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91篇
  免费   8629篇
  国内免费   5072篇
耳鼻咽喉   343篇
儿科学   762篇
妇产科学   837篇
基础医学   6124篇
口腔科学   856篇
临床医学   19137篇
内科学   10119篇
皮肤病学   1005篇
神经病学   2501篇
特种医学   3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1篇
外科学   6647篇
综合类   42447篇
预防医学   10485篇
眼科学   729篇
药学   29218篇
  233篇
中国医学   17904篇
肿瘤学   12216篇
  2024年   1128篇
  2023年   3645篇
  2022年   3344篇
  2021年   4035篇
  2020年   3765篇
  2019年   4155篇
  2018年   2189篇
  2017年   3649篇
  2016年   3910篇
  2015年   4218篇
  2014年   6854篇
  2013年   6896篇
  2012年   8992篇
  2011年   9442篇
  2010年   8486篇
  2009年   7966篇
  2008年   9934篇
  2007年   8808篇
  2006年   8195篇
  2005年   8579篇
  2004年   6950篇
  2003年   6637篇
  2002年   5400篇
  2001年   4715篇
  2000年   3787篇
  1999年   3018篇
  1998年   2570篇
  1997年   2192篇
  1996年   2139篇
  1995年   1954篇
  1994年   1558篇
  1993年   1133篇
  1992年   1104篇
  1991年   1082篇
  1990年   912篇
  1989年   979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62.
63.
64.
赵芝洪 《解放军健康》2021,(1):F0003-F0003
凛冬已至,西部战区总医院抽组野战医疗所、野战血站等卫勤备勤力量,采用铁路运输+摩托化机动方式,经历3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安全抵达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展开驻训。到达指定地域后,他们迅即搭设指挥所,建立与上级和友邻通信网络,并设置固定哨、潜伏哨和游动哨,构建警戒防卫体系。在完成野战指挥所搭建、宿营区帐篷和野战炊事作业区餐厅等60余顶帐篷搭设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前瞻性评估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后程大分割放疗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以及在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共入组20例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所有患者于末次多西他赛化疗前开始大分割放疗。观察急性放射反应、治疗完成率及无病生存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治疗完成率100%。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及皮肤反应,患者均可耐受。中位随访时间为30.1个月,随访率100%。美容效果良好率100%。平均总治疗时间为4周,总住院治疗费用节省约1万元。21个月无病生存率为100%。结论 T1~T2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可耐受同步大分割放化疗,局部控制好,美容效果佳,且具有较高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