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 Merr.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牛白藤提供依据.以硅胶、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MS和NMR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吐叶醇(6S,9S-vomifoliol,1),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2),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白桦醇(betulin,4),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 acid,5),乌苏酸(ursolic acid,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stigmast-4-en-3-one (8),7β-hydroxysitosterol(9),(3β,7β)-7-methoxystigmast-5-en-3-ol(10)和巴戟醚萜(morindacin,11).化合物1,2,4,8~ 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2,8 ~ 11均首次从耳草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9,10均首次从茜草科植物中分得.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试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4,6,9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具有促进骨骼肌细胞L6表面GLUT4转位活性的委陵菜黄酮衍生物。方法:将实验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胰岛素组(以胰岛素刺激20 min)和黄酮衍生物组(加不同衍生物刺激24 h),用类ELISA法测定细胞膜上GLUT4的量。结果:对黄酮衍生物1~14影响L6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转运的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1、5、6、8~11在10μg/mL作用浓度下,促进GLUT4转位的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60±0.30)倍、(3.66±0.26)倍、(2.87±0.49)倍、(3.97±0.37)倍、(2.82±0.45)倍、(3.37±0.67)倍、(4.43±0.61)倍(P<0.05)。化合物6与胰岛素叠加作用为空白对照组的(4.31±0.22)倍(P<0.05)。结论:委陵菜黄酮衍生物促进GLUT4转位的作用为首次报道。黄酮衍生物1、5、6、8~11有明显地促进L6表面GLUT4转位的作用;化合物6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为降低结核病患者死亡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获得上海市松江区城区在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间登记确诊的782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剔除农村地区、外来流动人口及失访患者,总计765例患者纳入研究。研究终点为2019年6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9.7±3.2)年。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人口学信息、生存时间和生存状况等信息。结核病患者全死因死亡及因结核死亡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4—2008年结核病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32例,病死率为4.2%;全死因死亡233例,病死率为30.5%。诊断后第1年全死因病死率和结核病病死率最高( χ 趋势 2 值分别为20.16、3.00,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结核病患者全死因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男性[调整风险比(aHR)=0.12, 95%CI=0.03~0.77],41~岁年龄组(aHR=1.52, 95%CI=1.23~1.88),≥61岁年龄组(aHR=1.60,95%CI=1.37~1.73),有肺空洞(aHR=2.12, 95%CI=1.57~2.83),痰涂片阳性(aHR=1.76,95%CI=1.52~1.91)及并发其他基础疾病(并发糖尿病:aHR=1.35,95%CI=1.26~1.47;并发肿瘤:aHR=1.78,95%CI=1.48~1.96)。因结核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61岁年龄组(aHR=1.34,95%CI=0.08~1.85),有肺空洞(aHR=2.95,95%CI=1.26~6.71),复治(aHR=1.43,95%CI=0.18~1.85),痰涂片阳性(aHR=1.17,95%CI=0.48~2.15),耐多药结核病(aHR=1.20,95%CI=1.01~1.56),并发其他基础疾病(并发糖尿病:aHR=1.23,95%CI=1.04~1.25;并发肿瘤:aHR=13.72,95%CI=1.78~95.75)。结论 医疗卫生机构应关注年龄>40岁、男性、有肺空洞、痰涂片阳性、并发糖尿病和肿瘤等因素对结核病患者全死因死亡的影响;对因结核死亡的影响应关注年龄≥61岁、有肺空洞、复治、痰涂片阳性、耐多药结核病,以及并发糖尿病和肿瘤等因素。要特别关注患者诊断第一年后的治疗情况,降低死亡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成效。方法将学生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模式对学生平均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甲组单元测试总成绩及客观题成绩、形成性评价总成绩及课堂抢答、讨论发言成绩、综合性平均成绩及各分数段人数变化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或P<0.01);两组间的满意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的混合教学模式确实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可为今后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激励在护理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应用的恰当可以使管理者的工作事倍功半,主要介绍三种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三种理论各有特色,同时又互有交叉,在管理护士的过程中,将此三种理论应用与不同特点的护士后,起到了显著的激励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调动起了护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使用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术后不填塞鼻腔,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组吸切钻切削下鼻甲后行鼻腔填塞,缝合组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无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填塞组在手术后鼻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管温馨护理卡"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尿管温馨护理卡"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合格率,留置导尿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残余尿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导尿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管温馨护理卡"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残余尿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留置导尿管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的二组分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Agilent 1260 Infinity高效液相色谱仪,0.05 M硼砂-0.01%三氟乙酸-水:甲醇:乙腈(70∶10∶2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洗脱时间30 min。结果: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的主峰与杂峰分离度均大于1.5,林可霉素、利多卡因、2,6-二甲基苯胺的定量限分别为80 ppb、40 ppb、40 ppb,且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6,R2>0.999),RSD分别为1.3%、1.1%、1.3%。结论:该测定方法专属性较好,灵敏度较高,能同时有效测定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的两个主要成分和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同心圈活动小组,以“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提高留置针输液质量”为主题,调查品管圈现状,寻找输液外渗原因,设立改善目标,落实对策.结果 活动实施后,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率由15.1%下降至6.5%,目标达成率为97%,进步率为56.95%,10个圈员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圈员挖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留置针输液护理服务,提高了留置针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及对血清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和B 2组,每组50例。A组为试验组,即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即单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8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血清PCX和PICP水平的变化。结果在一个疗程后,A组与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尿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血清PCX和PIC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有高血压的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既改善了血管状态,又保护了肾脏,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