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柑橘类黄酮成分的同步HPLC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柑橘类黄酮(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橙黄酮、川陈皮素)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用快速HPLC方法.方法用仅含甲醇和水的无盐流动相梯度洗脱,Kromasil反相分析柱(100-5C18-250A,4.6 mm×250 mm,5 μm),结合二级阵列管紫外扫描做峰识别.结果对于要检测的5种柑橘类黄酮均得到满意的分辨率和线性范围,其加样回收率95%~102%;重现性RSD 1.88%~2.93%分析了6种酸橙类柑橘中药材黄酮含量.结论建立了多成分柑橘类黄酮快速HPLC检测方法并可用于LC-MS.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诺必擂停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3种移植性肿瘤模型(S180、BGC823、EAC),计算各用药组抑瘤率、EAC小鼠生命延长率;体外实验采用2种肿瘤细胞株(K562、HL60),MTT法检测抑制率。结果:诺必擂停对S180、BGC823具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9.11%~55.67%、36%~58%,EAC的生命延长率为15.38%~24.61%;体外,诺必擂停可抑制K562、HL60的生长,浓度在2.5~10μg·ml-1时,抑制率随浓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诺必擂停对S180、BGC823移植性肿瘤及K562、HL60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EAC小鼠具有一定的生命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不同药性中药成分对尿酸重吸收转运体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4(OAT4)的抑制作用及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OAT4、URAT1过表达单克隆细胞株(MDCK-hOAT4、HEK293-hURAT1),检测各药性中药单体对OAT4、URAT1的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运用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制备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研究原儿茶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结果苦味药中的川陈皮素,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抑制作用较强,IC50分别是0.556、18.40、6.831、6.825μmol/L。酸味药中的原儿茶酸、甘味药中的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7.709、14.540μmol/L。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排泄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结论川陈皮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对OAT4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儿茶酸、甘草素对URAT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甘草素能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OAT4、URAT1对尿酸的重吸收,并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藿香汤中维采宁-2、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红素4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Endeavorsil C18(2.1 mm×50 mm,1.8 μm,Dikma)柱为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A)-0.2%(体积分数)甲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300 nm.结果 维采宁-2在4.20~ 12.6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38%(n=6);橙皮苷在9.52~78.4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09%(n=6);川陈皮素在4.00~ 12.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1%(n=6);桔红素在1.76~ 3.96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3.5%,RSD为1.22%(n=6).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陈皮藿香汤的质量控制,也可为含有该药对的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通脉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BATMAN)数据库、通用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获得通脉逐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基因卡片(Gene Cards)数据库、基因疾病关联(DisGeNET)数据库和毒性与基因比较(CTD)数据库获取AS的相关靶点并与通脉逐瘀汤作用靶点取交集;基于Cytoscape软件构建通脉逐瘀汤治疗AS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检索交互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交互作用(PPl)关系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最终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Cluster-profile version 3.12.0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279种活性成分和586个靶点;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川陈皮素、(+)-儿茶素、黄芩素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GO富集分析结果共有1749个GO条目,其中1627个生物过程条目、30个细胞组分条目和92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有94条通路,主要有低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通脉逐瘀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治疗AS.  相似文献   
56.
炒青皮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对青皮的醋炙品进行黄酮类成分研究。方法 :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法。结果 :分离得到Ⅰ、Ⅱ、Ⅲ、Ⅳ 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橙皮甙、新橙皮甙、川陈皮素和红橘素。结论 :首次证明生、炒青皮均含有上述4种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57.
万理  祝婧  杨明  谌瑞林  陈泣  易炳学  罗薏 《中草药》2024,55(1):68-76
目的 基于工业化生产条件进行蜜麸枳壳质量标准研究,并优选优势原料产地。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对18批不同产地来源的蜜麸枳壳进行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测定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通过色差仪测定饮片粉末色度,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建立了特征图谱,采用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价各批次蜜麸枳壳质量。结果 蜜麸枳壳各指标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通过建立的蜜麸枳壳特征图谱,得到15个共有峰,指认了6号峰为柚皮苷,7号峰为橙皮苷,8号峰为新橙皮苷,11号峰为橙皮素,12号峰为川陈皮素,13号峰为甜橙黄酮,15号峰为橘红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批蜜麸枳壳样品可聚为4类;通过OPLS-DA法筛选出新橙皮苷、峰10...  相似文献   
58.
高喜梅  池玉梅  张雯  赵晓莉  狄留庆 《中草药》2020,51(9):2548-2556
目的通过对枳实进行多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为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QAMS)模式,采用Waters X-Bri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和330 nm,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确定了21个共有峰,鉴别出了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桔皮素9种成分,且23批次枳实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PCA)分析结果显示的分类情况与该药材的产地分布情况相一致,以新橙皮苷为参照物的QAMS法测定结果均显示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从成分的角度来看,不同产地间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实验所建的QAMS法准确、高效、可行,与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应用于酸橙枳实的质量评价,为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通过对枳实进行多成分定性、定量分析,为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QAMS)模式,采用Waters X-Brige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和33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建立了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确定了21个共有峰,鉴别出了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桔皮素9种成分,且23批次枳实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PCA)分析结果显示的分类情况与该药材的产地分布情况相一致,以新橙皮苷为参照物的QAMS法测定结果均显示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从成分的角度来看,不同产地间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实验所建的QAMS法准确、高效、可行,与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应用于酸橙枳实的质量评价,为不同产地酸橙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考察川陈皮素自组装前体脂质体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方法 以川陈皮素溶液、普通脂质体为对照,采用单向灌流法,研究不同肠段川陈皮素自组装前体脂质体的大鼠肠道吸收动力学。结果 3种制剂在全肠段都有吸收,在各个肠段,3种制剂的净累积吸收量、Ka和Peff均表现为川陈皮素自组装前体脂质体>川陈皮素普通脂质体>川陈皮素(P<0.05)。结论 川陈皮素自组装前体脂质体可显著促进川陈皮素的口服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