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04篇
  免费   3721篇
  国内免费   1439篇
耳鼻咽喉   311篇
儿科学   437篇
妇产科学   381篇
基础医学   2016篇
口腔科学   669篇
临床医学   8326篇
内科学   4707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617篇
特种医学   1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11篇
综合类   19555篇
预防医学   17000篇
眼科学   312篇
药学   9590篇
  171篇
中国医学   8115篇
肿瘤学   952篇
  2024年   638篇
  2023年   2315篇
  2022年   1915篇
  2021年   2180篇
  2020年   1989篇
  2019年   1691篇
  2018年   891篇
  2017年   1249篇
  2016年   1582篇
  2015年   1948篇
  2014年   3385篇
  2013年   3678篇
  2012年   5550篇
  2011年   5187篇
  2010年   4318篇
  2009年   4110篇
  2008年   7256篇
  2007年   4930篇
  2006年   3747篇
  2005年   4560篇
  2004年   3343篇
  2003年   2386篇
  2002年   1841篇
  2001年   1572篇
  2000年   1277篇
  1999年   955篇
  1998年   710篇
  1997年   652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和长方案对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于本生殖中心初次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PCOS且超重(BMI≥24 kg/m2)的35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方案组(n=226)和长方案组(n=13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和临床结局,分析两组患者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优质胚胎率、一次移植妊娠结局和累积活产率的差异。结果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BMI、基础睾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长方案组比较,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基础FSH水平[(6.42±1.63)U/L vs.(6.78±1.53)U/L]显著降低(P<0.05),而窦卵泡数[(32.55±11.06)个vs.(28.02±7.09)个]显著增多(P<0.05)。促排卵情况比较中,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扳机日LH和P水平以及优质胚胎率(38.04%vs.32.26%)显著高于长方案组患者(P<0.05),但E2水平及获卵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结局比较中,两种方案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因OHSS高风险取消移植周期率、一次移植妊娠结局、乐观累积活产率以及保守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超重PCOS患者,与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可获得更多的优质胚胎,但两种方案的临床结局相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不孕症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4010例DOR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低龄组(≤35岁,n=1857)和高龄组(>35岁,n=2153),各组再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和超重及肥胖组(BMI≥24 kg/m2),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及其他潜在影响AMH的因素。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龄组AMH水平与BMI呈负相关(β=-0.100,P<0.05);高龄组AMH水平与BMI无显著相关性(P>0.05)。此外,高龄组AMH水平与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呈负相关(P<0.05),低龄组AMH与bFSH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组AMH水平均与窦卵泡数(AFC)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35岁DOR不孕症女性BMI是血清AMH水平变化的独立影响因子,而>35岁DOR不孕症女性BMI与血清AMH水平变化无关。DOR不孕症患者的年龄不能独立预测血清AMH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估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择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9月584例行择期CPB下非CABG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男268例(45.9%)、女316例(54.1%),平均年龄(52.1±11.6)岁。平均CPB时间(124.8±50.1)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6.4±38.9)min。449例(76.9%)为单纯瓣膜手术。运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建立AKI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明确术前PNI、克利夫兰临床评分(Cleveland Clinic Score,CCS)及预测模型对AKI的预测价值。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与AUC变化量用于明确术前PNI对CCS或AKI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前PNI不能有效预测CPB下非CABG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AUC=0.553,95%CI 0.489~0.617,P=0.095),且不能改善其它AKI预测模型的预测作用。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KI或严重AKI(2~3级)的发生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741,95%CI 0.686~0.796,P<0.001),明显优于CCS(AUC=0.512,95%CI 0.449~0.576,P=0.703)。结论术前PNI不能有效预测择期CPB下非CABG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且对其它AKI预测模型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HRMR)血管壁成像(VWI)所测壁强化指数(WEI)评估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以3D-DSA观察动脉瘤大小、位置、形态。基于HRMR血管壁成像主观评估是否有动脉瘤壁强化(AWE),并采用软件计算WEI。采用ELAPSS及PHASES评分评估动脉瘤生长风险及破裂风险。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WEI与动脉瘤生长及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174例患者共248个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囊状动脉瘤,HRMR VWI示AWE 78个、无AWE 170个。