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
2.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成功进行择期PCI手术的1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纳入对象分为单支组(n=79)、双支组(n=60)及多支组(n=48)。分别于PCI前及PCI后3 d,检测血清中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组织蛋白酶K(Cat K)、五聚素3(PTX3)]、细胞凋亡相关分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 Fas)及其配体(s Fas L)、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炎症反应指标[hs-CRP、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栓素2(TXB2)、内皮素(ET)]。结果:PCI后3 d,单支组Lp-PLA2、Lox-1、Cat K、PTX3、s Fas、s Fas L、hs-CRP、IL-6、MMP-9、TXB2、ET均显著低于双支组、多支组,且双支组亦显著低于多支组(P<0.05);单支组Bcl-2、NO均显著高于双支组、多支组,且双支组亦显著高于多支组(P<0.05)。结论:择期PCI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炎性反应,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致使斑块稳定性降低,且病变支数越多内皮损伤程度、炎性反应越强,心肌损伤越严重,不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3.
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危急重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医结合现代医学对易损斑块形态、去稳因素及干预等方面的认识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近5年来各医家对易损斑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9月新郑市社区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性、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术前Tp-e/QT比值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PCI的STEMI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第1次心电图结果测量计算出Tp-e/QT比值,观察PCI术后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后死亡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Tp-e/QT比值≥0.25患者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随访6个月病死率均高于Tp-e/QT比值<0.2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Tp-e/QT比值对STEMI患者行PCI后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可作为STEMI行PCI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