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0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52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34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375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410篇
综合类   1338篇
预防医学   48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474篇
  4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4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煤矽肺并发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6例生前诊断为尘肺0+的煤尘接触工人并发肺癌者的尸检资料采用HE、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57岁(平均52.8岁),尸检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煤尘沉积和煤尘纤维灶,煤矽结节检出率为93.75%(15/16),15例病理诊断为Ⅰ期煤矽肺,1例为煤矽尘性反应;16例肺癌中鳞状细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肺泡细胞癌3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煤矽肺并发肺癌最明显的特点是癌组织位于煤尘纤维灶和纤维化病变旁或与尘肺病变混合存在.免疫组化结果除2例未分化癌表达神经源性标记外,余均表达上皮性标记物.波形蛋白可显示纤维成分.结论 部分肺癌的发生可能与纤维化病变有关.接尘工人可患与普通人群组织学类型相同的癌.PCNA和Ki67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波形蛋白可作为煤尘纤维灶中纤维成分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周内首起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传染源引发本地二代病例疫情,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追踪,描述传播过程及各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发现指示病例后,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且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国内首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2名密切接触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指爪病例多次近距离接触,且现场通风不良;发病潜伏期37~57 h,临床表现均较指示病例轻.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未见新发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由输人性传染源引起的本地感染疫情,无防护近距离空气及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空气流通不良的密闭空间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83.
We report a case of chordoma containing a spindle cell sarcomatoid component with a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al chordoma. Immunohistochemically, many tumor cells in both conventional chordoma and sarcomatoid components were positive for cytokeratins (AE1/AE3, CAM5.2) and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as well as vimentin. This report provides a rare example of sarcomatoid chordoma. Familiarity with this type of bone tumor should help to avoid confusion with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and other spindle cell sarcomas or carcinomas. Received: 25 February 2000 Revision requested: 28 March 2000 Revision received: 30 May 2000 Accepted: 28 June 2000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本校溃疡发病特点。方法对东北大学医院1993~2002年10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24例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3例,胃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5例;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3·771;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5·29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30岁以下居多,胃溃疡以50岁以上居多,复合性溃疡以30岁左右居多。结论病变好发部位以十二脂肠球部溃疡最多见,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少;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不良嗜好、精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5.
七情定义新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按照科学概念定义规则,在情志抽象概念定义下,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逐一定义。力求各定义体现中医学对七种情志的认识特征,且与现代情绪概念内涵相融洽,为当前有关七情及七情致病的实际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84~2005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青年人胃癌1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与中老年组比较。结果青年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较密切关系,病理组织分化程度较差,病灶多发生在胃窦,临床表现以腹痛和出血最常见,较早发生远处转移,预后亦较差。结论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青年人应尽早作胃镜检查,早期确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发生于首次妊娠的异位妊娠的发病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40例首次妊娠发生异位妊娠的病历资料。结果:发生率为10·06%。发病特点为发病年龄早、未婚比例大、避孕知识匮乏;诊断及处理采用BUCL方案,即β-HCG、超声检查、阴道后穹隆穿插术、腹腔镜检术。结论:对该组特定人群进行健康宣教较治疗疾病更为重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88.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性、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观察12例病理诊断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特性,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结果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常为青、中年,病程平均1.5年,肿瘤好友于四肢的肌腱和腱膜;病理上,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巢状,形态相对一致,胞浆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核仁明显,部分肿瘤含有黑色素;肿瘤S-100和HMB45免疫染色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12/12)和75%(9/12)。其预后类似恶性程度较高的其它肉瘤。结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某些特征类似恶性黑色素瘤,但具有不同的临床特性、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为一明确的临床病理学实体。  相似文献   
8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期发生的遗传代谢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05年5月-2006年2月NICU中新生儿早期原因不明的严重酸中毒、高血钾、猝死、窒息等进行尿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同时部分检测血乳酸、丙酮酸、血氨等。结果7例早期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5小时、2天、3天、4天、6天发病,诊断为先天性丙酮酸代谢障碍1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有机酸血症2例、戊二酸尿症Ⅱ型1例、酪氨酸血症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结论NICU应警惕早期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可利用目前的技术力量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0.
乙肝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毅勤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84-1585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苗接种前后16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变化,为今后实行新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05年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起该区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目前全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接种疫苗改变了乙肝的流行特征,人群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儿童下降最明显。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是防制、消除乙肝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必须扩大疫苗的接种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