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23篇
  免费   21872篇
  国内免费   11234篇
耳鼻咽喉   2022篇
儿科学   4607篇
妇产科学   3109篇
基础医学   43673篇
口腔科学   4650篇
临床医学   19826篇
内科学   44994篇
皮肤病学   3848篇
神经病学   19085篇
特种医学   5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17578篇
综合类   39121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13266篇
眼科学   3066篇
药学   36962篇
  48篇
中国医学   9777篇
肿瘤学   25183篇
  2024年   431篇
  2023年   4106篇
  2022年   5956篇
  2021年   11934篇
  2020年   9190篇
  2019年   8553篇
  2018年   8129篇
  2017年   8145篇
  2016年   8350篇
  2015年   9542篇
  2014年   14719篇
  2013年   17141篇
  2012年   14803篇
  2011年   17373篇
  2010年   14273篇
  2009年   14609篇
  2008年   14539篇
  2007年   13949篇
  2006年   12671篇
  2005年   11366篇
  2004年   9809篇
  2003年   8687篇
  2002年   7126篇
  2001年   6126篇
  2000年   5138篇
  1999年   4527篇
  1998年   4108篇
  1997年   3720篇
  1996年   3144篇
  1995年   2788篇
  1994年   2399篇
  1993年   1950篇
  1992年   1640篇
  1991年   1484篇
  1990年   1241篇
  1989年   1010篇
  1988年   944篇
  1987年   781篇
  1986年   689篇
  1985年   1339篇
  1984年   1412篇
  1983年   972篇
  1982年   1058篇
  1981年   894篇
  1980年   744篇
  1979年   628篇
  1978年   494篇
  1977年   404篇
  1976年   461篇
  1975年   3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Na /Ca2 泵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 ,Metrizamid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 ,采用RT PCR测定PD980 5 9阻断乙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Erk活性后Na /Ca2 泵mRNA表达。结果 :乙醛刺激后 ,HSC后明显促进Na /Ca2 泵mRNA表达 (P<0 0 1) ,不同剂量PD980 5 9对肝星状细胞Na /Ca2 泵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状态的启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在光源照射过程中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内活性氧的产生情况。方法将ECV304细胞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24h后加入H2DCF-D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孵育30min。利用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在采集荧光图像的同时完成光源照射,光源输出波长范围为460~490nm,功率密度约为100mW/cm2。连续采集DCF的荧光图,观察细胞内DCF荧光的变化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求得细胞内不同照射时间点DCF平均荧光强度,进而得到平均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另外,使用线粒体特异标记探针MitoFluorRed589与H2DCF-DA共同孵育细胞,分别采集同一细胞的DCF的荧光图和MitoFluorRed589的荧光图,并利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DCF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结果在光源照射的开始阶段,ECV304细胞内的DCF荧光强度迅速增加,在第10s时便上升至第2s时的2.2倍,但是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荧光强度增幅逐渐变小,到第60s时上升至第2s时的4.7倍。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DCF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似乎进入平台期,继而开始出现下降。考察DCF荧光在ECV304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通过比较细胞内不同区域的I1/I2值,通过图像分析与计算得到线粒体区、细胞核区以及细胞质非线粒体区内I1/I2值分  相似文献   
993.
SLE小鼠高IgG血症Fcgr2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NZB/WF1双亲NZB,NZW小鼠 Fcgr2b基因启动子区核酸序列,明确Fcgr2b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性质.方法:扩增NZB,NZW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DNA进行核酸序列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NZB×NZW )F1×NZW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与W/W型组间血清总IgG 水平.结果: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与正常鼠Balb/C相比存在2个部位碱基缺失,分别为13 bp及3 bp.NZW小鼠除有3个碱基置换外,与Balb/C鼠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相同.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组血清总 IgG水平明显高于W/W型组(P<0.0001).结论: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碱基缺失,且该缺失突变可能与血清总IgG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4.
IL-2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 5d ,并与Raji细胞株共同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诱导后的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 ;采用BAS ELISA法检测杀伤活性最大时的IFN γ、TNF α、sFasL的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PBMC的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 5d时 ,都能明显增强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而且在培养的第 4天杀伤活性最高 (P <0 0 5 ) ,诱导PBMC 4d后 ,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B组相比 ,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能明显增强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主要是通过诱导PBMC表达IFN γ、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人β-防御素3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3(hBD3)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D3的细胞株。方法:用EcoR Ⅰ酶切合有hBD3全长基因的pGEM-hBD3重组质粒,获得其编码区全长序列,将其连接入EcoR Ⅰ预处理过的pcDNA3中。转化大肠杆菌,酶切鉴定筛选出插入方向正确的转化子。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hBD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构建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可稳定表达hBD3的mRNA和蛋白,且蛋白主要以分泌形式存在于培养上清中。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大量siRNA的方法。方法: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靶标,应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siRNA,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epG2细胞中,通过测定荧光素酶的量,评价siRNA对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靶标的siRNA,合成的siRNA能特异性地抑制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抑制率为80%。结论: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的体外合成si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凋亡相关蛋白Apr-2的克隆、测序及初步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HL-60细胞凋亡模型中克隆凋亡相关蛋白Apr-2编码区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pr-2的结构功能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 建立HL-60细胞凋亡模型,提取HL-60凋亡细胞总RNA,以RT-PCR方法获取Apr-2 cDNA编码区全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转化E.coli DH5α,构建重组克隆载体PGEM-TEasy/apr-2,测序正确后,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 IPTG诱导重组蛋白质表达,分析蛋白质在细菌中的表达分布,进行凝胶自动扫描分析. 结果: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Apr-2 cDNA编码区序列比较,完全一致.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质的40%以上,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结论:成功的获得了细胞凋亡模型HL-60中Apr-2 cDNA编码区的克隆及其融合蛋白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998.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repeated telomere sequen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an antisense telomerase RNA that leads to telomere shortening and cell death.1 Using highly sensitive in situ nucleic acid hybridis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hTR in human testicular tumours and located its cellular expression. Our study may help in elucidating the role of hTR in human testicular tumours, finding a highly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 and a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of testicular tumours.  相似文献   
999.
精神病混合家系GRIK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混合家系中探讨GRIK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是否 关联。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GRIK2基因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 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1)rs692275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3.13,P>0.05)或心境障碍 (χ2=3.20,P>0.05)无关联,但在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中与两组疾病均相关联(P<0.05);(2) rs222728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9.85,P<0.01)、心境障碍(χ2=13.50,P<0.01)呈显著关联;(3) 双位点TDT提示单体型TG、CA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相关联(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 中GRIK2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共同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2及其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 2间的关系 ,从而探讨环氧化酶 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细胞培养法建立稳定的结肠癌细胞株HT 2 9和HCT 116 ,利用脾切除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FGF 2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肝脏转移率 ,HT 2 9组、HCT 116组、塞来昔布组分别为 83 33%、16 6 7%、33 33%。肝脏转移瘤VEGF、FGF 2的表达 ,HT 2 9组与HCT 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表达增强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5 ) ;塞来昔布组与HCT 116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环氧合酶 2与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 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