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97篇
  免费   4677篇
  国内免费   1545篇
耳鼻咽喉   323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324篇
基础医学   926篇
口腔科学   837篇
临床医学   3396篇
内科学   2181篇
皮肤病学   779篇
神经病学   323篇
特种医学   14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16篇
综合类   8785篇
预防医学   3782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7949篇
  31篇
中国医学   5025篇
肿瘤学   869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1057篇
  2022年   1039篇
  2021年   1115篇
  2020年   1144篇
  2019年   947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1391篇
  2016年   1701篇
  2015年   2285篇
  2014年   1808篇
  2013年   1917篇
  2012年   2610篇
  2011年   2612篇
  2010年   2072篇
  2009年   1882篇
  2008年   2111篇
  2007年   1697篇
  2006年   1472篇
  2005年   1537篇
  2004年   1138篇
  2003年   1013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40-5p表达水平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6例LEAO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52)和非ISR组(n=8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血清miR-140-5p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iR-140-5p预判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ISR的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miR-140-5p与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ISR的关系。结果 ISR组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分型B+C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比例均高于非ISR组(均P<0.05)。ISR组手术前后miR-140-5p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非ISR组(均P<0.05)。两组术后miR-140-5p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ISR组miR-140-5p相对表达升高程度低于非ISR组(P<0.05)。术后miR-140-5p预判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术前miR-140-5p、miR-140-5p差值(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SCⅡ分型、LDL-C、CRP均为LEAO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miR-140-5p是术后1年内IS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 结论 LEAO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miR-140-5p与术后1年内ISR相关,检测其表达可辅助临床做出更好决策。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序贯射频消融手术(RFA)治疗的时机。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研究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并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Slug mRNA 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F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短时间间隔行RFA治疗可增强近期抗肿瘤疗效,抑制患者病灶内侵袭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透视导引下经皮高位缝扎结合泡沫硬化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GSV)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X线透视导引下经皮GSV高位缝扎结合泡沫硬化术治疗的113例(133条肢体)原发性GSV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53例,年龄为(62.1±10.8)岁。透视导引下高位缝扎GSV近端,同时行泡沫硬化治疗。术后1、3、6、12个月随访,超声评估GSV闭塞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复查评估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并与术前VCSS比较。结果 133条患肢手术均获成功。共112条患肢(84.07%)获12个月随访,103条患肢(91.96%)GSV维持闭塞;VCSS由术前4.71±2.15改善至0.74±0.60(V=6 328,P<0.01);16条患肢出现血栓性静脉炎,38条患肢出现缝扎处疼痛,均在2周内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透视导引下经皮高位缝扎结合泡沫硬化治疗GSV曲张操作简单、安全有效,GSV闭塞率与静脉热消融相似。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下腔静脉滤器作为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滤器置入数量逐年增加,滤器回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不仅滤器回收率偏低,而且长期留置容易诱发各种滤器相关并发症,滤器倾斜和超期置入等原因造成的回收困难也增加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失败率。术者有必要熟悉滤器的特点,掌握多种回收技术,以提高滤器回收的成功率。该文根据现有滤器类型和特点,分析 了造成滤器回收困难的常见原因,系统总结了导丝指引技术、球囊扩张技术、导管修正技术、导丝成襻技术、支气管钳或活检钳技术、准分子激光技术、圈套器切割技术以及一些非腔内手术方式等多种滤器回收策略。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 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106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接受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71例(联合组),接受单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35例(对照组)。按1∶1比例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析2组患者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成功匹配32对患者。PSM前,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组的OS和PFS均高于单独卡瑞利珠单抗组(20.2个月比10.7个月,P=0.001;8.2个月比5.2个月,P=0.002)。PSM后,联合治疗组OS和PFS仍优于对照组(19.6个月比10.7个月,P=0.043;7.7个月比5.2个月,P=0.013)。PSM前多因素分析显示,单药卡瑞利珠单抗(P=0.006)和Child B级(P=0.027)是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而PSM后的多因素分析并未发现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2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比单药卡瑞利珠单抗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并且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 分析破裂和未破裂腹主动脉瘤(AAA)曲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探讨AAA破裂相关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A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瘤体破裂13例,未破裂22例。依据患者CTA影像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学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间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破裂组AAA破裂处壁剪切应力(WSS)显著小于最大血流冲击处WSS[0.025(0.049/0.018) Pa比0.549(0.839/0.492) Pa,P=0.01]。未破裂组瘤体最大血流冲击处WSS显著大于破裂组[(1.378±0.255) Pa比0.549(0.839/0.492) Pa,P<0.01]。破裂组与未破裂组瘤体最大直径[(79.847±10.067) mm比(52.320±14.682) mm,P<0.01]、曲率[(0.139±0.050)比0.080(0.123/0.068),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瘤体最大直径与瘤颈直径呈负相关(r=-0.732,P<0.01),与曲率呈正相关(r=0.492,P=0.003)。 结论 解剖因素曲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WSS可影响AAA破裂,对AAA破裂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导丝成襻法在回收钩贴壁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有31例患者通过常规方法取出Günther Tulip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失败。旋转DSA判断滤器回收钩贴壁情况、旋转X线球管切线位显示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最小间隙后,采用改良导丝成襻法回收滤器。结果 7例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腔患者,再次采用常规套取法成功取出滤器。采用改良导丝成襻法成功取出滤器23例,失败1例,改良导丝成襻法回收成功率为95.8%(23/24)。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45~120 min)。术后下腔静脉造影未见对比剂外渗或滞留。随访期超声复查下腔静脉无明显狭窄,未见附壁血栓形成。 结论 旋转DSA导引下应用改良导丝成襻法取出回收钩贴壁滤器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99.
1000.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中三维路图和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引导门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连续121例接受TIPS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导引方式分为三维路图组(研究组,n=42)、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组(对照组,n=79)。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间技术/血流动力学成功率,门静脉穿刺次数、穿刺时间、X线透视剂量,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图像质量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术成功率和血流动力学成功率均为100%。 两组门静脉穿刺针数、穿刺时间、透视剂量、穿刺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0.61、0.55、1.00)。研究组门静脉成像辐射剂量(63.1±23.3) Gy/cm2低于对照组(209.9±49.5) Gy/cm2(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研究组(tau-b=0.79,P<0.01)、对照组(tau-b=0.71,P<0.01)图像质量,均与门静脉穿刺导引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对照组图像质量与穿刺透视剂量呈负相关(tau-b=-0.2,P=0.02)。结论 三维路图和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均能成功导引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但三维路图导引辐射剂量更低,可有效减少患者所受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