随着面神经液压的升高 ,面神经动作电位降幅百分数亦增加 ,二者间有明显相关性 ,损伤后 2周和 3周 ,面神经液压和面神经动作电位降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8和 0 51。神经液压的变化与面神经Wallerian变性各期组织学改变相一致。结论 在面瘫 3周内 ,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可间接反映面神经液压的变化 ,并可为面神经减压术的时机提供客观、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探讨其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发生的 7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结局。结果 :7例发生脑出血、颅内静脉 (窦 )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围产期妊高征患者易发生脑血管疾病 ,子痫患者比先兆子痫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