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786篇
内科学   6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4篇
  4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20例继发孔中央房间隔缺损用Amplatzer封堵器或类似Amplatzer国产双盘式伞状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0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1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后次日封堵器脱落,经心外科再次手术,成功取出封堵器同时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封堵成功的患者定期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采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右心导管 Amplatzer ASD封堵器或国产类似 AmplatzerASD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 (ASD)术后右心形态、肺动脉压力及左心功能变化。方法 全组患者 2 0例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7~ 5 1岁。采用经皮右心导管 Amplatzer ASD封堵器或国产类似 Amplatzer ASD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 (ASD) ,于术前 1天、术后 1周及 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SD封堵术后 1周及 3个月的随访中 ,右心房长径、横径 ,右心室前后径、长径、横径较术前均有明显缩小 (P<0 .0 5~ 0 .0 1) ;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 (P<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 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 ASD封堵术后随访中发现 ASD封堵术能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 ,可有效的改善右心高负荷状态 ,降低肺动脉压力 ,能有效地改善右心系统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2例拟诊为继发孔型ASD的儿童 (年龄 2~ 13岁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通过TTE和 (或 )TEE在术前显示ASD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 ,术中指导封堵器的放置 ,术后评价疗效。结果  (1) 12例中 ,TEE排除ASD诊断 1例 ,诊断为下腔型ASD和显示缺损前上缘薄弱者各 1例 ,这 3例未实施封堵术。 (2 )TEE测量ASD大小 (5~ 2 6mm ,平均 13 6mm) ,与ASD伸展径 (7~ 30mm ,平均 16 6mm)具有高度相关性 (r=0 994 ,P <0 0 1) ;与术前TTE测量ASD大小很接近 (5~ 2 1mm ,平均 14 3mm) ,后者与ASD伸展径亦具有高度相关性 (r =0 932 ,P <0 0 1)。 (3) 9例实施封堵术者 ,有 8例封堵成功 ;1例在封堵器释放后 15min发生脱落 ,改为外科修补。 (4) 8例成功实施封堵术者经TTE随访 1~ 2 2个月 ,无残余分流征象。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可取得良好效果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关闭ASD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TTE和TEE各具优点 ,TTE适用于病例的初步筛选和术后随访 ;而TEE则在决定是否进行封堵术和指导封堵器的正确放置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及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继发孔型ASD、12例管型PDA和4例膜周型VSD,均选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诊断、监测、评价疗效和随访。结果27例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即刻成功封堵,1例ASD封堵失败。封堵成功者术后立即观察分流消失,术后复查无残余分流,无血栓形成,各瓣膜口无返流及心腔大小的变化。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引导以及术后随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唐炯  饶莉  张立  曾智 《四川医学》2006,27(4):406-407
目的了解手术年龄对介入关闭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后的心功能、心室复极方面的影响。方法对经介入封堵成功的年龄>20岁的成人ASD患者长期随访检查脑利钠肽(BNP),心电图,比较年龄在40岁以上与以下两组患者封堵效果的差别。结果封堵术后平均27.48个月随访,两组QTc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40岁组:术前QTc(0.44±0.04)s,术后QTc(0.41±0.03)s,P<0.05;<40岁组:术前QTc(0.45±0.01)s,术后QTc(0.42±0.03)s,P<0.05;并且两组降低幅度无差异。术后长期随访的BNP值(19±7.8vs17±4.9,P=0.52)在两组间也无差别。结论即使在40岁以上的ASD患者,其封堵成功后的心室复极改善,以及BNP维持于正常水平的可能性与40岁以下的成人患者没有差别,说明年龄还不是ASD介入治疗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确诊的成人继发孔型ASD患者59例,年龄18~71(38.3±11.2)岁,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应用TTE及X线引导下,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的介入治疗。术后24h,1,3,6个月,1年及2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ray检查随访。结果57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6%。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7例堵塞后即刻封堵率为94.7%(54/57);堵塞1个月后的封堵率96.5%(55/57),堵塞1年后的封堵率100%(57/57)。随访时间1~4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房缺再通及需外科干预者,也无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右房、室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关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TTE可以准确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的手术经验。方法3例继发孔房缺病人,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取胸骨右缘第4肋间进胸,切口长约2.5-3.5 cm,实时经胸壁超声监测,经右房前壁预制荷包线处插入已置入封堵器的推送套筒于右心房,经房间隔缺损入左心房,释放封堵器,推出推送导管。经胸壁超声鉴定房水平无分流,右肺静脉开口二尖瓣、三尖瓣及冠状静脉窦功能完好后,闭合房间隔缺损(ASD)。术毕经胸壁超声检测显示未见残余血流通过,逐层关闭切口。结果3例病人均一次封堵成功,术后第2天均可下床活动,3 d出院,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随访2-3个月,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心脏较术前缩小,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结论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简便、高效、无X线辐射、手术适应证广、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外科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58.
1病例患儿男,3天,孕39 6周,剖宫产分娩,生后1分钟Apgar评分10分,体重2800g。生后第3天,吸吮力差,进食少,反应差。入高危儿室观察。查体:一般状况差,反应差,弹足不哭,皮肤轻度黄染;呼吸稍促,60次/分,头围大,37cm,前囟平,无紧张感,双眼眼裂小,眼距略宽,眼角无外斜,双耳耳廓上缘在  相似文献   
59.
介入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同期外科手术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经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诊断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者(介入组)76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者(手术组)58例,进行年龄、性别、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大小、住院天数、费用、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的住院时间较短。介入组出现残余漏较多见,其他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恢复快,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0.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存活的婴儿中发生率约占0.8%,估计我国每年有15万先心病病儿出生[1].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经皮穿刺介入治疗先心病已部分取代了外科手术而作为首选治疗方法.2004年3月~2005年9月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497例先心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