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27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71.
模型化推理是指以模型特别是思维模型为中介或工具,由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方法。《黄帝内经》由于其历史条件的限定,较多地采用了天然实物模型进行推理,而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自然也就成了人类认识事物乃至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为普遍的天然模型。通过阐述水模型与《黄帝内经》血脉气血循环、经脉气血运行、十二经脉体系建构、六淫病因认识、气血津液病机以及相关临床诊治思维的关系,分析指出《黄帝内经》天然模型化推理具有直观性、经验性、功能性、非结构性、整体全息性、时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2.
从《黄帝内经》成书与多学科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学学科体系形成的客观原因,认为构建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面世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是当时多学科融合的必然产物。开放包容并不断吸收多学科的学术成果不仅是中医学发展的规律和内在动力,对解决目前中医学的发展困境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下的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应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和解读中医,把宝贵的医学经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73.
从文理、医理以及文化内涵多角度剖析《灵枢·决气》所载"六气为一气"的思想内涵。精、气、津、液、血、脉"六气"为人体之基础,然同源于"一气",其功能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六气为一气"观的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古代地理、社会、政治、哲学文化大环境下,其思维方式以"尚同""求一"为根本;二是万物为"一气"的哲学思维,即"气一元论";三是"气一元论"的延伸即"整体思维",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同源"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寻找黄连阿胶汤的有效成分、治疗靶标。方法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药物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药物和疾病靶标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研究黄连阿胶汤成分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黄连阿胶汤中的氢化小檗碱、β-谷甾醇、山姜素、山柰酚、小檗浸碱、荠苎黄酮等19个成分可能通过调控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阿片受体、乙酰胆碱等25个靶点作用于失眠症治疗。结论黄连阿胶汤可能主要通过多个靶点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发挥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和分析黄有荣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黄有荣教授首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中使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中药的频数、聚类规则进行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药物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有263份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共使用中药210味,总计出现频次3582次,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药物有当归、牛膝、甘草、杜仲等33味中药;高频次药物组合主要包含当归与赤芍、当归与桃仁、牛膝与党参、当归与川芎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类药物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肝、肾、脾经。结论黄有荣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独活寄生汤是其治疗的基础方剂,数据挖掘客观反映了黄有荣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构建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的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柴胡影响片仔癀的肝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主要归肝经的药材、片仔癀中的各成分“印迹模板”特征及肝靶向趋势;利用中药多成分“印迹模板”自主作用特征,结合靶区动力学和总量统计矩原理建立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片仔癀组、柴胡组、片仔癀+柴胡组、空白组4组作用的肝癌大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扣除主要归肝经药材分子连接性指数平均值后,片仔癀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376 8,片仔癀+柴胡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988 2,预测柴胡可增强片仔癀的肝靶向性。建立中药复方靶向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相对总量摄取率(RUET),相对总量浓度(RCT),相对“印迹”趋势(RITT)及相对“印迹”方差(RIVT);各组织中肝脏的RUET和RCT均为最大(RUET=1.88>1,RCT=2.30>1),其他组织这2个参数则均<1,说明片仔癀结合柴胡后能增加其在肝脏的分布,肝靶向性增强;除血浆外,其他组织的RITT及RIVT均在1.0附近波动,说明靶向修饰不改变片仔癀的“印迹”作用趋势,对成分种类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超分子“气析”理论指导下,可建立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和总量统计矩参数表征中药制剂多成分“印迹”作用的靶向性评价参数体系,实现对中药制剂靶向性的评价,柴胡的加入可增加片仔癀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目的:制备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模型,探讨栀子大黄汤对AFL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用药剂量。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44只;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50%乙醇溶液6.0mL·kg-1)+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模型。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0mg·kg-1),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所含生药剂量分别为5.0和10.0g·kg-1);每组10只。每隔2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酸氢基转移酶(ALT)水平。给药后第4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AST、ALT、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水平,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分。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ST、ALT、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C、TG、AST和ALT水平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1),低剂量桅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1),低和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中ADH和ALDH水平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大黄汤组AFL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栀子大黄汤能明显改善由高脂联合酒精饮食引起的肝损伤和肝脏脂肪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