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9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18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24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683篇
内科学   529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7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44篇
综合类   619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4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1.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异机CT图像融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复发转移的40例NSCLC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于显像前后1周内行CT扫描.用三维(3D)图像融合软件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CT扫描相同的范围内,40例患者共检出病灶58处,其中恶性52处,良性6处.融合图像诊断NSCLC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23%(49/52),5/6,93.10%(54/58),98.00%(49/50),5/8,5.65及0.07.图像融合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CT.单纯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效能与图像融合无差别,但与CT图像融合可明显提高对病灶的定位诊断(提高44.83%).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与CT图像融合诊断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及再分期有一定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作为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检查,能早期探测到肿瘤有无复发,准确鉴别术后瘢痕与复发,且能提供全面、准确的再分期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但仍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诊断。PET-CT融合显像有助于PET图像的正确解释,定位、定性准确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是一种新型凋亡抑制因子,近年来不断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也为肿瘤转移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病变CT监视下穿刺活检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病变CT监视下穿刺活检中穿刺路径的选择方法。方法141例胸腰椎病变临床诊断不清患者,其中胸椎70例,腰椎71例。根据病变位于脊椎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于CT监视下穿刺取材。穿刺路径:经椎旁路径63例,经椎弓根路径45例,经肋椎关节路径11例,其他路径22例。结果141例中共有128例诊断正确,穿刺结果诊断正确率为90.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病变穿刺路径的选择要根据病变的位置不同具体分析。总的原则是安全、取材量多、对患者损伤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过门静脉系统局部应用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对于肝转移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门静脉注射 2× 10 5个MCA 2 0 5肿瘤细胞建立小鼠肝转移肿瘤模型 ,同时脾脏被移植到皮下 ,作为反复多次向门静脉系统注射的途径。第 3~ 7天 ,0 1μgIL 12通过腹腔或脾脏注射 ,同时对照组中通过脾脏注射等体积的平衡盐水。第 2 1天检查肝转移肿瘤的情况。结果 在肝转移模型中 ,IL 12腹腔注射组和IL 12脾脏注射组的肝脏重量 (1 33± 0 0 8)g和 (1 2 9± 0 0 7)g明显小于对照组 (1 92± 0 17)g ,P <0 0 5 ,IL 12腹腔注射组和IL 12脾脏注射组的肝脏转移结节数目 (1 5 3± 0 5 8,0 6 0± 0 89)明显少于对照组 (18 2 5± 5 71,P <0 0 5 )。在IL 12脾脏注射组中 (n =6 ) ,3只小鼠的肝脏肿瘤完全消失。结论 通过门静脉系统局部应用IL 12是治疗肝转移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疗效,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施行肝切除术的6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8.1%和26.0%,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0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直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假包膜形成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术后综合治疗者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综合治疗者(P<0.05)。肝转移灶大小及其切除时间并不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不超过3个、肿瘤假包膜形成及术后综合治疗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AHH)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高容量性血液稀释组(A组)在切皮前30分钟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液1000ml;对照组(C组)常规输液,不实施血液稀释.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术后24小时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及CD4 /CD8 细胞百分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结束后(T1)、手术后第1天(T2)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及CD4 CD8 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CD8 无显著性变化;但A组手术结束后和手术后第1天CD3 、CD4 及CD4 /CD8 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术前采用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AHH),可显著改善妇科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常规放疗靶体积合理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情况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模式,初步探讨照射靶体积确定的合理性.方法共4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规范化单纯常规根治性放疗.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模拟定位,鼻咽靶体积为CT检查所见的原发病灶范围以及可能侵犯的亚临床病灶区域.利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累积复发率;将鼻咽局部复发患者疗前和复发时局部病灶范围(Vnx和Vrecur)勾画于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复制首程放疗的射野并按原处方剂量进行计算,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剂量学评价:recurV95(95%处方剂量曲线包括的Vrecur)≥95%定义为野内复发,95%>recurV95≥20%定义为野边缘复发,20%>recurV95定义为野外复发.结果局部复发共52例,全组1、2、3、4年局部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6%、3.9%、8.7%、11.5%.对42例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显示野内复发占多数(52%),而大部分野边缘复发和全部野外复发均与射野设置不当、影像学阅片能力欠缺使首程放疗剂量不足有关.结论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复发的剂量学模式的分析结果提示该靶体积的设置比较合理.提高影像阅片能力,准确的射野设计,充分利用生物影像学工具,有针对性地提高照射剂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病人(P<0.0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者的5年生存率较最大直径≤5cm者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