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凋亡对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10只 ,30 %总体表面积 ( STBA) 度烫伤 ,立即或伤后 6 h进行复苏。观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率 ( ap% )变化 ,并测定了门静脉和体循环内毒素及肠系膜淋巴结 ( ML N)细菌移位率和移位量变化。结果 :电泳、原位末端标记( TU NEL )法和电镜均观察到伤后肠上皮凋亡梯形带和凋亡阳性细胞增多。延迟复苏组肠上皮细胞凋亡发生早且更严重 ;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及 ML N细菌移位量均显著高于立即复苏组 ( P<0 .0 1) ;门静脉内毒素变化与肠黏膜 ap%成显著正相关 (烫伤后立即复苏组 r=0 .936 ,P<0 .0 1;烫伤后延迟复苏组 r=0 .899,P<0 .0 5 )。结论 :烫伤后延迟复苏使肠黏膜上皮发生病理性凋亡 ,可能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肺脏核因子-(?)B(NF-(?)B)活化、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烫伤加内毒素攻击大鼠为模型模拟临床烫伤脓毒症,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脓毒症组、烫伤脓毒症 蛋白酶体抑制剂N-Acetyl-leucinyl-leucinyl-norleucinal(ALLN)组、烫伤脓毒症 NF-(?)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分析肺脏NF-(?)B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脏TNF-α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肺组织NF-(?)B活性于伤后1h明显增强达到高峰(P<0.01),伤后2h仍保持较高的活化水平,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DTC可明显降低其在伤后1h和2h的活性(P<0.01),而ALLN可明显降低其在伤后1h的活性(P<0.01)。PDTC两种抑制剂均可明显降低伤后2h肺组织TNF-α产生,明显降低伤后2h和6h肺组织MPO的活力(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降低烫伤脓毒症大鼠肺组织NF-(?)B的活性。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创面愈合的研究涉及多种组织和细胞及多个系统,而这些系统所分泌的活性物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正成为近年该学科研究的新方向。瘦素作为多功能调节因子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影响或许为创面愈合机制的阐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将当前瘦素可能参与的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总结,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有关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各种原因 (如创伤、烧伤、冻伤、放射性或静脉曲张所致溃疡等 )导致的损伤以及不同部位 (如体表、内脏等 )与不同程度 (如范围、深度等 )损伤的差异 ,使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的研究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但它们相同或相似的愈合机制又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传统理论上将组织损伤后的愈合过程分为炎症与渗出、肉芽组织的增生以及瘢痕形成与重塑 3个主要阶段。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对创伤修复的认识逐步深入 ,现在有关组织创伤后的愈合过程又被看作是各种修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和消失的过程。同时 ,它又是一系列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人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基因,插入pc-DNA3载体中并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基因组中扩增出HMGBl基因,插入载体pe-DNA3中,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应用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其对TNF-α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HMGBl序列正确,大小为648bp。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24000的HMGBl蛋白。下游基因TNF-α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内毒素刺激后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的活性,且对从95-120长度的TNF-α报告基因活性影响最明显。结论HMGBl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基因的表达,且主要通过26个碱基大小的片段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应用雷帕霉素(RPM)干预对肝脏内源性白介素10(IL10)表达和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严重脓毒症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烫伤对照组(n=5)、烫伤脓毒症组(n=30)和RPM处理组(n=10)。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肝组织IL10mRNA表达,并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血中IL10蛋白水平,同时观察肝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与烫伤脓毒症组比较,RPM干预后0.5h肝组织中IL10mRNA表达和血中IL10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2h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显著高于伤前水平(P<0.05或P<0.01)。同时,RPM干预组肝功能酶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烫伤脓毒症早期应用RPM有助于保护IL10的内源性抗炎效应,从而减轻失控性炎症反应和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生物喋呤对烫伤脓毒症大鼠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喋呤BH4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脓毒症中的生物学效应,阐明BH4对一氧化氮(NO)诱生的调控作用。方法:7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烫伤对照组(n=10)、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n=40)和羟基嘧啶(DAHP)拮抗组(n=16)。无菌留取动物肝、肺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同时测定组织中BH4和NO的水平。结果: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动物肝、肺组织中GTP-CHI基因表达明显上调,BH4产生显著增加,iNOS mRNA表达和NO的水平亦明显升高,DAHP组GTP-CHI基因表达上调和BH4合成NO的产生亦明显下降。结论: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诱导体内BH4的合成,BH4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调控着iNOS所介导的NO大量生成,从而对金葡菌脓毒症的病理过程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创伤修复中信号转导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着复杂的新陈代谢 ,在机体遭受创伤后 ,为维护机体的完整性 ,机体必然要启动并进行相关的修复活动。该过程复杂而多变 ,受内外环境、遗传学特性、精神因素乃至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曾在以往的文章中强调了生长发育与创伤修复的密切关系 ,阐述了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物活动模式是细胞与整个机体生物学变化基础的论点 ,但很大程度上基因的表达变化又受环境因素的调节。如果将基因的表达与关闭称为内因 ,那么外界环境的刺激就是重要的外因。创伤修复这一动态性、连续性的变化过程对细胞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研究少儿与成年人大面积重度烧伤后瘢痕组织表皮干细胞分布与表达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14,10(K19,K14,K10)的特征与规律。方法分别取4~12岁少儿及35~53岁成年人2组健康皮肤及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K19以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K14和K10。结果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合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二三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分布广泛。结论瘢痕组织表皮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这可能是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管损伤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增加,活性氧通过直接作用细胞膜和胞内重要蛋白,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或者通过影响胞内第二信使如Ca2+,1,3-二磷酸甘油酸的形成或本身作为第二信使,介导胞外刺激引起的信号传递,调节核内特异的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快速增殖,促进血管损伤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