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为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该项目对揭开中医理论背景、哲学体系、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重大理论具有一定意义,对"健康医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的理论及方法,对于中医诊断的临床、科研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体系,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提出状态是健康认知的核心,整体状态的动态辨识是把握健康的关键,是推动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中医整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实践意义,并初步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余皎莹  翁丽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7+117-137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规范围绝经期综合征疾病前驱期的体质分型,形成《"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专家共识》。方法:通过中医文献数据检索,并结合专家意见问卷调查、专家论证,提出"围绝经期综合征"体质分型,形成健康状态辨识分类量表。结果:由形成的健康状态辨识分类量表可知,"围绝经期综合征"体质分型主要为肾虚、肝郁、脾虚。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专家共识》的形成可为后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干预治疗做准备,可为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中医健康状态精气神理论框架,为中医健康状态精气神辨识的运用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原创思维的指导下,在中医精气神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中医健康状态精气神辨识的理论框架。结果中医精气神辨识理论框架包括精气神充足和精气神不足辨识2个类别,每个类别含有形象、窍象、神志象、舌象、脉象5个方面内容。结论中医健康状态精气神辨识理论框架对指导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虽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但"治未病"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关注人体的整体生命状态,历经千年实践,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中医药技术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四诊合参"与"辨证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辨识和诊断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文章通过概述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证候及体质特征等方面与亚健康状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辨识研究的巨大潜力,展现其临床应用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近些年提出"精准医学"的理念,医学研究的焦点开始聚集个体化诊疗方案,这与中医一贯遵循的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等治疗原则相契合,可见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及其研究必将为中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  相似文献   

7.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体质学说、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措施完成痰湿体质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开展健康筛查、慢病门诊、慢病体检、慢病风险评估、慢病干预、诊后随访等为一体的慢病诊疗模式,进一步构建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控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以慢性病代表人群为示范,开展中医健康状态监测及干预技术评价研究,规范中医慢病防控的干预方法,形成痰湿人群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状态监测、疾病风险预警监测及慢病管理防控监测系统,最终将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的规范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到家庭、社区等。  相似文献   

8.
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是对中医辨证思维的数学建模与实现。模型算法在求解表征参数对状态要素贡献度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和思维规律,充分考虑表征参数的表达和分类的差异、隐性参数与证候真假、状态要素的兼杂与缓急等问题。文章在总结分析了"中医专家系统"和原有辨证模型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研究的基本框架。本领域的探索将有助于推动中医健康理论创新,同时也为健康状态辨识工具的研发提供方法学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更加全面。历代中医学家基于传统医学的角度对健康的概念以及健康状态的辨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从健康的概念,健康状态的定义,健康状态辨识以及中医辨识健康状态的工具和方法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总结中医辨识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KY3H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基于问题导向,通过集中攻克四个相互关联、连续一体的关键技术创新,促进了被动式“求医”服务模式向主动的“求己”服务模式转变。一是以传统中医经络和脏腑理论为基础,通过数字量化模型准确辨识个体人的健康状态和评估风险;二是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监测和干预的集成技术产品,实现个性化健康状态辨识和“一态一方”的精准干预;三是通过开发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干预信息化软件系统,提升KY3H健康保障服务的智能性、实时性与可及性;四是制定相应的中医预防保健规范、行业标准和服务包设计,推动了KY3H健康服务模式的有效推广和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君冬  杨硕 《中医药导报》2021,27(1):151-155,162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人工智能在中医药学领域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结合人工梳理及信息整合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分布、作者、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691篇,英文文献168篇,2018—2019年中英文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作者以近年来新兴团队为主,机构合作模式单一,高被引论文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应用领域主要是中医智能诊断及预测各类疾病进程、中药智能识别分类、中医健康养生,研究成果主要是中医养生保健的智能化设备、中医人工智能系统、中医知识库、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等。结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中医智能方法、智能诊断及智能预测,热点更趋向于智能方法研究,各研究团队及研究机构应当加强各研究领域专家合作,实现多学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理论寻求建立以“治未病”为基础思想的疾病预防体系,体质辨识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健康干预等措施。目前中医体质的主要辨识方法为量表法和医生四诊法,缺乏标准性和客观性。对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与中医体质辅助辨识技术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思想,对未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健康状态中医辨识是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健康理论,运用中医健康状态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形成中医健康状态评价方法体系,对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相关研究,符合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也符合新医改形势下卫生保健提倡的“关口前移”,对促进人群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健康状态中医辨识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发表的中医健康辨识的文献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以及Pubmed等数据库,从发表时间、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基金分布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2011年以来相关研究文献有较明显增长,北京、广东等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文献中流行病学研究占44.1%,其余为综述、理论研究等。[结论]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增加,但在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及客观化、微观化和系统化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不断提升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养生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文献进行检索并筛选,运用CiteSpace 5.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近10年有关中医养生研究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主要研究人员185人,并形成了以于琦和郭教礼为代表的两个稳定的高产团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养生理论、养生思想、养生方法及养生应用,相关度较高的疾病主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结论:中医养生的研究以养生思想和养生方式为主,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并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拥有较稳定的研究团队,但团队间合作不足,今后应加强团队间合作,深入挖掘中医养生在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朱燕波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36-1140
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但现阶段“单维” “静态”的辨识及干预评价已无法满足中医体质研究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潜在类别分析、用户画像等方法逐渐成熟,若将其思想结合构建新的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体质健康状态和干预效果评价,可以突破现有模式的瓶颈问题,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颗粒物已成为全球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2.5,PM2.5)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有效干预已成为我国国民基本的民生需求和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关联规则挖掘和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国内PM2.5研究团队、研究单位地区分布、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及健康相关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3—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大气颗粒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医药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及时、快速了解国内PM2.5研究信息和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  濮文渊  钱爱兵  朱学芳 《中草药》2015,46(19):2966-2973
以信息可视化方式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热点。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CMSCI引文索引数据库,结合《中图分类号(第四版)》确定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13 259篇,抽取其81 626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词分析、可视化分析及共词聚类等方法分年度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并进行对比分析。以知识图谱方式识别出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为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且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发现该研究领域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种实验方法为重点实验方法,以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我国中医学与药学的学科交叉为领域内学者学科交叉行为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名贵香料和传统药材,西红花的品质评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虽在江浙等地有西红花的规模种植,但对西红花的品质研究,尤其是国产西红花与国外传统产区西红花品质的比较研究还少见,不利于国产西红花进入国际贸易市场。该文从西红花化学成分、真伪及掺假鉴别、人为添加染料的检测、品质评价检测指标及方法、国际市场等级规格品质评价、影响样品品质的因素等方面出发,对西红花品质评价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医现代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笔者为研究舌诊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截至2019年6月)获取307篇相关研究文章;总结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舌象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较早,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理论、方法、产品研发、临床应用研究4个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舌象采集系统、舌体分割技术、舌质舌苔分离技术、特征提取技术。由于缺乏多学科合作、计算机技术与中医思维方法结合不足、相关领域数据库建立不全等问题,舌象智能诊断技术的临床指导作用在中医从业者中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