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97篇
  免费   5231篇
  国内免费   4192篇
耳鼻咽喉   436篇
儿科学   524篇
妇产科学   493篇
基础医学   4493篇
口腔科学   943篇
临床医学   11102篇
内科学   4973篇
皮肤病学   420篇
神经病学   2281篇
特种医学   2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3690篇
综合类   21989篇
预防医学   11273篇
眼科学   786篇
药学   8789篇
  129篇
中国医学   8614篇
肿瘤学   1575篇
  2024年   902篇
  2023年   3206篇
  2022年   2479篇
  2021年   2702篇
  2020年   2494篇
  2019年   2320篇
  2018年   1187篇
  2017年   1755篇
  2016年   2006篇
  2015年   2354篇
  2014年   3620篇
  2013年   3543篇
  2012年   4751篇
  2011年   5158篇
  2010年   4575篇
  2009年   4568篇
  2008年   6503篇
  2007年   5078篇
  2006年   4492篇
  2005年   5081篇
  2004年   3247篇
  2003年   2406篇
  2002年   1695篇
  2001年   1431篇
  2000年   1221篇
  1999年   1031篇
  1998年   920篇
  1997年   815篇
  1996年   709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尿毒症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Treg/Th17细胞水平、营养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肾功能指标[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7、TNF-α、hs-CPR、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左卡尼汀可帮助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改善机体微环境、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健康状态的辨识是把握健康的前提。当前学界已存在专家辨识模式、标准辨识模式、数字辨识模式、智能辨识模式以及微观辨识模式等。联合多种辨识方法,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形成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人机互参的中医健康状态个体化辨识方法是研究的趋势所在。文章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探讨了多元辨识模式、远程辨识模式、终身辨识模式、自动辨识模式的思路方法,以期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成研究组(n=30)和参考组(n=30)。参考组采用单一西医护理,研究组在此之外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研究组与参考组SAS、SDS、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6评分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对中西结合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对西医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2014年新疆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的分布情况,为新疆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