AWE与无AWE动脉瘤大小、位置、形态、ELAPSS评分、生长风险、PHASES评分、5年破裂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WE动脉瘤WEI高于无AWE动脉瘤(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WEI与动脉瘤3年、5年生长风险(r_s=0.40、0.40,P均0.01)及5年破裂风险(r_s=0.24,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HRMR VWI所测WEI越高,提示动脉瘤不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探讨年龄和性别标准化BMI-Z值(BMI-Z)轨迹与青春晚期(16~18岁)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 基于苏州市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HPPCA)2012-2019年的数据,以2019年的监测数据为结局,将末次监测年龄为16~18岁且总监测次数≥4的11 81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运用潜变量生长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儿童成长过程中的BMI动态变化(BMI-Z变化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动态变化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 在男、女生中各确定了6条BMI-Z变化轨迹,分别为较瘦组、略瘦组、标准组、下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标准组相比,男生肥胖组在青春晚期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94.0%(OR=1.94,95%CI:1.43~2.63),而女生肥胖组则增加107.0%(OR=2.07,95%CI:1.33~3.22)。男女生中下降组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发病均没有显著关联。结论 儿童持续性肥胖会增加青春晚期罹患血压偏高的风险;若对肥胖儿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在青春晚期恢复正常体重,或许能降低血压偏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TG、FPG及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金昌队列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35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TG、FPG及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的关系,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TG组相比,总人群中TG边缘升高组和升高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16(1.01~1.34)和1.49(1.30~1.70),男性中分别为1.13(1.01~1.27)和1.17(1.06~1.30),女性中分别为1.05(0.88~1.26)和1.06(0.88~1.28);与正常FPG组相比,总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组的HR值(95%CI)为1.29(1.13~1.48),男性中为1.26(1.08~1.48),女性中为1.59(1.14~2.21);以最低四分位数组为参照,总人群中TyG的最高四分位数组的HR值(95%CI)为1.73(1.45~2.07),男性中为1.32(1.14~1.53),女性中为1.87(1.37~2.54)。TG、FP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线性相关。结论较高的TG、FPG、TyG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FPG及TyG较高的人群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医院实践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运用PEST模型,分析常态化防控下肿瘤专科医院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并以某肿瘤专科医院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总体策略。结果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肿瘤专科医院面对着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共通或特异的崭新环境。针对环境变化,案例医院采取防控与救治相整合、线下与线上相整合、院内院外资源相整合的应对策略,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恢复和提升。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和政府部门应全面把握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围绕疫情防控和肿瘤防治两大主线,制定涵盖短期和中长期等不同时段、更具整合特点的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测量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以及不同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特征,为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促进提供参考。  方法  用ActiGraphGT3X对西安市某高校附属小学一、二、四年级的60名学生在3节体育课上的身体活动进行测量,依据最新体质测试成绩中的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不同年级的标准划分体重状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索身体活动差异。  结果  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比例为21.9%(8.8 min)。男、女生体育课MVPA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体重学生体育课MVPA比例和步数分别为25.4%和(1 247.0±326.3)步,高于偏轻体重学生,但与超重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年级男、女生体育课MVPA比例分别为27.0%和26.4%,均高于一年级,但与四年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比例较低。建议在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重视提高教师的身体活动促进意识,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比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血糖水平及膳食营养摄入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划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6例、低体质量组19例、肥胖组15例及超重组20例,采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及食物频度法,对GDM患者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情况及活动与增重情况、孕前BMI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等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4组孕前BMI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活动时间均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及超重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孕期增重重量比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更低,肥胖组孕期增重重量比低质量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空腹血糖(FPG)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及超重组更低,肥胖组FPG比正常体质量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BMI与FPG、1 h PG及2 h PG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孕前肥胖、超重、孕期不合理饮食以及增重过多均与GDM发生率存在密切纤细,孕期需保持营养均衡及饮食合理原则,加强孕妇饮食健康指导及围术期保健,保持保体质量科学合理增长,减少GDM发生情况,从而确保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