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3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596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815篇
基础医学   698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354篇
内科学   222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4520篇
特种医学   1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25篇
综合类   559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62篇
眼科学   523篇
药学   2327篇
  44篇
中国医学   910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875篇
  2013年   1735篇
  2012年   1743篇
  2011年   1799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275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249篇
  2005年   1123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2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早期眼内出血的原因,以预防眼内出血的发生。方法对261例(共493只眼)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发生眼内出血者17例,共17眼(前房出血6例,眼底出血11例),年龄均在68岁以上。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持续性高眼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眼;伴糖尿病者6例,伴高血压者5例。结论青光眼术后早期发生眼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术前顽固性高眼压。其次与高龄和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2.
TCD观察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经CT、DSA证实为动脉瘤性SAH患者179例,床旁经颅超声多谱勒(TCD)在术前、术后1~3d、5~7d、9~11d、12~14d记录并分析大脑中动脉(M CA)的血流参数及频谱改变。结果M CA平均血流速度(Vm)于SAH后1~3d开始升高,5~7d、9~11d达到高峰;L I(血管痉挛指数)为3~6时预后良好;>6时可以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且有脑血管痉挛(CV S)者预后较差。结论TCD能无创、实时评价SAH后CV S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断SAH后CV S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血-脑屏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例高血压ICH患者不同病程血肿周围脑组织GLUT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组发病12 h GLUT1表达开始增强,24 h、48 h表达最强(均P<0.01);72 h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ICH早期血肿周围GLUT1表达增多,有助于恢复脑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中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MPVP)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5~2005年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骶前大出血中全部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控制出血,术中出血量为800~1700mL,Foley尿管于术后4d拔除3例,5d1例,6d2例,均无再出血,会阴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血红素氧合酶-1与脑出血的继发性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且脑出血后患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探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改善脑出血病情及预后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研究表明自发性脑出血后造成的脑损伤存在多种机制[2]:早期血肿机械占位效应、  相似文献   
86.
颅骨钻孔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颅骨钻孔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 总结分析血量在 30ml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60例经微创手术治疗的情况及预后 ,并设传统开颅手术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 60例中 ,总有效率达 83 % ,其中完全恢复生活能力和部分恢复生活能力占 48.3 %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87.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4例,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例,子宫肌瘤16例。结果34例患者术后完成随访3-24个月,闭经19例(55.88%),明显改善7例(20.59%),改善7例(20.59%),月经未改善1例(2.94%),术后随访3月月经过多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2年后仍达93.3%。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并发症少。避免了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液体灌注、手术中出血以及子宫穿孔的危险,并取得与之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8.
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33例壳核脑出血病人的CT定位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形状设计1~2个靶点和引流管路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引流管(外径5mm,内径3mm)送至颅内预定靶点,术中应用10ml注射器轻柔抽吸血肿液化部分,术后将尿激酶(1~2万I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h后自然引流,每12h重复1次。复查CT证实剩余血肿量为最初的10%~15%时拔除引流管。结果平均置管1.5 d(1~3d),平均血肿排空率92.8%。术后1个月病死率6.0%,远期随访(平均22个月)病死率11.3%,优良率74.4%。结论该方法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血肿排空较彻底,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血肿量较大(>25ml)且形态不规则的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手术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微创手术进行脑血肿引流;中西医结合组在微创手术治疗后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 ml/d)静脉滴注1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82.05%)均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46.15%和69.23%,P均<0.05),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优于手术对照组(P<0.05),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手术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38.46%,P<0.01),病死率(5.13%)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10.26%,P<0.01),平均住院天数[(18.29±4.93)d]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26.23±5.82)d,P<0.05],平均住院费用[(5 916.23±826.39)元]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8 168.35±1 021.21)元,P<0.05].结论:脑血肿引流术后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程度,提高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0.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0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术前意识状态、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血肿量、血肿与脑室关系、血肿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临床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部位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P〈0.01)。结论微创外科手术治疗HICH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出血部位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