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1C-PD153035摄取与肿瘤EGFR表达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1C4-(3-溴苯氨基)-6,7-双甲氧喹唑啉(PD153035)摄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测定人乳腺癌细胞MDA—MB-468、MDA—MB-231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EGFR表达水平以及对^11C—PD153035的摄取。分别建立裸鼠种植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11C—PD153035后即刻行PET显像,用感兴趣区(ROI)法在注射后即刻及10,20,30,40,50和60min测定病灶/健侧前肢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T/NT)比值。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动物,切除肿瘤,测量肿瘤内摄取的放射性。结果在体外肿瘤细胞对^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78,P=0.001)。在动物体内,TINT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65,P=0.004)。离体肿瘤组织对^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2=0.64,P=0.005)。结论^11C-PD153035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EGFR表达水平明显相关,EGFR的^11C—PD153035 PET显像有可能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药房》2018,(6):746-749
目的:改进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甲基-4(3H)-喹唑啉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亲核取代、二芳胺烷基化和硝基还原环合等反应对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考察其收率。结果: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确证,总收率为43.5%,较改进前的20.2%提高了23.3%。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更简单,条件更温和,适合实验室研究的批量制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优化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重点考察温度、时间2个因素对关键中间体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方法 平行试验比较温度、时间和缩合剂催化酯键的氨解反应,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整体化分析;采用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考察反应物、温度及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结果结论 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 NMR、MS和13C NMR等方法确证,当反应温度为30 ℃,反应时间为24 h,缩合剂(DCC)与反应物的投料比为1.5:1时,酯键氨解反应的收率最高(65.41%),使得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更加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先导化合物对5种临床致病菌都具有潜在的抗真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Role of serotonin and nitric oxide in postischemic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05.
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是合成一系列喹唑啉类α1受体阻滞剂的重要中间体.应用均匀设计考察合成工艺中氧化反应,使其收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06.
观察用心得安(21例)、哌唑嗪(12例)和硝苯吡啶(18例)分组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后病人血脂水平及脂酶活性的变化表明:心得安可升高 TG、TC 及 LDL-C 水平,降低 HDL-C/TC 比值,抑制 LPL 活性;哌唑嗪升高 HDL-C水平及 HDL-C/TC 比值,降低 TG、TC 和 LDL-C 水平同时,增强 LPL 和H-TGL 活性;硝苯吡啶降低 TG、TC 和 LDL-C 水平。提示:长期应用利尿剂与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不恰当,而哌唑嗪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病或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7.
报道四个N-〔(3-芳基-4-喹唑啉酮)-2-硫乙酰基〕-N-取代甘氨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道2,4-二氨基-5-氟-6-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疟、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由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与取代苯甲醛缩合成Schiff碱,然后经还原、甲酰化、亚硝化或甲基化制得。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尚未见文献报道,由5-氟-2,4-二氨基喹唑啉(4)经硝化生成异构体5a和5b分离得5a后再经还原制得。经对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抑制性治疗筛选,有6个化合物I2,4.5,6和II5,6以每日1mg·kg-1,给药4天,抑制率为100%;体外抗肿瘤活性以I4最强,对L1210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9.86×10-4μg·mL-1,优于氨甲蝶呤(MTX);经对18种常见菌进行体外筛选,发现对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9.
2,4-二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为叶酸拮抗剂,对多种动物疟原虫有较好的作用。Elsla-ger等报道2,4-二氨基-6-[(间-三氟甲苯基)硫代]喹唑啉(Ⅰ)对鸡疟(Plasmodiumgallinaceum)子孢子和鼠疟(Plrsmodium berghei)滋养体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对乙胺嘧啶敏感的Oak Knoll株和抗乙胺嘧啶的马来亚Camp株感染的枭猴也有治愈作用。鉴于三氟甲基在抗疟药中的独特作用和喹唑啉亚硫酰、硫酰类化合物(Ⅱ)对鼠疟有较好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0.
郑克勤 《药学学报》1983,18(5):384-387
In searching for new antimalarial agents ten new compounds of 2,4-diamino-6-[N-(substituted benzyl)-N-(substituted aminomethyl)-amino]-quinazol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Preliminary scree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one (Ⅳ6) of these compounds displayed a slight degree of antimalarial activity against plasmodium berghei in mice. The intermediate compound (Ⅰ2) showed suppressive effect on plasmodium berghei in mice and prophylactic activity against plasmodium gallinaceum in chic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