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收集、分析近5年不同累及程度的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患者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EACC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5年间收治的237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EACC患者分为:EACC局限于外耳道内且无明显骨质破坏为Ⅰ型;EACC破坏外耳道骨质,但未侵犯鼓室或乳突为Ⅱ型;侵入乳突或(和)鼓室或(和)颞骨外结构为Ⅲ型。分析EACC不同累及范围时外耳道壁破坏情况、症状、体征、病因学组成的差异。结果EACC好发人群为中青年(16-45岁),不同累及范围EACC性别、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造成听力损害多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常见前五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耳漏、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耳鸣。Ⅰ型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与Ⅱ型、Ⅲ型EACC疼痛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与Ⅰ型、Ⅱ型EACC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EACC患者继发性EACC构成比与Ⅱ、Ⅲ型继发性EACC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多发生于病变仅累及外耳道骨壁阶段,累及鼓室和(或)乳突和(或)颞骨外的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显著高于局限于外耳道病例,病变局限于外耳道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EACC患者中继发性EACC构成比较累及鼓室、颞骨骨质病例高。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成人残疾的常见原因, 脑卒中后独立生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障碍的治疗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恢复的准确预测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并且有助于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分层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白介素16(IL-1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D)在持续性慢性鼻炎发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鼻中隔偏曲伴持续性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两组鼻粘膜组织中SP-D和IL-16阳性表达情况,并探讨分析SP-D、IL-16在持续性慢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研究组鼻粘膜组织中的SP-D、IL-16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中血清SP-D、IL-16水平呈正相关(r=0.715,P<0.05)。结论:趋化因子IL-16与SP-D在持续性慢性鼻炎组织中呈高表达,SP-D与IL-16可能是通过动员并聚集大量促炎因子使机体维持非可控的炎症环境,故其在持续性慢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隆云  张应  马鹏  吴叶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60-3064
为了确定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外观形态、产量和质量,比较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花蕾的质量。结果表明,开花型和花蕾型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外观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花蕾发育,产量逐渐增加;开花型灰毡毛忍冬花蕾开放后(银花期、金花期)绿原酸含量极显著降低,开花前(幼蕾期、青色期、大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花蕾型灰毡毛忍冬黄白期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显著降低,幼蕾期和青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开花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大白期,采摘时段为10:00以前和18:00以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青白期,采摘时段为8:00以前和18:00以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反眉形隧道内切口小梁切除在青光眼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28例30眼)病人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改善提高。术后眼压控制好,一般控制在10~21 mmHg之间,无需使用药物控制眼压。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早期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性反应、渗出膜形成。结论:反眉形隧道内切口小梁切除在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脂质体与齐墩果酸比例、乙醇与氯仿的比例以及加热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脂质体中齐墩果酸含量,同时对其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评价,粒度分析仪分析脂质体粒径。结果齐墩果酸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2∶1,脂质体与齐墩果酸比为2∶1,乙醇与氯仿比为1∶1,制备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为85.29%,平均粒径为150.4 nm,加标回收率为99.08%( RSD=0.61%,n=3)。该脂质体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4 h。结论该方法制备的齐墩果酸脂质具有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回收率理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